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市汉台区食用菌产业在助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18-02-14张晓程赵艳茹李俊建陈秀琴

现代食品 2018年24期
关键词:食用菌园区贫困户

◎ 张晓程,赵艳茹,李俊建,陈秀琴

(汉台区蔬菜果品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呈亚热带气候特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食用菌的生长。食用菌产业与产业扶贫相结合是汉台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食用菌产业具有种植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深受种植户喜欢。在汉中市留坝县提出“人均种植两千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食用菌产业扶贫模式。食用菌扶贫项目具有投资大、技术相对简单、见效快的特点,取得了食用菌产业和精准扶贫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效应。

1 汉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汉台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资源丰富,气候温润,非常适宜食用菌的种植。“十二五”期间,区委、区政府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立足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作为产业扶贫项目,全区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全区2018 年发展香菇袋料栽培500 万袋,产量达3 950 000 kg。平菇袋料栽培25 万袋,产量达250 000 kg。种植羊肚菌 13.3 hm2,大球盖菇6.7 hm2,灵芝6.7 hm2,秀珍菇 15 万袋,其他草菇、灰树花、木耳等品种都有不同规模的种植。全区食用菌产业集聚发展,以康田公司为龙头,带动武乡镇、汉王镇、徐望镇,辐射宗营镇、河东店镇的“三区两翼一中心”食用菌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富园菌业自河南西峡落户汉台区汉王镇永久村,发展势头迅猛,辐射效应明显,带动了辖区及周边县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龙头企业的强势带动下,汉台区食用菌产业实现了由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的新格局,规模种植户不断涌现,示范基地相继建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主要分布在武乡镇、汉王镇、宗营镇等8 个镇办28 个行政村,有14 家园区和专业合作社进行食用菌栽培。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带动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生产,千方百计增加其经济收入。有效提升了贫困户生产技能和自主发展能力。截至2018 年,18 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了362 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为实现长期脱贫、稳定脱贫奠定了扎实基础[1]。

2 食用菌产业扶贫中的问题

在产业扶贫推进过程中发现,除个别园区设施条件优越以外,多数食用菌种植户存在种植规模小、基础条件差等问题。大部分贫困村食用菌种植户自身实力不足,对带动贫困户增收缺乏主观动力,农业生产经营无法形成集群效应,部分主体与贫困户没有真正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多数停留在临时用工、土地租金阶段。有些食用菌种植户种植面积小,增加收入的思路不宽,部分贫困户在面临市场、自然和技术3 大风险与困难时心生退意,不能很好地坚持产业发展。有些贫困村害怕产业发展失败,对发展食用菌产业缺乏信心,不想也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食用菌产业上。贫困户不敢贷、不想贷思想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农村缺乏年轻劳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3 食用菌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对策和建议

3.1 用足用好产业扶贫政策,加快推进资源整合

鼓励园区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食用菌产业,鼓励有能力的合作社贷款,扩大经营规模,利用合作社自身的土地、劳动力、现有资金等资源或注入区级产业发展资金,提高合作社发展能力。让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在合作社或园区务工、无劳力可入股取得分红、自主发展食用菌产业等方式,让种植贫困户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实现脱贫。充分利用园区、企业、合作社以及食用菌专业机构进行开发新产品,拓展食用菌菌渣利用途径,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使食用菌种植户获得更多收益,巩固脱贫效果。

3.2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食用菌企业、合作社、专业种植大户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采用“土地入股”“务工带动”“入股分红”“食用菌订单合作”等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组织贫困户劳动力进园务工或代管大棚生产,对食用菌大棚采取租赁、转让、入股或股份合作等形式,签订相关协议,推动食用菌大棚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及企业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也可将废弃校舍改建成食用菌生产场所,示范、带动贫困户种植食用菌。

3.3 抓好产业技术服务“110”体系建设,做好科技入户培训指导

以产业扶贫技术服务110 指挥中心为支撑,协调调度全区食用菌贫困户技术签约服务小分队,组织食用菌技术专家对组织技术服务小分队进行技术培训,组织技术服务小分队再针对贫困户食用菌种植技术需 要,进行实地指导,解决贫困户种植技术难题。通过宣传、技术推广,促进食用菌产业多元化、品种多样化、技术精细化发展,确保产业脱贫户技术服务全覆盖。通过食用菌新品种引进、新技术集成、模式攻关及机制创新,提高食用菌产业效益[2]。

3.4 拓宽食用菌产业增收路径

汉台区充分发挥位置优势,做好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园区、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积极参与食用菌种植。汉台区食用菌产业主要以4 种模式助力扶贫攻坚,①吸纳贫困户入园务工。在汉王镇大兴村积极扩建灵芝示范种植园6.7 hm2,吸收贫困群众50 余人入园务工,预计人均年收入3 000 余元。②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在徐望镇汪洋村菇丰合作社和汪洋村经济联合社合作,吸收110 户贫困户入股菇丰合作社,每 5 000 元为一股,平均每股每年分红400 余元。同时吸收贫困户及周边群众入合作社务工,长期务工人员有20 余人,平均月工资1 500 元。③贫困户在合作社认购菌袋、统一管理、利益共享,在徐望镇俊丰村乐丰合作社,采用贫困户每户认购菌袋1 000 袋,可参与经营,也可委托合作社统一管理,共带动18 户贫困户入园认购,产生效益平均分配。④集体搭建大棚、贫困户租棚管理,在徐望镇徐湾村有8 户贫困户租赁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搭建的大棚,由康田农业园区生产菌袋,贫困户自主经营,康田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现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立足食用菌资源利用、多元开发、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实施经营主体综合开发,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充分利用食用菌残渣开发饲料、有机肥料等循环资源,拓宽食用菌产业发展。培养一批年轻化的掌握食用菌技术的职业农民,为食用菌产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采取多种发展模式,提高贫困户增收效益,打赢扶贫攻坚战。

猜你喜欢

食用菌园区贫困户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