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的 特色化教学模式探索
2018-02-13李明秋
李明秋
摘 要: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把学生作为主体。文章以此为切入点,着重阐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具体为: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高教学能动力和优化新型现代教学模式的四大教学改革实践。高校教师积极地提升教学水平并在教学中有效注意学生的学习活动,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改革;主动性;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12-001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勾勒出高等教育的几个关键目标,其中包括改善教与学的质量。育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重心任务,把学生作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辨性与主动性能力。教学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只有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1]。当今高校好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仅传播知识同时还学习知识,自身也获得发展。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办学不仅使学习者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思辨性,又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
一、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信息化时代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重在教育质量的提升,这关系到教学质量观和质量评价观的转变。在教育过程中更要突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思考,并以促进学生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导向,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与本体,使学习者实现自我的高层次发展目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基本逻辑准则。
(一)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
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如何去“教”和学生如何去“学”,更离不开“教”与“学”的互动,这两者决定了课堂教学关系网(见图1)的有效载体性。
图1中,对象指的是教学中“学”的主体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关注点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辨性、探究性、主体性和主动性。情境指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课前、课后两个学习情境,它们彼此依托,课堂上主要能动对象是学生,课后是学习的主阵地。师生关系指的是一种在学习真实情境下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学”为中心的平等关系,体现出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教师如何引导并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成为导学的中心。价值追求体现在课前与课后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以“自我选择”为主体的学习自主、能力自主、个性为主、合作原则、反思学习、学习成效的学习价值追求。图的中心是各种学习关联间必要的互动性与交流性的融合,这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关系网。
(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
教学融合性
教师教学组织中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本体与中心,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置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时间与空间之内。以“学”为中心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基石,以学生为本是衡量教育过程的杠杆,以教学为中心是衡量教师教育的铺路石。后两方面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才能更高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融合,从教师层面讲就是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为主体采用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主体性;从学生层面讲就是教学中如何促进个体对学习内容进行信息加工并成为有意义的接受主体,促进学生实现高层次的发展目标。
(三)信息化時代教学新范式的需要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独列为一章,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进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后,教育教学出现了一系列变化,首先是研究范式从“2+1”模式(理论、方法+教材)进入到“3+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教材);其次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出现和教学内容的延伸。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信息技术教学应运而生,这些课程体现了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的范式转变。教学中将这些应用于各种教学情境之中,特别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范式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特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信息、鼓励学生,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行为的观察、调动、记录、表现、分析、运作等方式,寻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把握主动性的学习意识。
课堂教学中,以“英语笔译”课程为例,教师创设学生为中心的英译汉语篇(课前已布置任务)作为对象进行翻译教学,先把语篇的上下文情境进行概述(也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概述);接着教师以提示、启发、引导、激励等方式让学生展开自我分析、理解、语言转换、表达出语篇内容;然后,让学生把刚才译过的内容进行反思总结、互相讨论,特别是对所译汉语词汇的选取和语言准确性方面进行交流式互动讨论,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二)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
建立自我学习动机的形成机制。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形成自己主动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调整学习风格、以各种方式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来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首先,从加强主体意识上形成学习认知的促进机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来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建构内心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其次,让学生获得将来职业发展与职业前景的期望值,促进学生内心形成自我要求意识、责任感与约束机制,形成的自我学习评价意识又会形成自我反思动力反过来影响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又能够形成自我责任感从而促进自信心的产生与自我学习动机的形成。
(三)提高教学能动力
以教学为中心不仅强调教学的客观性,还强调教学的主观性。主观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个体的理解、关注、认同与不认同等方面,客观性经常隐含在教学内容之中是教学的内在理性。以教学内容为主题的教师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相关性方面的内在理性,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教学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成效性上,立足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发展,学生个体实现自我发展等方面。教学的重心是学生对教学材料与内容上的领悟与获取,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打开知识体系的钥匙。真正的教育教学总是要在教学事物隐含的内在理性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秩序之间建立某种契合[2],促进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真正发展,学生个体的习得思维在学习中的真正发展。教师的教学提升意识同样在教学中应该得到不断创新,教学的能动力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四)优化新型现代教学模式
信息化时代的现代教学模式应凸显教学个性化与信息化特征,微课、MOOC(慕课)、SPOC(私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教学形式不断开启。MOOC课程教学设计灵活多样,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环节。SPOC增强了教师的教學手段、学生的吞吐量及参与度。微课的教学优势是促进学生的领悟与掌握。影响课堂教学重大技术变革的是翻转课堂取得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在新型教学模式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推动力。新型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个能动过程,信息技术融入到新型课堂教学的模式、内容、资源、学习环境等各个教学要素中,保障课堂教学朝着信息化、个性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必然为信息化教师新型课堂教学范式的转换及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推动高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的特色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作为学习的共同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关键。教师与学生一起关注课堂、一起共同学习,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笔者希望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高教学能动力和优化新型现代教学模式这四大教学改革实践,能够促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的特色化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时代性与发展性共存的今天,高校教师积极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来提升教学水平,并在教学中有效观察、记录、比较、设计、归纳、总结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英]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雒真真,齐梦
珠,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22.
[2]刘铁芳.论教学的客观性[J].教育发展研究,201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