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02-14王丹微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5期
关键词:工程师岩土课程设计

孙 超 王丹微 王 琰

(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 长春 130118)

1 引言

为与国际接轨适应市场及社会需求,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势在必行。要实现这一制度,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面,高等院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地质工程专业为例(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是注册岩土工程师),现有的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在满足执业资格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知识面较窄与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要求的“大岩土”(即:涉及面广泛,覆盖各类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的概念存在较大差距;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工程意识淡薄、实践能力较弱对毕业后在岩土工程领域执业,适应注册执业制度也很不利等等。

国内外此方面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高延伟(2009)在“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与注册师制度回顾与思考”一文指出了专业评估与注册师制度的密切联系及人才培养建议[1];曹霞等(2012)研究了注册师制度下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构建模式。指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学生毕业后将面临多项注册师资格认证考试,为使学生适应市场需要,合理构建与注册师制度相适应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2]。但现有研究成果多是强调建立与注册师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及意义,对具体改革措施办法方面研究相对欠缺[3~4]。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探索与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2 培养目标

作为一名合格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并结合行业规范指导,解决具体而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因此,首先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系统掌握地质工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训学生具备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经过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历练及工程经验的积累,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3 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去支撑。首先,分析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基础+专业)的要求,对其考核内容及掌握程度要求逐一分析,评判原有课程体系设置内容的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基本涵盖所有考纲中对考核内容的要求。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方面,对课程方面的要求较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考纲要求考核的范围非常大,对工程师的岩土知识面要求非常高。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勘察、特殊土、深浅基础、地基处理、地震工程、土工结构与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岩土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涉猎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涉及岩体或土体的工程领域。针对该方面问题并考虑学时等方面原因,建议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尽量涵盖其中大部分知识内容要求,不必硬性全面覆盖。注重对主要内容设置配套的课程体系,夯实基础,对未涵盖方面,学生可在后续工作中继续补充完善学习。

(2)专业考试考纲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要求不但熟练扎实掌握基本的知识、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基本理论、结合规范及工程经验解决各种复杂工程问题。针对该方面问题,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强化了应用专业知识理论解决工程案例的能力。例如:在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基坑工程、边坡工程等课程中,日常教学中首先系统讲解透彻基本理论,然后加大案例分析内容的比例。如此,不但使得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相对枯燥的基本理论,也提高了学生的解决工程案例的能力及其对专业的兴趣。另一方面,阶段性的布置相关的工程案例作业题目,让学生依据相应规范自行解决,提高了学生解决该方面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最后,在期末考核阶段,采用与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完全相同的考试模式。题目类型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案例。考试形式为开卷,可自带规范及相关资料。这样的考核模式使得学生从学习内容,考核要求,考核形式等方面全面适应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制度。为后续积累工程经验达到注册岩土工程师知识和能力要求,顺利通过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工程实践环节

作为一名合格的注册岩土工程师,不但对岩土工程理论方面要求很高,同时在对工程师的实践能力亦有较高要求。此外,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反馈显示,其对刚毕业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满意度较低。因此,在实践环节加大培养力度,有针对性的对实际工作中涉及最广泛最主要的实践工作方面,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加以强化。例如:①配合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开设了为期三周的工程勘察综合实习,每小组模拟一岩土工程勘测公司,自行制定勘察大纲制定,现场实操触探钻探取样编录;取样后完成为期一周的室内土工实验及成果整理,主要完成含水量,液塑限,直接剪切试验,压缩试验等获得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最后一周结合现场编录,室内土工试验,每人形成一份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实现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全程训练,该训练内容在学生后续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②岩土工程软件应用实训。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基础设计、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深基坑设计等生产单位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分析软件,分别加以学习训练,并通过小的工程案例应用该软件进行分析,达到能熟练应用行业常用软件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该项训练在后续课程设计中,毕业设计中及毕业后实际工作中,均被证明发挥了重要作用。③系列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边坡工程课程设计,基坑工程课程设计等,针对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岩土设计相关问题进行集中训练,提高了学生进行岩土工程设计的能力,解决工程案例的能力。④生产实习。学生基于前序知识理论基础,实训、设计等环节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参加生产实习,将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产工作中,并进一步完善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通过培养目标改革,配套课程体系的完善设置,具体课程及实践环节的落实,形成了一套与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可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程实践训练,最终可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岩土工程师。

猜你喜欢

工程师岩土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