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变化及其意义

2018-02-14李政委李大进朱炳鑫秦海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性反应脓毒症外周血

高 强,李政委,李大进,朱炳鑫,秦海辉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创伤外科 221006)

脓毒症为创伤外科常见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可诱发器官衰竭综合征,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1]。脓毒症并非仅仅是过度炎性反应,它是炎性反应和抗炎反应相互作用过程中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结果。脓毒症病程进展过程中,涉及机体多种免疫细胞之间平衡的失调和免疫调节网络的紊乱。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在发生严重创伤时,更易由感染诱发脓毒症,造成严重后果。调节性T细胞(Tregs)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功能,是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稳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一度被认为仅存在于胸腺来源的CD4+Foxp3+T细胞之中的转录因子Helios在Tregs中呈高水平表达[2-3]。Helios是维持CD4+Foxp3+T细胞稳定抑制能力所不可或缺的角色[4],同时是具有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的标记物[5-6]。既往研究表明,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在多种免疫相关的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其在儿童创伤后脓毒症中的作用鲜有报道[7-11]。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创伤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的变化,分析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与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间的潜在关系,探讨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在儿童创伤脓毒症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创伤脓毒症患儿纳入脓毒症组,经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2005年国际儿科脓毒症年会所制定的小儿脓毒症诊断标准[1],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8.56±2.33)岁。选择同期入院但未发生脓毒症的60例创伤儿童纳入创伤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9.21±3.12)岁。同期本院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8.94±2.79)岁。所有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患有自身免疫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或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儿童。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进行,所有研究对象监护人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8 h后抽取静脉血2 mL于肝素抗凝管内,室温静置30 min后以300×g速度离心7 min,分离上层血浆,分装保存于-80 ℃冰箱内待测。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对血细胞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得到单核淋巴细胞;对单核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抗体染色后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并采用Flowjo V10软件进行流式数据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水平。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中转录因子Helios及Foxp3的mRNA表达水平。

2 结 果

2.13组研究对象Tregs比例检测结果比较 脓毒症组、创伤组及对照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分别为(85.37±11.25)%、(66.56±10.86)%、(63.72±9.88)%,脓毒症组明显高于创伤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创伤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Foxp3+Tregs细胞比例分别为(7.90±1.31)%、(6.88±1.02)%、(2.79±0.31)%,脓毒症组和创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与创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3组研究对象血浆IL-10、TGF-β1水平比较 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脓毒症组、创伤组及对照组血浆中IL-10水平分别为(25.46±3.67)、(20.51±2.91)、(17.47±0.89)pg/mL,脓毒症组明显高于创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创伤组及对照组血浆中TGF-β1水平分别为(45.26±8.62)、(41.81±7.11)、(33.79±6.97)pg/mL,脓毒症组明显高于创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与血浆IL-10、TGF-β1水平相关性分析 IL-10(r=0.627,P=0.001)、TGF-β1(r=0.638,P=0.001)与外周血中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间呈显著正相关。

2.4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转录因子Helios及Foxp3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 脓毒症组、创伤组及对照组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Helios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88±1.77、3.21±1.29、0.96±0.18,脓毒症组明显高于创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创伤组及对照组Foxp3的mRNA水平分别为3.76±1.30、3.68±1.21、0.87±0.15,脓毒症组及创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脓毒症组与创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2001年美国医师协会等多个相关组织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将脓毒症定义为由微生物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1]。美国每年约75万人发生脓毒症,病死率为20%~60%;我国每年也有大量脓毒症患者,死亡人数近百万。儿童患者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健全,病情进展迅速,更应引起重视。脓毒症发生时机体炎症细胞激活,引其自身系统性炎性反应。Tregs是T细胞的组成部分,在抑制炎性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regs数量异常或是功能降低均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疾病发生。Tregs通过产生IL-10抑制Teffs激活及后续一系列的免疫炎性反应[12-13],并通过分泌TGF-β1抑制其他T细胞的作用,阻碍辅助T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激活[14-16]。Foxp3曾被认为是Tregs标记物[11,17-18],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Foxp3既表达于具有抑制功能的Tregs,也可以出现在效应性T细胞中[19-20]。

Helios是属于Ikaros家族的核内转录因子,近期研究认为Helios是具有抑制功能的Tregs的标记物[5-6],本研究发现,创伤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相对于创伤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血浆细胞因子IL-10、TGF-β1与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存在显著正性相关关系。细胞因子IL-10是人类细胞因子的合成抑制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被视作Tregs标记物之一,研究证实,Tregs通过产生IL-10从而抑制Teffs激活及免疫炎性反应。TGF-β1是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它承载多项细胞功能,包括调控细胞生长繁殖,细胞分化凋亡等。Tregs能够分泌TGF-β1,进一步抑制其他T细胞效应功能,从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本研究发现,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水平同以上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笔者猜测,过度表达的Helios在CD4+Foxp3+Tregs中的表达比例可能在创伤脓毒症患儿疾病进展中产生了潜在的影响,抑制了机体的正常免疫炎性反应,导致疾病病程进展,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性反应脓毒症外周血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