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探索

2018-02-14

建材与装饰 2018年51期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特色

吴 虓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引言

现代城市的建设发展,使得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注重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由于我国古建筑文物具有一定的建筑特色,以及其独特的建筑手法,在保留古建筑文物特色时,具有较大的难度。

1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原则

1.1 保持原真性原则

古建筑文物的历史悠久,能够体现出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等多种历史信息,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以及保护需要相关的修复人员能够遵循原真性原则,尽量维护古建筑文物的独特建筑特色,保留古建筑文物的式样以及布局等,维护古建筑文物所表达的历史信息。同时,还原古建筑文物的健康状态。

1.2 可逆性原则

古建筑文物多处于居民区,并且居住的人员相对密集,那么则需要遵循可逆性原则,在维护古建筑物独特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尽量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护。同时适当地加入现代元素,对古建筑文物的空间做出合理调整,并保障调整具有可逆性,同时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进行适当改善[1]。

1.3 整体性原则

古建筑文物同周边的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若在修缮保护过程中,仅仅针对古建筑文物开展修护工作,而忽略周边环境的修护,如:古建筑文物周边的古桥、街道等,那么很可能对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造成危害。基于此,就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保护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还需要对古建筑物文物体现的习俗进行保护。通俗来讲,就是注重保留古建筑文物的整体特色,有针对性的对旧处进行修护。

2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古建筑文物具有独特特色,在对其进行修缮保护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因此,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护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就需要我们对古建筑文物修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制定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使得古建筑文物的修护工作顺利开展。

2.1 缺乏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

通常古建筑文物在受到破坏或者出现损坏情况时,人们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也不会重视对其进行合理的修护。因此,导致我国古建筑文物出现破坏程度较为严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不可避免涉及到古建筑文物的保留问题。例如:房地产商在楼盘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古建筑文物区域,可能没有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保护,那么就会加强对古建筑文物的破坏。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此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保护古建筑文物意识的宣传[2]。

2.2 古建筑文物修护工作缺乏科学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文物在时间的长河里,受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一定的破损情况。同时,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也加剧了古建筑文物的破损。针对此种情况,我国并没有制定出相关的修缮方式,仅仅是在表面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让古建筑文物从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此种修护方法的使用,却对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就需要对修缮古建筑文物的方式进行改良,从而有效提高古建筑文物的稳固性以及完整性,进而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

2.3 古建筑文物修缮具有一定的难度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城市都在对发展路线进行规划,在此过程中,通常会按照区域进行划分,不仅利于构建发达的城市区域,还利于促进发展较为缓慢的城市区域,借助房地产企业,增加开发楼盘,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城市规划发展阶段,难免会涉及到古建筑文物的问题,导致部分古建筑文物受到破坏,或者对其进行位置迁移,都对古建筑文物造成难以挽回的损伤。虽然古建筑文物还依然存在,但是却不能经过修护还原古建筑文物的原有历史价值,由此看出,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

3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对策

3.1 加强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

因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就业市场比较有限,一些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往往会放弃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导致我国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的人才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国家加强对相关就业市场的重视,并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比如:国家可以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让与古建筑文物保护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有目标的对专业知识进行攻克,不断充实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事业的储备力量,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并且学生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让我国的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事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3.2 合理设计修缮方案

要想尽量保存古建筑文物的原有特色,就要设计出合理且科学的修缮方案。比如有效根据古建筑文物的年代、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等进行实地的考察,对受损的地方进行更加仔细的观察,分析其受损的原因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修缮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当中,还要适当采用传统的修缮工艺,让需要修缮的范围能够尽量缩小,进一步保证古建筑文物的修缮质量。

3.3 提升保护古建筑文物的意识

为了有效保护我国现存的古建筑文物,就需要采用多种形式、以及方法,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比如借助网络平台,推出与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相关的纪实类节目,以此宣传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呼吁人们保护身边的古建筑文物,从而使得更多的人们参与到此环节。或者在教育领域宣传保护古建筑文物的理念,根据所受教育阶段的不同,在教育中融合保护古建筑文物观念,加深人们保护古建筑文物的意识。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对我国存在的古建筑文物统一记录其受损情况,不仅利于对古建筑文物进行管理,还利于修缮古建筑文物工作的开展。

3.4 合理采用古建筑文物的修缮方法

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维护,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①对古建筑文物的损坏情况进行记录,相关的文物修复师结合当地的自然因素对古建筑文物修缮方法进行分析,选用最为恰当的修缮方法。发现有损毁程度较大不能复原的古建筑文物,则需要根据古建筑文物的特色对其进行形态还原,然后由内而外对其进行修补,尽量保证古建筑文物的特色以及历史价值。②根据古建筑物受损情况,适当建立专业的古建筑文物修缮保护团队,保障古建筑文物的修缮效果。③充分结合古建筑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古建筑文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修缮方案,合理保障古建筑文物的原有特色。

3.5 严格落实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政策

由于古建筑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当时的历史文化等信息,因此,我国每年都会更新修缮古建筑文物相关的政策,从而便于对古建筑文物进行统一的管理修缮,保护我国现存的古建筑文物,并且还应该根据古建筑文物的实际破损情况以及修缮的状况等进行汇总和分类,让制定出的古建筑文物的政策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减小古建筑文物修缮工作的阻力,有效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最后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时,还需要相关人员严格落实古建筑文物的修缮政策,尽量保存古建筑文物的价值。

4 结语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工作具有较大难度,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不仅仅需要遵循相关的修缮与保护原则,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尽量降低对古建筑文物的损害,最大程度上保障古建筑文物的原有特色以及原有风貌。

猜你喜欢

古建筑文物特色
文物的栖息之地
特色种植促增收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文物的逝去
中国古建筑
完美的特色党建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文物失窃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