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珠联围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2018-02-27余结德
余结德
(中山市坦洲镇水利所 广东中山 528467 中珠联围工程管理处 广东中山 528467)
1 中珠联围坦洲段水利工程的总体建设历史及过程
中珠联围位于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的磨刀门水道左岸,东南与澳门半岛相邻,南临马骝洲水道,西南与珠海市斗门区白蕉联围隔河相望,北接五桂山和凤凰山脉。地跨中山、珠海两市,围内包括中山市坦洲镇和三乡镇(部分)、珠海市的前山、南屏和湾仔镇,捍卫着万亩良田、国道干线及近百万人口的安全。全围集雨面积322.27km2,现有干堤约34km。其中,珠海境内干堤长约22.3km,中山市境内干堤长11.7km,全部位于坦洲镇辖区内。联围干堤上现共有8座大中型穿堤建筑物,由北向南分别为马角水闸、联石湾水闸、联石湾船闸、灯笼水闸、大涌口水闸(大型)、广昌水闸、洪湾水闸、石角咀水闸(大型)。联石湾船闸、广昌水闸、洪湾水闸属珠海管辖,其余由坦洲水利部门管辖。
中珠联围工程分7期兴建。1958年第1期工程,成立中珠防咸工程指挥部,兴建石角咀水闸及修筑部分海堤;1959年第2期工程,兴建大涌口水闸;1960年第3期工程,疏挖石角咀水闸前后引河长1737m,完成土方33.5万m3;1961年第4期工程,疏挖大涌口水闸引河长953m,完成土方41.2万m3;1963年第5期工程,在石角咀水闸上建成一座公路桥,成为拱北至湾仔的交通捷径,并改建石角咀水闸闸门;1965年第6期工程,成立中珠坦洲联围工程指挥部,兴建联石湾水闸、联石湾船闸,扩建大涌口水闸(即大涌口2号闸),新建灯笼水闸;1973年第7期工程,扩建石角咀水闸(即石角咀2号闸)和石角咀船闸。从1958年开始至1987年,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中珠联围堤围从分散到联合,从低矮单薄到加固砌石,水闸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确保了围内农业的大幅度增长,工商业长足发展。但限于当时历史条件,水闸建设标准普遍较低。近年来中珠联围抓住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契机,完成了大涌口水闸、灯笼水闸、马角水闸以及联石湾水闸四座大、中型干堤水闸重建,进一步提高了中珠联围水利工程防灾减灾能力。目前,珠海市航道局也正进行联石湾船闸的重建,我镇也正抓紧时间推进中珠联围一级海堤的达标加固工程建设当中。现就几座干堤水闸的建设情况分述如下:
1.1 中珠联围大涌口水闸工程的建设
大涌口水闸是中珠联围骨干水工建筑物,属大(一)型水闸,旧闸分3期建设。在1959年的第二期工程中,兴建了大涌口水闸,为25孔,过流净宽为126m,其中24孔每孔净宽5m,另一交通孔净宽6m,其闸室采用倒T型结构,换砂基础,闸墩为重力式浆砌石结构,闸底高程为-3.5m。在1961年第四期工程中,疏挖了大涌口水闸引河长953m,完成土方41.2万m3。在1965年的第六期工程中,新建了新闸,新闸共9孔,过水净宽45m,闸室采用连U型结构,木桩基础,闸墩为浆砌石结构,水闸分为二组,一组4孔,另一组5孔,闸底高程为-3.5m,控制闸门为水箱平行启闭的钢筋混凝土平板门。大涌口旧闸在运行过程中经过了三次改建。经先后多期工程的建设,达到了最大排流能力1654m3/s规模。
但受历史条件限制,在历经数十年运行后,水闸已出现底板破裂、防冲设施和抗渗性能不足、整体不稳定等安全隐患。2002年7月经广东省水利厅专家组鉴定为四类水闸,需报废重建。水闸重建工程总投资10525万元。主要建筑物级别为Ⅰ级,防潮标准按100年一遇工况设计,历史最高洪潮水位校核。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工况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闸规模为12孔,单孔净宽14.2m,总净宽170.4m,最大过闸流量达1774m3/s。水闸重建工程于2004年11月动工,至2006年4月通过水闸主体单位工程验收,同年12月,通过调度中心单位工程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重建后的大涌口水闸是目前中山市最大的一座水闸,也是2005年度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重点项目。
1.2 中珠联围坦洲段灯笼、马角、联石湾水闸工程的建设
灯笼水闸、马角水闸、联石湾水闸是中珠联围坦洲堤段上的重要中型干堤水闸。其中:灯笼水闸始建于1965年,联石湾水闸始建于1966年,马角水闸始建于1986年。水闸建成以来对保护围内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三座水闸在运行多年后,已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被评定为四类水闸,自2008年起,政府投资约1.3亿元对上述三座水闸按百年一遇防洪(潮)标准设防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灯笼水闸共设2孔,每孔净宽10m,最大引水流量达到120m3/s,并且配套了现代化的控制、监测设备,将防洪(潮)标准提升至100年一遇;联石湾水闸共6孔,单孔净宽12m,设计过闸流量达368m3/s。马角水闸共4孔,每孔净宽9m,设计过闸流量217m3/s。
大涌口、灯笼、马角、联石湾水闸自完成重建以来,在历年防御台风、暴雨,抗咸供水,特别是防御2017年第13号强台风“天鸽”、2018年第22号强台风“山竹”工作中发挥了巨大效益,为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
2 中珠联围坦洲段水利工程的主要管理办法
2.1 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
中珠联围坦洲段11.7km干堤及五座大中型水闸等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事关围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水利部门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故此应加强领导,成立专门工作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全方位的建设管理人员,自上而下层层压实,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以全面质量监督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和业务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为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做好组织准备。
2.2 加强中珠联围水闸联合调度,确保全镇防汛及用水安全
中珠联围围内宽度超过15m的大小河涌达40条,河涌总长度为122.8km,河网密度达0.93km/km2,为确保围内防洪及水环境要求,做好水闸调度十分关键。当前,水利部门充分利用中珠联围坦洲境内的大涌口水闸、灯笼水闸、联石湾水闸、马角水闸、石角咀水闸等干堤水闸以及围内14个内河水闸和40余条内河涌等水利工程设施,通过密切监测水情,科学分析数据,合理调控水闸,引入优质水源,不断循环改善内河水环境。中珠联围水闸调度分为日常引水冲污及补水调度、汛期防洪排涝调度、枯水期抢淡蓄淡调度。现状调度总体原则是利用马角水闸、联石湾水闸、灯笼水闸、大涌口水闸进水,利用珠海的广昌水闸、洪湾水闸、以及坦洲镇管辖的石角咀水闸排水。具体根据天文潮汐,开启大涌口、灯笼、联石湾、马角水闸,从西江磨刀门水道引水入围内河涌,同时关闭石角咀水闸,待落潮时,利用石角咀水闸与大涌口、灯笼、联石湾、马角水闸潮汐时间差,开启石角咀水闸,使河涌水从石角咀水闸排出,促成围内河涌水大循环,提高生产生活用水质量。在汛期期间,还需根据天气预报情况,提前做好预排,降低围内水位,腾空涌容量,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当围内出现较大水位时,再利用潮汐水位差及时将涝水排除。通过水闸联合调度,可基本满足中珠联围防汛及用水需求。
图1 中珠联围现有主要水闸分布图
2.3 加强中珠联围海堤的日常管理,提升工程防御能力
为做好中珠联围11.7km海堤的管理,水利部门一是安排专人定期巡查堤防安全状况,做好汛前检查,汛中排除,汛后整治等工作,并根据情况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对大堤进行防白蚁、堤面维修,绿化管养等维修维护和沉降观测;二是按照规范定期对水利工程进行安全鉴定实时掌握工程的安全现状、对大堤进行灌浆,确保大堤安全;三是按照国家水利部要求,积极推动一级海堤达标加固工程建设,提升海堤防洪(潮)能力至百年一遇水平。
3 结语
中珠联围水利工程是一综合性水利工程防御体系,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当地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大局,总的来说,作为中珠联围的管理者,要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充分结合当地实际,落实责任制,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运行安全,为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