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西打击乐的交融中“绽放”
——打击乐重奏作品《绽放》的特点分析

2018-02-14

北方音乐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绽放重奏木盒

铃 凯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在音乐的历史中,节奏是要早于旋律出现的,而作为节奏的代表,打击乐可以说是最早的演奏形式了,它们由旧石器时代能够发出声音的材料演变而来,不仅担负着传递讯息、驱赶恶魔的职责,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进入到各种祭祀、乐舞和助威活动中。而后,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传统打击乐的种类不断丰富,演奏方式也更加多样,而西方的打击乐如定音鼓、大军鼓和小军鼓以及对镲等则更多地以某一声部的形式存在于乐队之中。二战以后,西方打击乐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马林巴之类诸多独奏乐器,增加了打击乐演奏的色彩和功能。

到了20世纪,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现代音乐的潮流中,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逐渐为西方现代打击乐作曲家熟悉,如三木稔的《马林巴圣曲》中运用了东方的鼓类打击乐器,N.J.Zivkovic的《三位一体》对锣的使用也别具一格,令人印象深刻。同样,中国的打击乐作品中也引入了不少西方打击乐的成分。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意图通过从打击乐重奏作品《绽放》中有关中西打击乐器的选择和演奏方式的融合入手,为今后的打击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有所借鉴。

一、打击乐重奏《绽放》的创作背景

打击乐重奏作品《绽放》是青年作曲家万方的作品,由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打击乐团于2016年在南艺音乐厅进行了首演,受到了观众的欢迎,笔者在构思本文时曾与万方进行了交流。关于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万方表示他是在导师臧恒的作品《湘西印象》中受到了启发,臧老师作品中对于打击乐的运用给他带来了震撼的感受,因而在本科即将毕业时,万方在臧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先后经过半年时间的创作、修改,最终完成了《绽放》这部重奏作品。

《绽放》是一部中西结合、热情洋溢的打击乐作品,作曲家选用了排鼓、颤音琴、木盒、吊镲、小钹、定音鼓、大锣等12种不同的乐器相互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中国和西方的打击乐器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全曲在音色、节奏上不断变化发展,并在力量的爆发中升华,从而着重表现了生命的活力之美。森林、江河、草原的万物生息,在雨季里净想迸发,体现了大自然的绽放之美。

二、《绽放》中中西打击乐器配置的融合

《绽放》作为一部中西合璧的打击乐重奏作品,在乐器的使用上分别选择了西方古典打击乐中的颤音琴、定音鼓、吊镲、桶鼓和木盒,以及中国传统打击乐器排鼓、大鼓、建鼓、小钹和大钹、小锣和大锣。作者巧妙地根据不同乐器的特点将他们放置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官体验。

(一)鼓类乐器

在中国乐器的选择方面,作曲家将排鼓作为主奏,也是作品的高音区域来引导整部作品,并用两面大鼓作为中音进行配合,相互照应。实际上排鼓这种乐器不是古已有之的,而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根据堂鼓和腰鼓改革制成的,一组5个,多排成有弧度的一排进行演奏,故称“排鼓”。这种组合起来的乐器和一般鼓类相比多了音高的变化,可独奏亦可合奏,一般演奏速度较快,情感较为丰沛的作品,如《龙腾虎跃》等,由于排列的原因,排鼓并不一定遵循就近原则,因而在演奏时左右手时常交错,上下翻飞,实为好看。《绽放》中排鼓的使用增添了作品的色彩效果和视觉效果,而其位置的摆放也不同以往。

一部现代打击乐作品除了要有高音的部分,低音区域的烘托也必不可少,在这一点上,中国乐器整体在低音区域是有所欠缺的。一般常见的低音乐器有鼓和编钟,但实际还是不够,只能当做点缀,带旋律的低音乐器就更没有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在民间游走卖唱的节目中需要穿透性很强的乐器来覆盖过嘈杂的街道,唢呐、锣鼓等较为合适,弦乐都不太能被听到,所以没有低音乐器;文人音乐中,作品多为表现山水或是清雅的小调,注重意境和自娱而非合奏,因而也不需要低音;宫廷音乐虽高低兼具,气势雄伟,但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现在也无法便捷地欣赏这些作品。故而在现代打击乐作品中,我们需要使用西方的定音鼓和桶鼓来实现这一需求。定音鼓的优势不仅在于它可柔和可强硬,更在于可以表现不同音高。在《绽放》这部作品中,作曲家运用定音鼓来烘托远近不同的雷声,制造出一种环绕的效果。桶鼓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很有爆发力,仿佛惊雷在身边炸响,可以给人一种强烈震撼的感受。

(二)金属类乐器

除了鼓类乐器,万方还使用了许多金属制成的乐器,比如以中国大锣作为开场,声音低沉而又宏大粗狂,伴随着颤音琴的旋律,营造一种大自然壮丽的景象。

在旋律线(见谱例1)上本来选用了中国的云锣,然而虽然云锣的声音清澈、余音也持久,但是由于整部作品所用乐器所发出的音量都较大,云锣较为柔和的音量很容易被覆盖而听不清楚,因而在比较之后,作曲家选择了声音更加洪亮清脆,也更有辨识度的颤音琴。

谱例1 颤音琴

为了表现风雨呼啸的效果,作者选用了吊镲这种西方乐器,它独特的金属音色配合强弱的剧烈变化(见谱例2)在各个乐段之间起到了衔接的作用。而几面小钹加入演奏中来模仿雨滴落在不同物表面的声音,也为作品增加了不少色彩和戏剧性的成分,由于其音色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也很容易让观众从中感受中国音乐的特点。

谱例2 吊镲

在《绽放》这部作品的中部,木盒也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里所说的木盒的声音有些类似我们在寺庙和道观里常见的那种外观像圆圆的木鱼(整体呈三角形的腹部有一定的空隙,背部也是一般敲击部位,呈现一种斜坡形),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它是由五个大小不一,按照音高从低到高,从大到小排列的方形、中间也是有开口缝隙的复合材料制成的木盒构成。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绽放》这部作品中木盒的声部要求音色和音量突出,西方的木盒由于采用了高科技的特殊塑料,穿透力更强,也更加耐击打。在这部作品中,木盒奏出了主体段落的主题节奏,引领了整个主题动机的发展(见谱例3)。

谱例3 木盒

三、《绽放》中乐器的演奏方法

随着音乐不断的发展,如何满足作品的音色变化、如何更加饱满的展现音乐、如何更好地诠释作品的多样性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是对创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演奏者的考验。除了乐器的选择,《绽放》这部作品在一些乐器的演奏方法上也和以往不同的。

(一)排鼓的排列

首先说排鼓,在重奏作品中打击乐器的摆放也是一门学问,合理摆放乐器也是为表演提供便利。一般而言,排鼓是从右向左由低到高摆放,演奏时表演者会随着所需鼓的位置而左右移动,具有一定舞蹈的美感,在传统排鼓乐曲如《龙腾虎跃》和新创作的《鼓上飞舞》等作品中,运用这样的排列方法演奏起来就会非常顺手。而在《绽放》这种现代派的作品中,作曲家运用了现代的思维,不再局限于传统作品对手法安排的考量,按照传统方式来演奏实在不太方便,而且由于这部作品并不是靠完全的力量,因而作曲家建议表演者在演奏时将五个鼓摆放成梯形的样子,最低音在中间,左右为音稍高的两个,上面插空摆放两个高音鼓(如图1所示)。这种摆放是以排鼓的旋律为基础,将类似固定低音的鼓置于演奏者中间,类似于通通鼓的摆放方式在演奏时可以像蜻蜓点水一样灵巧,突破了传统乐器摆放的局限,在舞台效果上也更为好看。(见谱例4)

图1 排鼓的摆放

谱例4 排鼓

(二)敲击方法

在常见的演出当中,小钹一般在高起的半球部分有红色绸缎缠绕,演奏时需要通过红绸缎在手上缠绕后获得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然后相互撞击,亦或是可以悬挂在支架上用小槌敲击,声音明亮强烈。但是在《绽放》中,作曲家将小钹平放在一个下面垫有软布的架子上,用鼓槌去敲击,使之发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万方受到了郭文景的《戏》中,为钹设计出了35种不同的演奏方式,使一件乐器发出了N种声音的启发。将小钹倒扣可以有效减短它的延音效果和穿透力,用来模仿雨滴落在金属上的声音再合适不过,由于水的缓冲减少了金属的震动效果,从而发出“嘣”的声音。(见谱例5)

谱例5 小钹

小锣在传统的演奏中,锣边钻孔系绳,表演者一般左手拿锣,中指食指拇指三指伸直穿过锣绳来控制锣的摆动,右手持槌击奏,演奏出的声音音色鲜明,清脆易识别。而在《绽放》中,作者同样将其平放于架子上,用鼓槌敲击,发声较之前有些闷,但解放了双手,能够演奏更为复杂的节奏,力度变化也可以更多。(见谱例6)

谱例6 小锣

以上这两种乐器通过改变演奏方式缩短了延音的时长,不仅获得了更多的音响效果,而且也使作曲家可以为它们创作更加复杂又快速的节奏,从中可以感受到中西融合为打击乐带来的多样可能。

四、小结

综上而言,万方的这部打击乐重奏作品《绽放》是在研究了中西双方打击乐器特点的基础上完成的,所选乐器多而不乱,构思巧妙,将各种乐器的特点在曲目中都穿插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对打击乐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世纪的文化交流为打击乐世界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色彩,也为作曲家和演奏者提供了更大的展示空间。作为打击乐音乐的一员,我们不仅要努力钻研好自己本国的打击乐器和作品,立足传统;也要开阔视野,与国际接轨,学习理解西方的打击乐知识;要有机的将它们交织起来,使得中西打击乐能够互相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让二者交相辉映,这样打击乐在未来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绽放重奏木盒
恭喜中签“京”喜EU见-北京汽车推钜惠3重奏+无忧7项礼
魔法棒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口令
阮重奏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探微——以阮八重奏《剑器》为例
高校民族器乐重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神奇的木盒子
木盒子里的水果
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绽放”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吞 与“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