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2018-02-14高彩丽李梅朱虹屈保芹朱剑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吸烟史变异性标准差

高彩丽,李梅,朱虹,屈保芹,朱剑

原发性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坏常累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其与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非预期死亡呈明显相关性[1,2]。有文献报道,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与24 h血压平均值和血压变异性均有关,且血压变异性越高,患者靶器官损害越大[3]。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糖尿病的相关性[4,5],并就此展开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1月~2018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2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55例,女性125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8.46±13.59)岁,吸烟史160例。另选择同期心内科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78例,女性122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7.55±11.95)岁,吸烟史19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35岁;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6];未曾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或停药超过1周。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严重异常;严重电解质紊乱;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感染性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

1.3 研究方法详细采集病史并进行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等,并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

患者入院后第2 d清晨空腹8 h以上,采肘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肌酐(Cre)、空腹血糖(FPG)。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 h血压波动情况,记录患者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变异性,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TC、TG、HDL-C、LDL-C、UA、Cre等方面进行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可比性。而观察组患者的FP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注:BMI:体质指数;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尿酸;Cre:肌酐;FPG:空腹血糖

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组 t或χ2值 P值BMI(kg/m2) 26.85±5.28 26.48±6.58 0.734 0.461 TC(mg/dl) 185.98±31.45 186.75±34.17 1.687 0.071 TG(mg/dl) 150.25±70.54 151.28±79.54 1.798 0.065 HDL-C(mg/dl) 48.58±10.00 47.65±10.08 0.787 0.425 LDL-C(mg/dl) 110.85±24.59 111.58±25.85 0.658 0.515 UA(μmol/dl) 333.584±84.59335.415±86.510.520 0.600 Cre(μmol/dl) 65.25±15.49 63.54±16.78 0.089 0.945 FPG(μmol/dl) 5.94±0.85 7.35±1.25 38.584 0.000

2.2 两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4 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观察组24 h平均SBP、夜间平均S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BP昼夜差值、DBP昼夜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比较(±s)

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24 h平均SBP 135.28±15.20 138.54±16.24 9.581 0.000 24 h平均DBP 75.29±8.15 74.58±9.21 0.810 0.411日间平均SBP 140.25±14.85 141.29±17.11 1.548 0.117日间平均DBP 75.28±8.59 76.53±8.25 1.829 0.066夜间平均SBP 128.54±15.24 135.49±16.87 13.2980.000夜间平均DBP 68.49±10.22 69.48±13.24 1.847 0.089 SBP昼夜差值 5.84±7.20 2.54±5.48 9.981 0.000 DBP昼夜差值 6.35±7.09 2.97±6.89 9.514 0.000

2.3 两组血压变异性比较观察组24 h SBP标准差、日间SBP标准差、日间SBP变异系数、夜间SBP标准差、夜间SBP变异系数、夜间DBP标准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3)。

表3 两组血压变异性比较(±s)

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24 hSBP标准差(mmHg) 12.58±3.18 15.48±3.25 12.5840.000 24 hSBP变异系数 0.111±0.0350.108±0.0191.941 0.055 24 hDBP标准差(mmHg) 9.48±3.05 8.71±2.97 1.874 0.072 24 hDBP变异系数 0.151±0.0290.129±0.0521.571 0.114日间SBP标准差(mmHg) 13.58±2.18 14.58±2.98 16.4290.000日间SBP变异系数 0.126±0.0110.125±0.0318.955 0.000日间DBP标准差(mmHg) 8.76±4.19 9.06±4.51 1.529 0.134日间DBP变异系数 0.134±0.0410.135±0.0581.135 0.026夜间SBP标准差(mmHg) 10.59±4.95 13.58±5.16 9.418 0.000夜间SBP变异系数 0.093±0.0510.121±0.04113.5810.000夜间DBP标准差(mmHg) 7.84±3.25 8.59±5.13 2.537 0.015夜间DBP变异系数 0.124±0.0500.126±0.0610.364 0.712

3 讨论

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晨峰的夜谷现象是血压的两个重要特征。文献指出[7],血压变异性紊乱可加重靶器官紊乱,血压变异性紊乱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8]。糖代谢异常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考虑可能为血糖水平异常导致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变异性增强,加重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这与糖尿病所指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均有关联。本实验研究中发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明显升高,可能原因为糖代谢异常不仅会损害心血管的自主功能,且还可加重高血压程度,引起动脉血管管壁硬化,破坏血管顺应性,导致血压变异性增高。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空腹血糖水平也会影响血压变异性,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另有研究指出,血压变异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敏感性有关,改善胰岛素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血管交感-迷走神经的功能恢复,起到降低血压变异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吸烟史变异性标准差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订正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更 正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