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光茶园景观美学功能与生态环境效应耦合关系研究
2018-02-13倪典赵珂馨董永逸杨晓宇刘文平
倪典 赵珂馨 董永逸 杨晓宇 刘文平
摘要: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伍家台村生态观光茶园为例,基于美景度评判法(SBE)法对茶园景观美学功能进行了评价,并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度、辐射热等方面测度了茶园生态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茶园景观美学功能和其生态环境效应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美景度与茶排优美程度、建筑物美观程度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同游步道与环境协调程度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茶排优美程度与空气相对湿度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光照度、天空辐射热、地表逆辐射热、空气温度、地表温度、风速则没有显著相关性;茶园建筑物美观度、游步道与环境协调程度均与生态环境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可见,茶行排列是生态观光茶园建设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生态茶园;景观评价;生态评价;美景度评判法(SBE法);恩施州伍家台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22-008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2.02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aking the Wujiatai village ecotourism tea garden in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e landscape aesthetic function of the tea garden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and its ecological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ased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such as air temperature,relative air humidity,and illuminance,an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aesthetics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in tea garden was studied on this ba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cenic beauty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gracefulness of the tea platoon and aesthetics of buildings at 0.05 level,and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rails and the environment at 0.01 level. The gracefulness of the tea platoon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air at 0.05 level,and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ed with the illuminance,sky radiant heat,surface radiant heat, air temperature,surface temperature, and wind speed. Whil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esthetic appearance of the building,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rails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eco-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integrated data suggested that tea platoon arrangement is the focus of ecological tea garde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tea garden; landscape evaluation; ecological evaluation;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 Wujiatai,Enshi Prefecture
隨着党的十八大“美丽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等系列政策措施的提出,人们对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1]。茶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健康旅游方式吸引了世界游客的目光,它是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茶旅游热已带动了大量生态观光茶园的建设,如贵州湄潭生态茶园、江西虔心小镇生态茶园、湖北恩施州伍家台生态茶园等。然而,尽管生态观光茶园建设实践推进快速,如何营造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效应均良好的生态茶园仍不明晰。现有研究大多数停留在探讨生态观光茶园资源的开发条件、开发意义、开发前景等基本问题的层次上。如李帆等[2]针对个案对四川省雅安市的龙茶园的构建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生态茶园旅游开发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模式。李荣林等[3]、陈红伟[4]、章兵等[5]研究了茶园的景观评价体系并且将其分成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指标筛选。还有学者在对茶园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后认为茶园气温、湿度等小气候因素对茶叶品质有很强影响,并提出把这些气候因子作为评价茶园生态效应的重要指标[6-8]。生态观光茶园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茶园,其兼具观光与茶叶生产的功能,集景观美学功能和生态功能于一体,且生态环境是影响茶园产量和茶叶质量的重要因子。揭示生态观光茶园景观美学功能和其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耦合关系,对生态观光茶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是湖北省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茶产业是恩施州的支柱产业,而宣恩伍家台则是富硒茶、贡茶产业经济带的核心区,地处东经109°11′-109°55′、北纬29°33′-30°12′。伍家台生态观光茶园面积67 000 m2,平均海拔800 m。当地四季分明、降雨量充沛,同时土壤中富含硒元素,具有适宜茶树生长的独特生态环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伍家台村已被列为“湖北省2012年休闲农业示范点”,而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建设则是休闲农业的重要内容,对推进农旅融合、茶旅融合、文旅融合等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伍家台核心观光茶园进行实地调查,评价其景观美学功能和生态环境效应,并分析二者的耦合关系,以期为生态观光茶园科学合理开发与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2 数据采集
1.2.1 样方划分 研究场地总面积约为1.2 hm2,根据其场地分布特征,每隔25 m取一个点,将场地划分成14个大小相同的方形样方区(图1)。经过现场调查筛选出景观特质不同的6块场地进行测量,其对应编号分别为图1C中的3、4、6、10、11和13号区域。各场地景观类型分别为背阴茶田(A)、向阳茶田(B)、开敞空间游步道(C)、林下茶田(D)、山顶观景平台(E)、林下游步道(F)。
1.2.2 景观美学评价因子筛选与照片采集 参考文献[9]以及结合当地实地踏查情况,从景观自然性和景观人文性两方面共筛选出6个景观美学因子,分别为绿色比(X1)、茶排优美程度(X2)、园林植物整齐与协调程度(X3)、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程度(X4)、建筑物美观程度(X5)、游步道与环境协调程度(X6)。
对所选的6个景观单元从各角度分别拍摄10~15张照片作为景观美学功能评价的材料。拍摄时,确保以人的正常游览视角拍摄、拍照时段相同、曝光时间相同、拍摄视距统一变化等,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共采集109张照片。将拍摄所得照片中不符合要求(重復、非人视角、景深偏差过大等)的照片删除,最终选出88张可以较好地反映场地全貌的照片。
1.2.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与测度 参考文献[7,8,10]以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主要选择了光照度、天空辐射热、地表逆辐射热、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地表温度以及风速等因子进行生态环境效应测度。在景观照片拍摄的同时(上午和下午各一段时间),每隔15 min观测并分别记录6个研究单元中的各生态环境因子数据。
研究数据获取时间为2017年5月。
1.3 数据分析
1.3.1 美景度评价 美景度评判法(SBE法)[11,12]是让评判者根据景观评价标准对每一景观单元的综合美景度进行评分,分值范围1~10。该分值越高,表明该景观单元的景观效果越好。基于SBE法,随机选取132人对景观照片进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各照片美景度最终得分。同时邀请风景园林专业人士对各照片的景观美学功能评价指标分别进行评分并取平均分作为每张照片各指标最终得分。
1.3.2 耦合性分析 采用SPSS Statistics17软件对美景度得分和景观美学功能各指标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随后对景观美学功能指标得分和生态环境因子(取平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园景观美学功能
伍家台生态观光茶园各景观美学因子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山顶观景平台类景观SBE评分最高,达到了8.1,但其绿色比与茶排优美程度得分均低于其他5种类型景观;背阴茶田、向阳茶田类景观绿色比得分达到了9.0及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场地;而开敞空间游步道的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程度和建筑物美观程度两项指标得分只有1.0,这是因为场地中只有相关设施而缺少建筑物。此外,背阴茶田、林下游步道类景观因为缺少建筑物以及相关设施未予评分。
景观美学功能与美学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2)显示,美景度与茶排优美程度、建筑物美观程度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同游步道与环境协调程度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同园林植物整齐与协调程度相关性较小,而与绿色比、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程度则没有相关性,表明在四周环境绿色比例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人们对景观中茶排形状的变化以及建构筑物变化变得更加敏感。这可能是茶园景观中绿色比达到一定比例后,人们就开始关注一些独特性景观,如植物的奇特造型或者是一些独特而具有美感的建构筑物。在一大片绿色为基调色的茶田和成片的森林中,颜色和质感不同的游步道打破了原有的单一植物(软景)景观,且其尺度在整个茶田中又不显得很突兀,因而增加了整个茶园的美景度。此外,美景度与园林植物整齐与协调程度相关性较小,原因可能是因为茶田和背景植物占整个茶园的绝大部分且一般均为绿色,这可能会引起人们视觉上的疲劳,进而削弱了人们对于植物整体造型美感的感知。
2.2 茶园生态环境效应
伍家台生态观光茶园各生态环境因子的测定结果见表1。向阳茶田、山顶观景平台与开敞空间游步道类景观对应样方的光照度、天空辐射热与地表逆辐射热是背阴茶田、林下游步道和林下茶田类景观对应样方的2倍以上。前3块场地(B、C、E)的光照度大于45 000 lx,天空辐射热大于140 kW/m2,地标逆辐射热大于19 kW/m2,而后3块场地(A、D、F)对应生态环境因子值则分别小于20 000 lx、70 kW/m2和10 kW/m2。山顶观景平台空气温度最高,达到31.69 ℃,而空气相对湿度最低,为41.46%。林下茶田类景观对应样方的光照度、天空辐射热、空气温度与地表温度都是最低,而空气相对湿度则最大。可见,山顶观景平台、向阳茶田、开敞空间游步道类景观对应样方因四周缺乏高大植被或建筑遮挡,阳光照射充足,热辐射量较大,而背阴茶田、林下茶田和林下游步道类景观对应样方则因高大树木或日照较少,则阴凉、湿润。另外,背阴茶田风速最大,其次为山顶观景平台,其他场地风速较小。这可能是因为夏季风向由南向北,背阴茶田(南坡)受风影响较大,向阳茶田(北坡)因为山体阻挡导致其风速较小,而山顶观景平台因为地势较高、乔木较少,阻拦风的要素较少,导致风速较快。
2.3 茶园景观美学功能与生态环境效应的耦合性
通过上述景观美学因子与美景度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美景度显著相关的3个因子,分别为建筑物美观程度、茶排优美程度和游步道与环境协调程度。将3个因子与生态各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3)显示,茶排优美程度与空气相对湿度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与其他各生态因子无显著相关;建筑物美观程度、游步道与环境协调程度同各生态因子之间相关性都不显著。可见,茶行排列影响视觉效果,是景观美学的重要因子,而茶行的密度、排列方向等则会影响地表覆盖度和空气流通,对地表水分的蒸发速度起到重要调节作用,进而影响空气相对湿度。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茶排优美程度、建筑物美观程度显著影响茶园景观美景度。因而,在对生态观光茶园进行规划设计时,设计师可与茶农协作,一方面尽可能地通过修剪或调整茶排方向、种植密度等手段提升茶园的美景度;一方面关注茶园周边及内部建构筑物的美观程度,在满足居民生活要求的基础上,对茶园建构筑物的高度、材质、色彩、造型、观赏视距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在伍家台茶园内可观赏到其他民宿,白色的民宿建筑物在场地中并不显得突兀且十分具有当地特色,极大地提升了茶园的地域特色和可观赏性。另外,由于茶园美景度同游步道与环境的协调程度也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游步道的设计也是生態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设计师可在满足茶园生产、生态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整游步道的宽度、质感、色彩、游线等方面的设计,增加游步道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具体来说,游步道的宽度不宜过大,以防破坏茶田景观的整体协调性;游线设计应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人们对茶园的趣味性观赏需求。此外,从茶园生态环境效应来看,茶排优美程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显著相关,可见优美的茶排设计还可增加茶园空间的相对湿度,进而保障茶叶品质和产量。这是因为合理的茶树种植密度、种植坡度以及茶排的朝向既保障了茶树间良好的光照、通风条件,同时具有秩序性的茶排又符合人的审美心理,营造了良好的茶园景观。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1):1-6.
[2] 李 帆,石锦安.乡村景观与生态茶园构建模式探讨——以雅安和龙茶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3-1487.
[3] 李荣林,李薇薇,彭 英,等.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评价体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3):49-52.
[4] 陈红伟.试谈茶园的美学特征[J].茶叶机械杂志,2000(2):14.
[5] 章 兵,殷 巧,汪 天.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278-282.
[6] 彭 萍,侯渝嘉,徐 泽.不同类型群落茶园生态效应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6):769-772.
[7] 杨伟光,付 怡.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环境保护,1999(2):26-27.
[8] 徐雁南.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与应用[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9] 董建文,兰思仁,林 洁,等.观光茶园景观美景度评价及营建技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3):142-145.
[10] 冷平生.园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1] 翁殊斐,柯 峰,黎彩敏.用AHP法和SBE法研究广州公园植物景观单元[J].中国园林,2009,25(4):78-81.
[12] 俞孔坚.自然风景景观评价方法[J].中国园林,1986,2(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