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本为本”人才教育核心战略下古代文学课堂科研能力的培养方策

2018-02-13胡元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胡元翎

摘要:“以本为本”是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的重要保证。本科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是人才必须具有的高素质指标。基于此,在实验班古代文学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既区别于研究生培养,又能令本科生研究素质能有所提高的方策,即:兴趣激发、选题提点、论证精解、技巧训练,在实践中颇具成效。

关键词:“以本为本”;古代文学课堂;科研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2-0047-04

以本科教育为本,实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1]的四个回归,乃推动本科教育重新回到大学办学的核心基础地位的重要倡导。特别是在全国本科生教育已接近普及化教育的规模下,更应该充分关注本科教育。它关乎一代青年主体的发展方向,更关乎整个民族的发展根基。青年学生若能刻苦读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到素质的全面提升,方能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而作为一个本科生,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亦属人才必须具备的高素质指标。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能够激活年轻人的思维能力、实证精神与创新意识,能够令他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关注并努力掌握务实求是的工作方法。不仅如此,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思维判断还会间接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他们终生受益。

那么,如何将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本科课堂?笔者作为一名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在走进本科课堂,所教的又是基础理论课,在怎样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找到一个恰切的、既区别于研究生培养又能令本科生研究素质能有所提高的方策这一问题上,一直在不断思考与实践摸索中。现就所教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班“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课为例,略谈心得一二。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自2010年始创建了实验班制,在每届学生入学伊始进行各项考核,挑选出20名基础扎实成绩优良的学生单独成班,教学门数设置与师资配置略优于普通班,对他们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连续几届实验班古代文学史基础课的讲授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有意识地对学生们进行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是在兴趣激发、选题提点、论证精解、技巧训练四方面用力。

一、兴趣激发

科研兴趣是完成科研全过程的一个首要前提,如果没有兴趣,硬性布置任务式的或命令式的科研,学生们只会感觉到枯燥、乏味、烦琐。所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会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除了在讲解基础课过程中多介绍学术前沿的学术论争,为学生们开启学术史的窗口,令他们渐渐明确什么是学术,什么是科研之外,还在两个方面着力。

创难。学生都有一种好胜心、好奇心,把握这一点创立难题,刺激学生产生去克服、超越的冲动。如《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它的特点是叙述平实、隐而不露,尤其是全篇无主干,不似一般小说有一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而是一系列小故事的联缀,与学生的欣赏习惯不合。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学生读不下去,觉得没什么意思。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正式讲解前向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儒林外史》很难读,有人说:最好四十岁去读方能真正理解。因为它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容,如若沒有一定的素养、没有一定的阅历是看不出个究竟的;但是如果一旦读进去,你会发现它蕴味无穷,颇耐人咀嚼。”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笔者先申明其难,接着马上强调其好。如若想知道它好在哪里尚需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超越。这无形中给每名学生设定了一个向上追求的目标。于是粗读过的则又重新去用心体味,没读过的则满有兴致地去探寻它究竟难在哪里?自己的差距有多大?有的学生当读出某段的深意时会非常高兴,有时竟兴高采烈地告诉笔者他读懂了,其中不无得意,似是向老师宣布“我已走向成熟”。所以,适当地设立难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上好策略。

设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篇》)设立疑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进行每一项教学内容之前,笔者都要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比如:对《三国演义》中的荆州问题,刘备等人处理得是否恰当?你喜欢曹操还是刘备?《红楼梦》中你喜欢薛宝钗还是林黛玉?《西游记》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小说……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要回答得出都需要对全书有一个统筹的了解,要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这样学生在读书、听课过程中则有了目的性,增强了兴趣。如就荆州问题,一个学生竟写出了一篇颇为像样的有关军事策略的文章。

二、选题提点

在教学前期的兴趣激发环节初见成效时,就可要求学生们自主选题。结合课堂与平时读书的情况,找寻问题,去解决问题。初涉科研的学生在选题环节存在的问题很多,而且一篇文章的好坏,选题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此作为教师,要严把这第一关,要耐心地进行选题提点。

初涉科研的学生选题惯常取大不取小,取烦琐不取简单明晰。这是初学者常有的误区,因为他们一方面对科研怀有敬畏之心,觉得一定要具有一个重大意义才堪称为研究;另一方面又对成文有一定的担心,怕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论文如果设定面窄了无从填充。

比如有学生先拟一个题目:“从李煜与纳兰性德的人生经历看创作情感异同”,并形成文字。阅后笔者的批改意见是:

看得出你很喜欢李煜、纳兰,而且你还要继续探究下去,很好!但是从论文角度看,你出现的问题是选题太大,内容太散。题目为:从二人的人生经历看二人的情感表现,而文中只展开了两个层次,一是爱情,二是人生变故。可人生包含的内容太广了,二人的人生世界不仅仅是这两个内容。特别是纳兰,亡妻相较于漫长的人生只占小小的一部分。另外,关于李煜的丧国之痛成就其词帝地位也缺乏新意。前面悼亡词挖掘还不够深细,叙述情事多于对其作品的深入解读。另外,李煜的悼亡词都是哪些?具体怎么写的?你的依据是什么?都欠清晰。所以选题应重新找角度,找小角度切入,能具体而微地去研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泛论。如果真要比较,将二人的词集找到通读一下,选取一类题材的作品具体从二人写了什么、怎么写,有何相同,有何不同,为什么……富逻辑地进行探究。不要什么都谈,什么都谈不透,人云亦云。

第二稿该学生改为“浅析纳兰性德对李煜‘月意象运用的继承和发展”,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的空论,而能够就一个文学现象挖深挖透。

再如有学生先拟题目为《人文动物:〈水浒〉之虎的文化阐释》,角度还是很新颖的,然而在一个标题中出现“人文动物”“文化阐释”两个概念,并且互有交叉,就有烦琐不清之嫌。最后改成《〈水浒传〉之虎的文化阐释》就明晰多了。再如有一文学文献基础甚好的学生,感兴趣于袁枚的研究,发现了学界对袁枚与何道生研究有误之处,遂拟《袁枚与何道生交游考述——兼辨袁枚集外书札考误一则》。题目较繁,显现出两个层次,一是辨误,一是交游考述。然从其行文看,主要是从辨误引发出交游考述。所以为在题目中分出主次,建议改为《袁枚集外书札‘何水部辨误兼及袁、何交游考述》。最后该学生将此题目做得非常扎实清晰,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总之,作为本科生的科研论文勿求大求繁,最好是以小见大,能有向下挖掘的空间,这样能够全面训练并调动学生的科研潜力,能有一个很扎实的收获。

三、论证精解

题目选完后就要面临如何论证这又一难点。吾师刘敬圻先生常以列宁的一句话来启发我们:“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他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2]虽然列宁是在强调统计学的原则,其实也完全适用于科研领域。题目的确定决定了研究的对象与范畴,相关文献、文本与文化历史背景都必须纳入研究视野中,所谓“事实”的揭示必须是建立在系统的完整的多方联络的基础上。爬梳文本,让材料说话,远离浮躁,远离先入为主,力求客观、公允、科学、准确方是正确的研究态度。在学生们开始进入题目的研究时努力将此种观念渗透进他们的意识深层,鼓励他们去尽量开阔视野和思维,尽量深刻和全面地去认识研究对象。

个案1:有一名学生对《西游记》很感兴趣,在与笔者多次商量后决定选唐僧形象加以研究,然而唐僧形象研究成果众多,如何选择角度才会有新意?经过仔细考量,决定以《世德堂本〈西游记〉唐僧形象凡俗性研究》为题。而围绕此题,先要对“世德堂本”《西游记》这一关键词的相关特点与情况有一个前提性认识。《西游记》堪称经典之作,而 “金陵世德堂本”(简称“世本”)是今天所能见到的《西游记》的最早刊本,最完整地保存了《西游记》故事的原貌,因此对我们今天的《西游记》研究来说,也就具有最高的学术价值。此外,还需要关注的是,《西游记》属于世代累积型作品,取经故事历宋元以来的渐进过程,经过年代浸濡,包含有世代累积题材所独有的复杂意蕴,主要体现为创作思想的多元化。因此,世本在创作思想上必然会对《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阶段性文本有所继承。同时,世本《西游记》刊刻于明中晚期,此时被立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逐渐衰弱,王守仁心学崛起,统治者追求成仙修道,外来文化日益充斥,在这样的新思潮影响下成型的西游故事,也必然包含了时代特点。可以说,世本《西游记》既继承了传统取经故事的思想内涵,又包含着晚明新兴社会思潮,是在内蕴方面具有极端复杂性特征的文本。这种创作思想上的“极端复杂性”也必须在论证中占重要部分。那么针对世本《西游记》的研究,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选取唐僧形象的“凡俗性”为切入角度,通过对世本《西游记》对唐僧形象“凡俗化”处理的解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世本西游复杂创作思想中的诸多方面获得深入的认识,也能使研究跳出评价桎梏,不拘泥于宗教解读,可从新的角度揣摩作者设置此人物的意图,重新看待这一人物在文本中的角色功能,从而能更全面和客观地理解《西游记》这部大书。

该学生在完成这一题目时需要调动多方面的能力:文献调研、文本细读、思想史与风俗史考察、小说文体把握,等等。最后在厘清各方事实的相关联系中来综合完成对该研究对象的评估,可以说很好地完成了撰写论文的几乎全部过程,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该选题后来还获得了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个案2:还有一名学生感兴趣于《牡丹亭》。笔者先提醒她注意《牡丹亭》研究成果已经很多,要注意选取有研究意义的角度,并建议她从戏剧艺术的角度来观《牡丹亭》。她交上来的初稿题目为《从戏剧角度看杜丽娘还魂历程》,结构为:

一、才子佳人戏的典型设计

(一)至诚柳子

(二)闺秀丽娘

二、盛世太平恰成还魂关键

三、花神相助,判官施恩

四、关于还魂安排的深层原因

我感觉到其中的问题,批语如下:

看得出你是真正地读了《牡丹亭》,对它的整体把握比较准并有自己的认识。很好。只是我们这篇论文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可能因为那天我谈得不清楚,所以看起来你还不清晰。题目我改了,重点是戏剧编排。在承认汤显祖在此剧中人文精神上的巨大影响之外,我们考虑的是汤显祖毕竟也是在写场上之曲,从编剧者的角度,他要考虑场上效果和观众们的欣赏口味,除了几个重要场次的抒情唱段营造了唯美的精致的艺术蕴味之外,他还在情节处理上注意了观众的观赏心理。比如本篇要谈的“还魂”,一个最无稽、最荒诞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事情,剧作家如何编排,才能使观众信服,津津有味地看完它并接受它?编者调动了哪些戏剧手段?比如统计一下前后几出集中写还魂(其實你文中也涉及些了,比如从冥判出就开始铺垫等)?还魂的步骤有哪些?涉及了哪些人?这些人分哪几类?各自要完成哪些任务?各自达到什么戏剧效果?主人公二人在还魂这阶段是什么心态?有什么变化?绝不是像你现在这般论述。一定要扣住还魂阶段。你要以一个编剧家的心理去揣摩剧中这一部分情节,包括诨话丑角的穿插,作家要达到什么目的。将这些梳理清楚就将是一篇好论文。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有没有信心?

针对笔者提的建议,这名学生将题目改为《汤显祖对“杜丽娘还魂”的戏剧编排》,题目更明确,论述更集中于戏剧编排艺术,而不似上一稿总围绕着学界常论说的文化精神等陈旧话题,有了实实在在的新意。最后文章结构改为:

一、主要人物支撑还魂进程

二、次要人物弥缝还魂细节

三、宾白科诨增添谐趣成分

四、合理心态化非真为似真

五、花神、判官主掌回生关键

笔者肯定了她的进步,并再次重申:

考虑得更周全了。可以定稿。当然以后还可继续修改,行文还需锤炼,特别是要全部集中于说明汤显祖的戏剧技巧。他是个戏剧家,也是重视戏剧元素的,当然是有品位的技巧,诸如雅;也有无品位的技巧,诸如俗,这一点人们常常为尊者讳,不愿提,而这正是本文的学术价值。而不要被汤显祖所谓的个性解放啊,浪漫文采啊带走,因为这一点别人已充分论证了,不是我们论文所关注的。所以诸如此类的话语该删就删,剩下干干净净的逻辑清晰的论证。有时间再仔细读一下,句与句都要斟酌,它们都是什么关系,要论证什么?逻辑是不是顺畅,等等。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怕改。等自己满意了,可以考虑投出去发表啊!

后来,该名学生也非常高兴能在论文写作中开阔了视野,并说:我刚刚知道了什么是“研究”。

四、技巧训练

在批改学生们的习作过程中发现,在尽量充分地占有材料之后,论证过程之中还需注意很多方面,其中技巧性问题存在很多。这一点并不是小事,它关涉研究规范,乃研究者入门前必备的基本素质。

学生们起初撰写论文时常犯许多毛病。比如论文摘要写成引言而非论点概括,这种现象几乎占百分之百;比如注释不规范,或引者不注,或注者不全;比如语句段落逻辑不清;比如写作多鉴赏路数而非研究路数。试举几例批语:

其中一篇题为《从〈儒林外史〉赵氏“扶正”看封建社会纳妾制度》存在安排失衡问题:

题目为从赵氏扶正看妻妾制,那么每一部分都应是从不同角度分析赵氏扶正所体现出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心态,从而触发对妻妾制的深入思考,而不是像后两部分那样抛开赵氏事件单论所谓的纳妾制和女性意识。从题目上看,后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可写成一本书的,而且别人都已论述充分了。你的论文新意在于结合赵氏事件来思考那些问题。离开了赵氏事件,论文的存在意义就等于无。所以还是好好考虑前两部分,回到赵氏事件中去挖细节,有层次地去挖掘与思考,后面两部分只能作为背景和你的思考,融到分析赵氏事件中。

另一篇题为《〈牡丹亭·闺塾〉创作技法简析》一文,在初稿交上来时既无题目也无清晰的思路,经过交流确定下这一题目,但写作中同样存在以上的问题:

以一出戏来讨论,能集中并深细,选题可以。论析也皆在理上。只是头大尾小,一、二部分从字数上不平衡。前后的细节选取要用心,现在看前面几乎说尽了,后面有重复之嫌。把情节分配好,前面尽量作概要性谈,后面多选取细节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充分论之。

一篇题为《论〈红楼梦〉叙述视角的多元化——以前五回为例》,选题角度很好,可思考的内容很多,在前人多以前五回来观曹雪芹创作主旨这一侧重点转而关注作家的叙述手段的思考,具新意也有一定难度,具挑战性。但在写作过程中相继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关于写作层次顺序的安排方面:

这部分有欠充分,“作者自道”还有许多,特别是作家的创作心态,他欲达到的创作效果。写作顺序应是先统计一下属作者自述的有多少段落,内容是什么,予以分类,然后概括谈此视角的功能效果,包括主观效果客观效果。

再比如关于论述繁简、逻辑方面:

这段叙述有些繁冗,简练些!着重于谈此视角的功能,与作者自述是什么关系,作者如此构想的意图和效果是什么。

简练些!黛玉的敏感等性格可稍作提及,重点在于叙述视角之效果,同前。多问些为什么?比如为何在此增加一个黛玉视角?与其他视角的关系?作者意图?

结论应就文中诸视角加以总结和概括,它们间的关系是什么,共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特别要扣住前五回作为纲目的效果是如何通过诸视角完成的。等等,不能就这样草草收尾了啊!

此外,还时时提醒学生在研究中需注意调动比较思维。“没有比较的思维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进行对比,一切科学思想和所有科学研究,也都是不可思议的。”[3]让学生在考虑与证明某种结论时一定要开阔视野,多从纵横方面加以比较,方能凸显出研究对象的独特内质,也方能令人信服。

要之,本科课堂上对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只要多用心用力,是能够见成效的。有学生在最后成文时由衷地感慨:“许多事情,若非亲历亲为,无法知其深浅,学问更是如此。通过这次的论文写作,使得自己对学术有了初步的印象,意识到自己的学识浅薄、视野狭窄,在学术规范、学术见解等方面还有待日后加强。”还有学生从此爱上了科研,即便笔者不再教授班级的课程了,还会不时地向我通报新的选题和思考。通过黑大实验班制的实践,几届下来,实验班的毕业生大部分通過保研、考研渠道继续深造,其余也都有很好的就业选择,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所以,应该继续重视本科生的研究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宝生.陈宝生在教育部召开的武汉高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N].中国教育报,1996-10-17.

[2]列宁.统计学与社会学[G]//《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3]尼尔·J.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M].王宏周,张平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