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旧城改造建设方案评价探析

2018-02-14姚勇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8期
关键词:武侯祠旧城古街

姚勇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旧城改造影响因素

1.1 设计因素

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是城镇演化在区域空间上的有形足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依然存在局限性与片面性,导致旧城改造规划过程中对整个城镇布局的利用率产生较大影响,不但影响城镇布局,而且对城镇未来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另外,提升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方面需要进行深刻思考。

1.2 经济因素

旧城改造是城镇化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拉动经济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可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另外,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创新产业模式,缩短城乡经济差距,对土地增值收益进行合理规划。

1.3 项目因素

旧城改造建设必然伴随着对相关建筑企业的选择、监管,并加强建筑企业资质、信用等级、资金状况以及管理水平等。另外,还应对政府在实施旧城改造管理中的监管职能、市场竞争力进行有效规范,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1.4 社会因素

在旧城改造时,国家对户籍改革政策进行完善,并且改造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够使思想观念得到改变。另外,我国对旧城改造主要实行“以人为本”原则,需要对医疗、教育以及交通进行合理改善。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旧城改造出现的问题

2.1 对城市文脉破坏严重

由于保护认识局限,社会有些人士对旧城改造从心理认为是“烂摊子”,对城市形象有较大破坏。此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较大收益,但是有些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和植物受到破坏,严重破坏了城市文化。同时,旧城文化基本丧失传承,使城市结构失去了文化主题性。

2.2 改造强度普遍偏高

我国旧城改造的成本较高,并且改造周期较长,由于我国采用的是地块平衡收益改造模式,为了经济效益得到保障,直接导致改造项目的高容积率,致使改造强度增加,这就使改造区人口超过规划规模,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2.3 开发项目局限于黄金地段

我国较多城市的旧城改造主要是通过开发商来完成,并且进行推行主导,但是由于拆迁难度大、经济不均衡等压力,开发商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选择收益较大的区域,对于收益小且地段偏远的区域不作为黄金地段来开发,导致改造常出现边角地,对此种情况国家积极鼓励开发商对边角地进行大力开发,但收效甚微,只好提升地块容积率来保证开发的可行性。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旧城改造建设方案评价探析

3.1 明确旧城改造标准

由于开发商易对黄金地段进行开发,这就给旧城改造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城市规划。为此,政府需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对需要改造的区域进行详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标准的认定,同时对房屋质量较差需要改造项目进行评估和确认。

3.2 加强规划引导

各地政府需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对城市布局以及未来功能性进行深入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改造制定合理的计划,以满足未来城市绿化以及各项功能需求。

3.3 制定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捆绑开发政策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建立在新城区与老城区改造之间的共生和互济的基础之上,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城镇辐射力与带动力。另外,采用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开发,不但能够带动城镇化建设,而且能够大大降低旧城区改造时的经济压力。

3.4 加强公众参与、有效平衡各方利益

旧城改造关系到市民经济利益,在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人性化,使改造达到较好的效果,可以通过公众参与的形式,将市民拆迁意见融合到改造计划中,并由政府与开发商对这种改造模式进行主导,能够有效平衡各方利益。

4 旧城改造案例分析(成都市锦里古街改造)

4.1 锦里古街原始概况

锦里古街的前身是成都武侯祠旁边的一条小巷,原名“曹营坝”,建筑形态为普通民居,典型的“老破旧”。2003年锦里古街规划改造项目立项,确定古街与武侯祠博物馆一体规划,古街的功能由居住为主转变为商业餐饮娱乐为主。

4.2 总体规划布局

锦里古街布局呈线型规划,即“街-广场-街-广场”,在呈线状分布的商铺外,在适当节点布置功能性设施(如古戏场、长廊、观鱼池等),通过点(功能设施)、线(步行街)、面(广场、庭院)的串连,形成动态的街道和静态的院落,营造出动静搭配移步换景的商业氛围。

4.3 运营模式

为保证锦里古街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牵头,由武侯祠博物馆和成都文旅公司合资成立了“锦里旅游文化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武侯祠的人文资源,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通过引进品牌,逐步形成以此为中心的锦里人文商圈,成为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这种机制上的创新,解决了武侯祠与锦里古街共享文化资源的问题,也为城市的旧城改造和运营模式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思路。

5 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旧城改造的实施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尤为重要。但是我国旧城改造较为困难,并且改造方案评价较少,虽然有较大关注,但是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国外对住宅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各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建筑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

猜你喜欢

武侯祠旧城古街
过武侯祠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秋日忆绍兴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武侯祠
谒成都武侯祠
基于CiteSpace的旧城改造研究热点分析
武侯祠三国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开发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