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

2018-02-14范振文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5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情况成本

范振文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3)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建筑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为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综合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开展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控制,确保工程造价与整体预算控制之间相互匹配,避免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各种类型的经济发展风险。企业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合理的管理手段,详细分析造成风险的各种因素,制定全面的控制措施,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全面持续提升。

1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主要是指在工程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前期,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充分相信分析施工过程涉及的各种要素和基本的要点,制定出合理的预算结果。通过开展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在工程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各种类型的资金风险,使相关单位能够清晰的了解项目总体的造价成本,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指导,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连续以及稳定,确保资金来源和工程质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是所有工程建设必要的步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席各种工作内容的缺陷以及风险,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难以避免,为此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详细的分析,保证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确保预算结果的准确性[1]。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由于人为因素以及客观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容易引发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这也需要相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控制,适当开展中试,降低各种风险对企业自身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自身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发展进步。

2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的形成原因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不到位、忽视阶段性造价、工程变更产生的影响、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等。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控制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全面细致的预算管理,但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预算工作不够重视,管理措施不到位,预算信息的编制不够健全完善,编制的预算结果与实际预算情况出现严重脱节的问题,预算的整体控制存在比较大的难度,一些企业在审计监督环节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企业的预算出现较大的风险。同时,很多企业不重视工程在不同建设时期的阶段性造价问题,包括施工阶段和设计阶段等,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的造价控制方法往往有所区别,但一部分企业不重视阶段性造价的控制管理,经常会出现在某一个时期造价整体失控以及支出严重超出预期的情况,这也会导致工程整体的预算信息不准确,造价预算控制出现比较大的困难。另外,很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更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市场以及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容易出现预算超支的问题。受到工程实际变更情况的不利影响,企业的整体工程造价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导致预算控制的难度以及负担显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常会出现实际预算与设计预算不一致的问题,最终使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比较大的风险。企业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也是引发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的重要因素,很多企业在实际编制过程中普遍采用新技术与传统技术混合的编制模式,经常出现预算编制的漏洞和各种缺陷,直接导致预算编制结果不够准确合理,这种情况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的工期,需要企业严格进行控制。

3 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的措施

3.1 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为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企业需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以及控制,制定严格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模式,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日常运营的风险。首先企业应当积极构建起符合自身需求的组织管理机构,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对造价风险控制工作进行合理的控制,以此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水平。在构建自身的管理体系过程中,企业应当设立项目负责的组长,同时设置副组长,明确所有人员的具体责任,促进各个管理层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同时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制度,所有工作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保证每个环节工作的成果达到规范的要求,以此来降低各种类型的风险。在实际开展风险控制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详细分析各种风险形成的因素,根据所有人员的具体工作能力以及综合业务水平为其分配负责的管理项目内容,保证工作的成效,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出现工作秩序混乱的情况,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和奖罚分明的制度,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此来提高企业内部的综合管理水平[2]。

3.2 利用新技术,优化材料配置以及施工流程

新时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工作理念,优化建设施工流程,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以及防范措施,使所有的业务流程能够清晰明确。不断推荐技术现代化创新,利用3D视频演示技术、建筑工程BIM技术以及监控测量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同时,企业应当通过对施工材料的优化配置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当前,建筑工程的发包方会对建筑材料提出明确的要求,通常在施工前期以合同的形式呈现在企业面前,在不发生特殊变更的情况下,材料的质量基本确定。为此施工单位需要在前期详细了解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分析比对多个不同的生产厂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采购的半径范围尽量控制在100km范围之内,以此来降低材料的运杂费。另外,企业应当不断优化建筑施工的具体流程,全面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进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处理,通过科学完善的工艺流程,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3.3 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素质,实现预算有效控制

负责预算的相关人员素质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控制的效果,预算控制的过程比较繁琐和复杂,为此企业应当定期对预算人员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掌握造价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组织造价人员积极学习设计、材料、施工技术等相关知识,详细掌握造价管理控制的具体内容,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提高预算人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证预算控制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需要科学计算施工所需的各个工种以及施工人员的具体数量,详细了解施工内容,采用定额计算等方式进行造价控制。结合劳务市场的价格以及施工地点的情况,合理计算人工的费用。对机械设备的费用也需要综合考虑,分析机械的性能和具体的运行状态,科学合理的计算具体使用的费用,可以采取租赁或购买的模式,以此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分析研究,不断提高控制能力,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情况成本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脱发 养“老金”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工程造价之旅
特殊情况
我们欢迎你!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