甘南草原存在的拾粪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2-14王文浩
王文浩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合作 747000)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黄土高原接壤的甘肃、四川、青海三省交界地带,统辖合作、夏河、临潭、卓尼、迭部、舟曲、碌曲、玛曲7县1市,总土地面积45 000 km2,草原面积达272.44万hm2,占土地面积的70.28%。人口72万,民族以藏族为主。甘南草原,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是甘肃最大的牧场,是我国第五大绿色草地。甘南草原,是片未受污染的一方净土,被誉为亚洲最好的牧场。是我国第五大草地绿色。保护好甘南绿色草地,就是保护了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粮之仓、牧之地、水之源;保护好这片绿色草地,就是保护了长江、黄河中下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保护好这片绿色草地,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自己。
1 甘南草原
1.1 草原资源
甘南草原是甘南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甘南草原上各族人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源泉,同时又为甘南人民提供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甘南草原不仅辽阔美丽,而且拥有丰富的资源。 甘南草原272 44万hm2,占70.28%,可利用率达94%。草原类型多样,产草量高。分为7类17组29型,其中高山草甸草场是草场的主体和精华,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3.42%,均产鲜草5 051.4 kg/hm2,草地载畜能力620万羊单位。
1.2 草原现状
甘南草原牧草是一种可生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能够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生长,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但甘南草原退化却十分严重,草场已达约80多万hm2,占总面积的29.38%。其中,草原重度退化约42.67万hm2,中度退化10.67万hm2,草场退化损失牲畜约30万个单位。草场越来越小,牧草越长越矮,牧畜越牧越少。究其根本原因,是草原生态平衡失调。要使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必须使草原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2 甘南草原生态系统
甘南草原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共同构成。
2.1 草原非生物环境
甘南草原非生物环境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无生命物质和能量。即阳光、热量、水分、氧气、二氧化碳,各种无机盐类和氨基酸,组成了草原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江河、湖海、土壤等环境。
2.2 草原绿色植物
甘南草原生产者是指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牧草。牧草通过叶绿素吸取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草原环境中摄取的二氧化碳、水分等无机物质合成有机质,并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2.3 草原各类消费者
甘南草原消费者是指羊牛马等各种动物。它们利用绿草植物(牧草)制造的有机物质来生活。草原上的羊牛马是植食动物,均是初级消费者。
2.4 草原分解者
甘南草原分解者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它们把草原上的牧草、落叶、畜粪等分解成简单化合物,使这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再回到草原上的土壤、空气和水中,被绿色植物(牧草)重新吸取。甘南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四个组成部分是互相联系和依存的。
3 甘南草原存在的拾粪问题
甘南草原上生活的广大牧民,历史以来,不仅靠天放牧养畜,而且就地取材,以晒干的马牛羊等畜粪作燃料,用畜粪来烧水、做饭、取暖。畜粪拾的多与少,畜粪堆的高与低,曾一度作为衡量家庭富裕的条件之一。据调查,仅每户牧民每年烧马牛羊粪5 t左右,这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把每天所烧的马牛羊粪堆起来,这是一个大型化肥厂。草原上马牛羊等拉下的畜粪,牧民们及时拾走,不仅晒干作燃料,而且剩余部分畜粪卖给烧炕、种地、养花的人,这样就把“以草养草”的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了。这种缺乏科学知识的拾粪作燃料,使畜粪不能归还草原,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与牧草之间的物质循环遭到破坏,以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草原愈来愈贫瘠,牧草产量得不到提高,反而均产草量已由20世纪50年代末的6 390 kg/hm2下降到目前的5 051.4 kg/hm2。用畜粪作燃料使甘南草原CO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要使甘南草原青山常在,碧草常绿,牧业大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根绝草原拾粪问题,打破畜粪作燃料的错误作法,使畜粪归还草原,“以草养草”,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牧业增产,保护牧草生长,草原生态良性发展。
4 甘南草原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认真进行科技宣传
对生活在甘南草原上的广大牧民进行科普知识讲座,通举办学习班、影视、报刊等手段,使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草原拾粪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保护草原,造福子孙万代。
4.2 大力推广太阳灶
甘南草原上大力推广太阳灶。太阳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热转换装置获得热能,来加热食物或炊具。它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操作简便、成本低、投资小、重量轻、建设快、效益高、维修容易,可成批连续生产。如聚光太阳灶,它用会聚反射镜将太阳能集中在食物或锅底上,就象一只敞开的火炉,锅底温度可达400~500 ℃,适宜于煮、烧、炒等操作,只需每隔15~30 min对准一下太阳。甘南草原多数地区海拔3 000 m以上,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削弱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在4 451~6 425兆J/m2,太阳能利用天数160~210 d。大面积大力推广太阳灶潜力很大,尽快解决燃“眉”之急。
4.3 积极推广风力发电
甘南草原上积极推广风力发电。风能是空气的动能。风力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能源。利用风能转动来带动发电机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方式。地球上的风能大大超过水流的能量,也大于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能量总和。在各种能源中风能是利用起来较简单的一种。风能的利用,由于简单,便于土镶结合,机动灵活,前景广阔。甘南草原平均风力大于3级,冬春季风速大于5.5 m/s,最大几速大于26 m/s,风能丰富。推广风力发电,以解决生产和生活用电。
4.4 新建小水电站
甘南草原上积极新建小水电站。甘南草原自产水量101 m3亿,人均16万m3,入境水量153亿m3,入境水量153亿m3,河流众多,共有120多条,汇成一江三河,水力蕴藏量361.4万kw,可装机容量为215.86万kw,若能全部开发,年发电量的53.965亿kw.h,水力资源丰富。兴建小水电站,在生产和生活上普及用电。
4.5 大办沼气
甘南草原上积极推广沼气有利于解决牧民的燃料问题,保护草原资源,促进草原良性发展,改善牧业生态环境。修建一个容积为10 m3的沼气池,每天投入相当于2头牛的粪便发酵原料,它所产的沼气就能解决一家3~4口人点灯、做饭、取暖等燃料问题。沼气不仅能解决牧村能源问题,而且能增加有机肥料资源,提高牧草质量和增加肥效,从而改良土壤,使牧业生产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有利于净化环境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使牧村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4.6 推广省粪灶
甘南草原上积极推广省粪灶。推广省柴粪灶是最迅速、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用粪作燃料,利用
率仅10%左右,大量热能没有利用,这是很大浪费。省粪灶虽降低燃粪用量。但未从根本杜绝燃粪问题,推广太阳灶、风力发电、小水电、沼气等。
4.7 推进新农村建设
甘南草原上积极稳妥推进新牧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牧民素质,实行牧民定居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牧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牧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牧村的目标。
4.8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甘南草原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目的,努力建设美丽甘南,实现甘南草原永续发展。这就要从源头上扭转甘南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甘南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甘南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甘南草原,更加积极地保护甘南草原生态,努力走向甘南草原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马江.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志[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8)8:297-300.
[2] 王文浩.基于3S的玛曲黄河源湿地草场开发生态耦合性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J].畜牧兽医杂志,2017(2):58-60.
[3] 石少英.提高甘南牦牛藏羊出栏率的主要措施[J].畜牧兽医杂志,2012(5):81-82.
[4] 王文浩.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牧民定居及其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1(2):44-46.
[5] 王文浩.甘南黄河主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草原植被的修复思路[J].畜牧兽医杂志,2009(6):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