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一V就是NP”句式

2018-02-13李雪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内部结构句式

李雪妍

摘要:“一V就是NP”句式是在现代汉语中十分常见的一个句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一”和“就是”的用法以及“V”和“NP”的类型两个方面分析“一V就是NP”句式的内部结构。其次,在分析“V”和“NP”的类型后得出结论是:“一V就是NP”句式中的“V”和“NP”有选择性限制,这一点导致了“V”和“NP”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最后,从语用方面,分析“一V就是NP”句式的主观义及其成因,概括“一V就是NP”句式使用频率较高的语境。

关键词:“一V就是NP”句式;内部结构;语义关系;语用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2-0123-03

一、引言

现代汉语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立体地考察汉语语法。近年来,语用研究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一V就是NP”句式的内部结构以及“V”和“NP”的语义关系之后,重点从语用方面分析该句式。目的是在传统的句式研究基础上,增加语用研究这一方面,使人们更立体地了解“一V就是NP”句式[1]。

二、“一V就是NP”句式的内部结构

(一)对于“一V就是NP”句式中“一”的分析

在“一V就是NP”句式中,“一”既是句式中的语法标志,也是语义基础。“一”在该句式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一”,该句式不能成立[2]。因此,想要研究整个句式的特征,必须深入把握“一”的语义特点。“一”主要有以下体意义。

1.动量义

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在动词前加上数字来表示动量逐渐演化成“V+动量”,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存在着一些仿古现象,“一V”就是其中的一種,成为了在现代汉语中唯一可以出现在动词前的数字(不包括成语、歇后语等固定短语,因为它们的结构已经固定)[3]。“一”已经演变成副词,但是它的本义依然是数词。动词性成分前加数字“一”时,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的次数为“一次”,而不是多次。例如:

(1)他亲自上形势教育课,一讲就是2小时,4天讲了7场,工人们端坐在大俱乐部内,听他讲世界亚麻市场的三大竞争区域。

在上述例子中,不论“NP”延续了多长时间,都表示“讲”和“说”这个动作在说话人的心中发生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在“一V就是NP”句式中,“一”表示的动量是相对于“就是”后面的“NP”而言的,所以在动词后不能再出现表示动量的词语。

2.瞬时义

“一次”和“多次”相比是非常短暂的、瞬时的、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的,使 “V”这一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体现出“瞬时”的语义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瞬时”是一种主观的、相对的,不是客观时间上的绝对“瞬时”。当数字“一”前置于动词性成分时,它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行为、状态瞬时完成或持续一段极端事件可获得某种结果。例如:

(2)真快,一晃就是大姑娘了,再过几年,还不定会什么变化。

3.时间义

“一”是最小的正整数,是一个数字序列的起始点。这个意义影响了该句式中“一”的语义特征。根据后面的动词性成分的不同,时间义的具体表现也不同。本文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当“一”后面是持续性动作行为或状态时,“一”表示整个动作行为或状态的开始。例如:

(3)思成他们戴着口罩,在呛人的尘土和难耐的秽气中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第二,当“一”后面是非持续性动作行为或状态时,“一”表示整个动作行为或状态结束之后造成某种情况的开始。例如:

(4)这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项目的实验室在“象牙塔”里一搁就是8年。

(二)对于“一V就是NP”句式中“就是”的分析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就是”表示强调肯定,“就”也表示加强肯定。那么我们很难理清“就是”在“一V就是NP”句式中到底是词还是短语[4]。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当“就是”是短语时,“是”常读去声,当“就是”是一个词时,“是”常读轻声。在“一V就是NP”句式中,“是”读轻声,“NP”重读,强调的是“NP”所指代的内容。因此,“就是”在“一V就是NP”句式中表示强调肯定的副词。

(三)“一V就是NP”句式中“V”的类型

1.能进入该句式的动词

本文把能够进入“一V就是NP”句式的“V”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动作性动词。动作性动词是表示动作或行为的一类典型动词。一部分动作动词如走、站、住等,都可以进入此句式。例如:

(5)时隔不久,我到国外出差,一走就是三个星期。

第二类:趋向动词。趋向动词是表示移动趋向的动词,包括两个小类:一是单纯趋向动词,例如:来、去、进、出;二是复合趋向动词,在此句式中,最常见的是“来”和“去”与单纯趋向动词组成的复合趋向动词。例如:

(6)一来就是七八百家客户,把大小宾馆都住满了。

第三类:心理动词。心理动词是反映心理活动的动词。一些心理动词,例如琢磨、考虑、算计等都可以进入此句式。例如:

(7)我坐在方木凳上,一琢磨就是半天。

2.不能进入该句式的动词

本文将不能进入“一V就是NP”句式的动词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动宾式动词。动宾式的动词不能进入“一V就是NP”句式,此类动词本身是“动词+宾语”的形式,后面一般不能加宾语。但是,动宾式动词中的动词一般可以进入该句式。例如:我们不能说“一吃饭就是两个小时”,但我们能说“一吃就是两小时”。

第二类:动补式动词。“一V就是NP”句式中“NP”语义指向“V”,表示动作本身或涉及的对象或持续的时间或发生的次数。动补式动词本身已经包含动作的结果,不与“一V就是NP”句式中“NP”发生联系。

第三类:使令动词。使令动词表示命令或请求,其用法一般是形成一个兼语结构。但是,由于使令动词本身不自足的语义,所以不能进入“一V就是NP”句式。

第四类:判断动词。判断动词表示判断、说明,不表示过程和阶段的语义,因此不能进入“一V就是NP”句式。

第五类:能愿动词。能愿动词的语法特点是:不能接宾语、助词,不能重叠。它的语法特点决定了能愿动词不能进入“一V就是NP”句式。

(四)“一V就是NP”句式中“NP”的类型

本文研究的结果是:“一V就是NP”句式中“NP”的类型主要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短语、数量短语等。我们可以将“NP”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一V+就是+名。例如:一去就是处长/一买就是奢饰品/一借就是名著。

第二种:一V+就是+数。例如:一卖就是仨/一读就是俩。

第三种:一V+就是+数·量。例如:一挑就是五十本/一写就是十篇/一看就是五部。

第四种:一V+就是+量·名。例如:一踩就是个坑/一按就是个洞/一戳就是个窟窿。

第五种:一V+就是+数·量·名。例如:一走就是三十个人/一去就是百十个军人/一喝就是五瓶啤酒。

第六种:一V+就是+数·量·(的)·时间。例如:一审就是二十年的时间/一走就是一年时间/一住就是七年时间。

三、“V”与“NP”的语义关系

(一)A类“一V就是NP”

该类“一V就是NP”表示主体进行某一动作或行为,对“NP”进行判断或者描述[5]。由于“V”与“NP”之间的语义关系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动作或行为才能得出最后结论,因此,该类“一V就是NP”句式中“V”与“NP”之间的语义关系比较松散。例如:

(8)是一口漂亮的普通话,一听就是北京味儿。

进入A类“一V就是NP”句式中的动词,一般是“看”“听”等感知类动词或者“想”“猜”等思维类动词。在A类“一V就是NP”句式中,“就是”中间有时隐含了一个动词,一般是“知道”“发现”等表示结果义的感知或认知类动词。

(二)B类“一V就是NP”

B类“一V就是NP”句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该类句式中“V”和“NP”之间语义关系紧凑,使用频率较高。在B类“一V就是NP”句式中,不同的“V”和不同类型的“NP”有着不同的限制关系,因此使该类句式的“V”和“NP”有着不同的语义关系。从语义的角度考察,“V”和“NP”有以下几种语义关系,每一类又各有变换式。分类情况如下:

1.“NP”是“V”的施事。该类语义关系中的“V”可以是:单纯趋向动词,如:来、去等;复合趋向动词,如进去、回来等;带施事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如:毕业、复员等。“NP”是名词性成分,如:名词、数名结构等。例如:

(9)以往公司每年都搞采购招标会,一来就是七八百家客户。

根据此类“V”和“NP”的语义,B类“一V就是NP”句式的变换式可以是“NPV”,例如:七八百家客户来、好几十万学生毕业。

2.“NP”是“V”的受事。该类语义关系中的“V”可以是能够进入该句式的动作动词,如:借、请。“NP”是这个动作或行为的承受者,是“V”关涉支配的对象。例如:

(10)北京的老太太买冰棍都一买就是一盒,因为这样比一根一根买要便宜近一半,批量价格优惠连老太太都懂。

3.“NP”是“V”的结果。该类语义关系中的“V”可以是能够进入该句式的动作动词,多数为借助手脚或工具惊醒的动作或行为,如:压、按、踩。“NP”发生在动作或行为之前并不存在,這时,“NP”是“V”的结果。例如:

(11)老人的脚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一按就是一个小坑。

4.“NP”是“V”发生的次数。该类语义关系中的“V”可以是能够进入该句式并且可以重复的动作动词,如:看、读。“NP”一般是数量短语。在这种情况下,“NP”是“V”这个动作或行为发生的次数。例如:

(12)她练习很用功,一练就是十几次。

5.“NP”是“V”时量。该类语义关系中的“V”可以是:非持续性动词,如:丢、散;强持续性动词,如:坐、躺;弱持续性动词,如:学、洗。“NP”表示动作或行为发生或持续的时间。例如:

(13)帕林觉得受到了挫折,他有点恼火地在他的脏草地上背着那厚厚的书,一背就是几个小时。

根据以上四类“V”和“NP”的语义,B类“一V就是NP”句式的变换式可以是“VNP”,例如:买一盒、戳窟窿、练十几次。

6.“NP”是“V”原料、方式、工具等。该类语义关系中的的“V”可以是能够进入该句式的动作动词,如:包、补。“NP”是有区别特征的事物,可以限制“V”的使用。例如:

(14)他一吃就是大碗。

根据此类“V”和“NP”的语义,B类“一V就是NP”句式的变换式可以是“用+NPV”,例如:用大碗吃。

四、“一V就是NP”句式的语用分析

(一)“一V就是NP”句式的主观义及成因

“一V就是NP”句式离开具体语言环境时,该句式表示指大性的强调[6]。这种主观上的指大不仅仅指面积或体积大,它所表示的主观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1.表示时间长,例如:

(15)蒋经国1925年16岁时赴苏留学,1937年返国,一去就是12载,回来时已近而立之年了。

2.表示难度大,例如:

(16)他一读就是英文原著,从来不看翻译本。

3.表示数量多,例如:

(17)此時,诸多的人生感触浮上心头,更有不少的友谊情思萦绕脑际,于是提起笔来,向友人抒发情怀,往往一写就是好几封。

4.表示级别高,例如:

(18)今天一来就是四个教授,军容大震,向部里报上也体面些。

5.表示程度深,例如:

(19)拔管子的时候,经常一拔就是一个水泡。

经过分析,“一V就是NP”句式的主观义成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在语言表述的过程中,我们把表述者所表达的量分为“客观量”和“主观量”,“主观量”包含主观评价的意义。“一V就是NP”句式中,“NP”不论是数名结构,还是数量名结构,该句式至少是表述者的心目中认为的主观大量。第二,从肯定和否定的角度分析,“一”表示极小量,“一V”也表示量小。但是,在该句式中的“一V”不仅表示量小,也表示该动作的影响力,后指“NP”。这种动作或行为一旦发生,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结果。第三,“一V就是NP”句式在表示程度深、级别高等语义时,通过语义之间的对比,使句式产生主观义。在表述者表达之前,会有一个语义预设,当“NP”超出表述者的心理预期时,“NP”就带有“不同寻常的、不一般的、超出预期”的色彩,所以表达了一种指大主观义。

(二)“一V就是NP”句式常出现的语境

该句式出现的语境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前半部分的“V”表述一种情况、现象或事件,后半部分的“NP”在此基础上,说明这种情况、现象或事件的程度,多表示程度深、数量多的语义。例如:他很喜欢看足球,一看就是一通宵。在这个句子中,“喜欢看足球”是一种现象,“一看就是一通宵”表示了此现象程度深。

2.前半部分的“V”提出一种情况,后半部分的“NP”在此基础上,从数量、程度、时间等方面进一步说明,经常用“而且”连接前后的句子。例如:他经常出差,而且一走就是小半年。在这个句子中,“一走就是小半年”进一步说明了“经常出差”。

3.前半部分的“V”说明原因,后半部分的“NP”表示结果。例如:因为她想考高分,一学就是一整天。在这个句子中,“考高分”是“一学就是一整天的”原因。

4.前半部分的“V”说明某种客观事实,后半部分的“NP”与之相反或出乎意料之外。常有“没想到”“可是”等词出现。例如:一般人在这待不了多长时间,没想到你一干就是一年。在这个句子中,“待不了多长时间”和“一干就是一年”形成反差,有转折的语义。

5.“V”与“NP”肯定和否定并用,带有假设的语气。例如:他从来不随随便便看书,一看就是英文原版。在这个句子中,先否定,再肯定,形成鲜明的对比。

6.前半部分的“V”先表示让步,后半部分的“NP”在“让步”的基础上出现与之相反的情况。经常出现“除非”等词。例如:他除非不说,一说就是大新闻。在这个句子中,“不说”与“一说就是大新闻”对比,产生超出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为善.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

[2]汪化云.论时态副词“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1).

[3]吴春仙.试说“一V就是NP”句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1(3).

[4]谢艳彬.现代汉语“一V就是NP”句式考察[D].长春:吉林大学,2014.

[5]刘守军.“一X就Y”格式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10).

[6]王弘宇.说“一A就C”[J].中国语文,2001(2).

猜你喜欢

内部结构句式
一种含内部结构的水下圆柱壳振动声辐射计算方法
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全预制方案探讨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COREX竖炉内部结构对物料运动影响的物理模拟
六流中间包内部结构优化的数值模拟及生产应用
特殊句式
ACP1000内部结构厂房设备地脚螺栓验算
论配价、题元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