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工程经济的风险管理及防范分析

2018-02-14李菊兵

建材与装饰 2018年5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经济工程

李菊兵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江北区 400020)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城镇化转型是关键环节。此发展背景下,带动着工程建设的发展。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面临着发展挑战,相关单位和企业若想持续发展,必须要不断加强工程经济的管控,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这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工程经济管理水平。

1 课题探究的意义

现阶段,经济市场发展,对工程项目经济风险的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项目主体更加注重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在工程实践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合理降低经济风险,使得工程发展更加稳健。实施项目经济风险把控措施,要以资金控制为主,结合其实际流向,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采取针对性把控方法,强化对工程经济风险的把控,能有效避免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实现经济管理目标。因此,研究此课题,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提出可行的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工程经济的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2.1 投资招标风险

工程初期阶段,开展投资招标工作,部分企业为中标,会采用不够合理合法的竞争手段,也就是恶性竞争。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来说,对工程招标尚未制定严谨的工程法定定额。因为法律空白,使得很多施工单位故意拖欠工程款或者不合理压价等,使得工期被拖长,增加了经济风险。

2.2 资金运营过程风险

从当前的工程经济管理实际来说,很多工程项目的实施,对经济管理缺乏重视,不利于资金运营,进而影响着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开展经济管理,必须要注意极易发生的问题,做好具体分析,使其能够依据企业规范实施,对违反规范要求的要进行具体整改,促使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大部分经济管理业务的实施,不注重相对隔离的规范,在项目运营实践中极易产生风险,不利于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对于此问题,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工程经济管理体制,强化对经济风险的把控能力。

2.3 成本控制过程风险

在工程施工作业中,实施生产成本控制,若没有采取有效的经济风险规避措施,难以保证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其与经济环境改变有着很大的联系。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工程施工用的原材料,其价格成本有所增加,同时人力资源成本有所增加,对企业而言在资本控制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若企业接受相关项目后,原材料的价格产生浮动,对企业来说会造成很大的损失,降低经济利润。基于此,实施项目承包前,必须要做好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的考虑,最大程度上减少成本风险。

3 工程经济的风险管理策略

以某建设项目为例,在建设过程中采取系列风险管理措施,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具体措施为:①合同管理。②优化融资方案。③投保工程类保险。④进度管理措施。⑤加大设备投入以及成本管理等。此项目投入大约2亿元人民币的机械设备,购入挖掘机和推土机等,为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保证。在成本管理方面,从人员、财务、物资入手,采取和当地分包商合作的方式,减少投入大约1200~1500万元。总的来说,通过加强经济风险的把控,保障了项目的经济效益。现结合具体实践,分析如何有效防范经济风险,做如下论述:

3.1 加强招投标环节的风险把控

从工程经济的风险管控实际来说,若想实现对经济风险的有力把控,必须要从各个环节入手,尤其是招投标阶段。在具体工作中,积极应用BIM技术,优化招投标环节的各项工作。基于BIM技术,工程相关主体,可通过BIM模型获得相关信息,比如工程量信息,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性,还可以有效控制错算以及漏算等情况的发生,实现对工程经济风险的有效把控。同时还能够延伸到施工阶段,通过加强对前期质量的把控,减少后期的经济纠纷,为事中经济风险的把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通常来说,工程招投标工作开展的时间有限,加之工作量很大,涉及到的经济风险很多,增加了经济风险的管控难度。在此阶段,应用BIM技术,进行材料预算估计,比如钢筋用料成本估算,能够实现对成本变动的有效把控,强化对经济风险的控制[1]。

3.2 提高工程投标标准

从工程经济管理实践来说,工程投资招标为关键环节。为实现对风险的把控,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开展工程招标前,必须要制定具有经济性以及合理性、可行性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同时在此基础上,以保证合同内容不变的前提下,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根据相关质量要求,合理设计工程施工流程。完成此项工作后,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工程项目预算工作,保证预算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完成标书制作后,结合极易发生的工程经济风险,做好全面综合,并且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好工程报价的把控。在工程投标环节,对工程标书中提供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术,必须要做好严格审核。需要注意的是,参与审核工作的人员,除了要对专业知识有所掌握外,还要对作业现场、各项施工工序有着全面熟悉了解。

3.3 做好合同签订管理

正式签订工程合同前,为实现对经济风险的把控,必须要对材料做好全面细致的审查以及监督,以免由于报价不真实引发经济问题。按照现行的招投标制度,加大了投标竞争力,因此投标前必须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2]。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工程的特点,做好各类信息的全面收集整理,为投标策略的制定,提供具体的方向。不断提高报价水平,开展报价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做好市场调查工作,科学合理的评估,保证报价能够符合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签订合同时,要严格遵循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合理设定工程合同条款,避免工程施工作业期间发生利益纠纷,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制定的合同内容,必须要明确规定违约事项,最大程度上保证合同双方的利益。设立的工程合同条款,必须明确合同双方所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规范操作对确保合同双方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强化风险的管控,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注重各类材料和证据等的搜集,切实保护企业的利益,明确划定合同双方的职责。

3.4 强化资金运营风险的把控

从工程经济管理实际来说,若想实现对风险的有力把控,必须要注重强化资金运营过程的把控。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加强对资金运营环节的风险管控,保证资金运营期间不产生较大的风险,合理规避经济风险。这需要做好资金来源的把控,控制风险的产生。采取负责的方式,满足工程实施的资金需求。就当前工程经济风险管控实际来说,若想实现对资金运用的有力把控,那么必须要结合常见的问题,采取相应针对性的方法加以解决。在工程项目运营阶段,必须要做好成本的有效控制,使其处于合理范围内,实现对工程经济风险的有效把控,最大程度上避免经济问题的产生。例如,强化对施工人员和材料等因素的把控。工程经济风险的产生,其和质量和进度等,有着较大的关系。若想有效规避,必须要以人员和材料等要素为切入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上控制。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培养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提高其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操作能力水平,进而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材料方面,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要从工程实际出发,做好市场调查工作,精准预测材料价格可能出现的变化,对价格上涨风险,提供具体的应对策略。当发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时,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为前提,优化调整工期,或者适当增加人员,控制经济损失。

3.5 制定并且实施经济风险管理计划

从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实践来说,工程经济风险管理计划为重要而且有效的工具,为系统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在具体实践中,为实现对经济风险控制,要做好基本资料的收集,提出风险识别和评估等方法。在招投标阶段,要做好招投标文件风险和合同风险等的认真梳理,明确常见的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控制策略,最大程度上保障经济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招投标阶段强化对各个要素的有力把控,能够强化对工程经济风险的有效防控,保障项目各方经济目的的实现。在经济风险管理计划具体实施阶段,要注重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机制。结合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以招投标为重点,结合工程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积极开展经济风险辨识和评估以及风险处理,按照工程经济风险防范机制具体执行,保证工程经济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效果。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风险管理计划的落实,要做好定期检查和考核,保证计划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工程经济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手段,强化对风险的控制。在具体实践中,要加强招投标环节的风险把控;提高工程投标标准;做好合同签订管理;强化资金运营风险的把控;制定并且实施经济风险管理计划。通过采取系列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做好工程全过程的经济风险把控,尤其是招投标阶段,促使工程高效开展。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经济工程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子午工程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