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2018-02-14张慧星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5期
关键词:低压配电漏电保护装置

张慧星

(大同市市政建设发展公司 037001)

前言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建筑业迎来了较好发展,建筑工程愈来愈多,特别是为改善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较多建筑纷纷采用加高楼层这一方式。尽管能在相应层面减缓用地压力,然而建筑物供电却会给低压配电系统构成较大影响,因建筑楼层愈高,所配备的用电设备也就愈多,用电需求较大,促使建筑用电量电压负荷过高,不但会对城市低压供配电系统构成不利影响,也会弱化其稳定性、安全性,轻则扰乱建筑中用户的生活质量,重则出现安全事故致人死亡。因而,有必要对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予以探讨,从而选择相应举措确保系统安全性,为公众正常生活、人身财产安全予以保障。

1 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概述

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若其安全性与行业标准、国家规范不符,或运转期间具有较多不足,那么便会对建筑物中用户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现代建筑具备一定的封闭性,且用电量较大,一旦发生电力事故那么带来严重后果,因而现代建筑对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极为关注,所提要求愈加严格。

供电电源的安全可靠性极为关键,建筑电气设计中,需依照建筑物类型确认其用电负荷等级,与建筑工程真实状况衔接,明确建筑工程属于哪一电源供电;供电线路敷设环境应规避外界热源、灰尘堆积等带来的影响,防范被外界应力影响带来较大损失。就建筑消防用电设备而言,需选择专门的供电回路,于消防控制室、水泵等设备供电期间,应于末端配电箱配备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配电线路敷设必须契合相应标准。同时,建筑电气设计期间,地下室车库照明配电中应急照明向一般会置于车库墙上,若施工时未落实相应防火措施,那么火灾若出现在配电箱近旁,那么配电箱会直接烧毁,故对其设计期间应设定配电间,以保证应急照明供电安全可靠。

2 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

2.1 IT系统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IT系统可谓是最具先进性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其带电位置的电源端口,一般情形下未设定接地保护装配,其主要位于带电位置电源端口配置高电阻、电抗,以达成接地保护的目的。同时,供电设备良好运转期间,可能会具有漏电现象滋生,故用电设备的外部导电部分,应当配置接地保护装配,从而对漏电现象有效控制、处理。该系统可大幅增加电气系统供电的稳定可靠性,且具备较好安全效果。一般而言,低压配电IT系统多在要求较为严格的大规模建筑工程中运用,偶尔也在需持续供电的高层建筑中使用。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供电均选择接地保护的模式达成安全供电的目的,以保障供电安全可靠。

2.2 TT系统

建筑电气系统中另一个经常运用的接地模式即低压配电TT系统,经由该配电系统能精确设计电源中性点处的直接接地保护装配,于运转的电气设备外部导电装置里面,其设置的选择和中性点大致相同,且还对直接接地保护装置进行了设计。把该系统适用到建筑电气系统接地保护期间,对供电系统顺利运转予以保障,建筑电力整个系统的PE线和N中性线之间,不具备通电关系。并且,低压配电TT系统实际运转阶段,PE线不具有通电情况,故而难以对电力进行传送。因而,在实际生活中,该系统通常被适用到不具备较高供电要求或电压容量需求不高的建筑当中,这一接地保护在农村中获取了宽泛运用。

2.3 TN系统

就建筑电气接地模式而言,摒除上述两种配电系统外,还具低压配电TN系统。该系统的实施较为繁杂,对其设计期间需选择一条较好的保护线,把需保护的电气设备相连接,进行合并后方能设计保护装置。具体连接期间,需把所有中性点相连接,此环节必不可少。于该系统模式中,TN-C、TN-C-S、TN-S这三大模式最具效用,应依照统一的低压配电系统里面的保护、中性线合并设置。但实际上,上述三大模式均有自身独有的优势与适用范围,譬如TN-S,一般被叫做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多被适用在密集数据区域;TN-C系统一般被叫做三相四相制供电系统,其操作较为便捷。

3 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设计

3.1 注重接地保护设计的安全性

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需思考的因素较多,其间最为关键的便是人身安全。不但需保证建设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需保证用户的生命安全,而后便是财产安全。具体而言,为对建筑电气供电安全性予以保障,那么设计时便应设定自动切断故障点,换言之即接地保护装置,经由此以对供电安全性予以保障,给建筑电气良好运转给予有力支撑。就某些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而言,应当依照建筑所在区域、电气设备运转状况、接地模式等设计接地保护装置,仅有如此方可最大程度规避外部危险电压具有的负面影响,从而给建筑物整体供电予以保障。

3.2 接地保护模式的运用

经由前文已知,低压配电IT、TT、TN这三大系统模式是最具效用的接地保护模式。其间,低压配电IT模式在对接地保护装置设计期间,会将用电设备外部的导电部分中断,以发送警报从而通知公众,以便迅速处理问题;低压配电TN系统在对接地保护装置设计期间,均选择金属装置,一旦出现故障那么便会出现高电流。故而,该系统多被用于保护高电流装置中,以规避其造成严重后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低压配电TT系统,在对接地保护装置设计期间,多为地外保护装置,易于电路良好运转,可将故障回路电流有效切断。

3.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选取

①在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选择期间,应对整体配电系统末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顶级能量具有的安全性予以保障,需与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契合;②故障电路中需确保电流流通币整体额定电路电流小;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期间,需确保整体电路末端用电设备,对整体电路的分支线予以高度关注,以对保护动作时间差距进行合理控制。

4 漏电断路器的选取

经由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观察能够看出,漏电断路器的效用极为显著,能最大程度防范故障滋生。要知道,位于低压配电系统当中,漏电第二道保护防线对建筑安全用电极为关键,应不断提升保护力度。在对建筑电气设计期间,必须高度关注漏电保护器的选择与配置,还未运用时需注重其类型,选取相应范围以内的漏电断路器额定电流,选取期间需充分掌握建筑低压配电运行情况,末端漏电断路器型号规格与类别等,并对其标准额定电流值予以记载,最终选取的漏电断路器额定限制电流需比电力系统出现短路外漏期间的电流值要大。

5 结束语

众所周知,配电系统处在整个电力系统的末尾,并于输电、用户用电系统相连,经由输电系统给把电力能源传送至用电终端,这是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具有面对用户传送电能的重任。因而,对配电系统安全性予以分析,可大幅缩减供电系统中设备故障的可能性,确保配电系统传输电能的功能得以体现,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程度,确保公众生活、生产用电需求得以满足。

猜你喜欢

低压配电漏电保护装置
新一代分布式母线保护装置
建筑电气工程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浅析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分析
低压配电网接地方式及与剩余电流保护的配置探究
因设计缺陷导致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的分析
关于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验的讨论
锅漏电
浅谈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增设
一种用于配变低压侧漏电保护器跳闸的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