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中的翻译问题研究
——《战争罪行法庭上的证据翻译与证词口译:拉锯战中的工作》述评
2018-02-13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覃江华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宋 莹 华中农业大学 覃江华 北京体育大学 罗 震
一、引言
战后国际审判对战后国际秩序重建影响深远。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卢旺达审判,乃至2017年闭庭的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以下简称“前南刑庭”)等,无一不是如此。1993年5月25日,安理会通过第827号决议,成立前南刑庭,主要负责审判自1991年以来在前南斯拉夫境内严重违反人道法的罪犯。该法庭开庭时间长达24年,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国际审判之一。2017年12月31日,前南刑庭正式闭庭,引起学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前南刑庭刚刚闭庭之际,对其中的翻译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作为继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审判,前南刑庭涉及诸多语言和翻译问题,体现了国际审判法庭翻译制度的继承和革新,可为国际司法活动中的语言服务提供重要借鉴;另一方面,前南刑庭采用电子法庭系统,提高审判效率,增强法庭审判透明度,对还原历史真相,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证据翻译与证词口译》的主要内容
《证据翻译与证词口译》共有七章,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章)为“语言学家及其翻译实践”,作者从历史背景入手,主要介绍在前南刑庭工作的语言学家及其工作方式,并辅之以典型案例分析。第二部分(第四至七章)为“法庭”,作者从证人、控辩双方及法官等侧面进一步讨论不同主体对前南刑庭中翻译人员和翻译实践的态度和看法。
(一)前南刑庭中的语言专家
第一章为“语言专家”,介绍了前南刑庭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语言专家的基本情况。总的来说,语言服务在庭审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翻译工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地口译阶段。与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不同,前南刑庭成立时战争还未结束,调查工作在战火中开始。战地口译员随调查人员前往战地,为其提供语言服务。第二阶段:会议语言服务部门成立初期。1993年前南刑庭成立后,语言服务部门也逐步形成。法庭由三个部门组成:法官、检察官办公室和书记官处(赵海峰、宋健强 2005: 80)。其中,书记官处下设会议语言服务部门,为法庭提供语言服务。第三阶段:会议语言服务部门的发展与完善。2005年,战争调查工作基本结束,会议语言服务部门也获得很大发展。第四阶段:余留问题处理机制阶段。2013年,随着法庭进入审判后期,前南刑庭进行大量裁员,缩小法庭规模,成立余留问题处理机制。
第二章为“翻译实践”,主要对语言服务人员的具体工作及其语言挑战进行了详细阐述。与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不同,前南刑庭的工作语言为英语和法语,不包括罪犯语言。随着前南斯拉夫国家和民族的分化,法庭各方语言各异,翻译难度较大。在口译方面,口译员指出错误,解释语言问题,解决语言纠纷,积极与法庭互动。在工作中口译员经常打断发言者,要求其放慢语速,这一做法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庭审判的顺畅性。在笔译方面,任务过重给翻译人员带来很大压力。由于前南刑庭成立于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化之初,材料处理能力有限,再加上法庭为保证信息安全,尽量减少翻译人员与外界交流,笔译人员孤立被动,数量庞大的文件给笔译人员带来很大负担和挑战。为此,法庭增设文档录像部门,专门为检方服务。
第三章为“案例分析”,作者从三个实例入手,针对口译员对发言者的语速干预、翻译修正和翻译注释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翻译服务对审判进程的影响。在法庭审判过程中,由于陈述时间有限,交叉询问紧张激烈,发言者很容易加快语速,口译员不得不要求其放慢语速。这一要求不仅会减缓审判进程,而且对之前遭受战争创伤的证人可能造成伤害。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 (Takeda 2010: 48-49)。在翻译修正程序方面,前南刑庭主要采用备忘录的形式进行翻译纠错。翻译错误主要包括张冠李戴、肯否颠倒、缩略词扩展失误等。在翻译注释方面,根据忠实性的要求,译员要完整准确地进行翻译,不得对原文进行任何编辑删减,原文的隐含意思和文化内涵只能由律师和法官进一步解释(Mikkelson 2008: 49)。
(二)前南刑庭中的其他攸关方
第四章为“证人”,介绍了证人陈述程序,并对不同陈述对证词的影响进行了简要评析。在初步采访中,许多证人并非陈述自身见闻,而是介绍关键文件。他们或是签订了相关文件,或是作为专家证人辨别证据真伪。在此过程中,法庭大多不记录证人原始话语,只保留英文译文。这很容易使一些证人在当庭作证修改陈述时,将修改责任归咎于翻译人员,使语言工作者成为“替罪羊”。例如,在戈托维纳等人的案件中,面对辩方律师,证人借口翻译人员误译,对之前2004年的陈述“克罗地亚军人行为不检,高空鸣枪”改为“城里有少数克罗地亚军人”,减弱了克罗地亚军人的消极印象。
第五章为“检察官”,讨论了不同案件对asanacija一词的解释。不同案件对该词的解释不甚相同,这种灵活的翻译方式使检方不受固定译文束缚,尽力揭露罪犯的犯罪本质。语言既是利器,又是护盾。在解释词语的过程中,一方面,检方努力还原罪犯事实;另一方面,辩方极力淡化词语的消极意义,试图逃避责任。审判控辩双方的较量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话语解读的博弈。
第六章为“辩方”,探究了辩方对法庭翻译服务的挑战和不满。在审判过程中,法庭翻译资源有限,辩方经常会抓住这一弱点对法庭百般刁难,最著名的当属舍舍利(Vojislavešelj)案。审判之初,他就对法庭表现出很大的敌意,扬言要摧毁前南刑庭(Zahar 2008: 255)。在审判过程中,他以害怕被电死为由拒绝使用电子文件,并强烈要求法庭将文档材料翻译成自己的本族语“塞族语”。这种不合作的态度是对法庭的公然挑战,同时也是对法庭语言服务灵活性的重大考验。
第七章“法官和遗产”对法官和审判书中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与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相比,前南刑庭除了设置基本的审判庭外,加设上诉庭,充分保证辩方权利,促进审判公平公正。法官严格控制各方陈述时间,熟悉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不同审判规则,协调法庭记录员和口译员之间的工作以保证记录准确。数据显示,85%的审判分庭判决书和50%的上诉庭判决书都涉及翻译问题,为前南刑庭翻译问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三、《证据翻译与证词口译》的主要特色及评价
前南刑庭是联合国为惩罚前南斯拉夫境内违反国际人道法设立的临时性法庭。它在为受害者伸张正义,促进国际法发展,维护人类和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纽伦堡审判结束半个世纪之后,前南刑庭再次展示了法庭翻译在国际审判中的重要作用。《证据翻译与证词口译》深入前南刑庭内部,对法庭语言服务进行详细阐述,不仅在资料和方法等方面为翻译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法庭翻译实践及其制度构建提供了一定参考。
首先,在研究资料方面,该书以丰富的电子资源为基础,结合调查问卷、人物访谈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对前南刑庭进行深入探究,资料丰富多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随着审判进程的不断推进,前南刑庭将司法审判与高科技相结合,采用电子法庭的审判形式,提高了审判效率。前南刑庭在网站上实时跟进审判进程,定期公布审判动态信息,为学者提供了大量电子研究资源。同时,作者亲自参与前南刑庭的翻译工作,注重前南刑庭语言服务人员反馈,发放调查问卷,考察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挑战和收获。此外,作者还通过多种形式对法庭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从不同侧面深入了解法庭翻译,为国际审判法庭翻译研究提供了重要研究资料。
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该书采用人种志法对翻译相关资料进行搜集、记录、解释和评价,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值得学习借鉴。如前所述,搜集资料时,作者除了利用其工作便利亲身参与观察,并利用庭审记录等档案文献外,还综合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深入了解法庭语言服务人员的翻译行为。撰写成书时,作者采用了史论结合、以史带论的方法。所谓史论结合、以史带论,就是在对历史事实进行整理和爬梳的基础上,运用翻译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对这些史实进行深度描写和解释(覃江华、龚献静 2015: 106)。因此,该书不是单纯的译学研究,也不是单纯的历史研究,而是从翻译角度审视法庭审判,讨论法庭翻译对审判结果的影响,不仅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而且丰富了历史研究内容。此外,作者还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例如,通过对个别容易引起争议的关键词的阐释和翻译问题进行考察,以窥探国际审判法庭翻译活动的特点。这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也颇值得我国翻译学者借鉴。
最后,在翻译实践方面,该书讨论了前南刑庭语言服务的具体做法,为我国法庭翻译实践和翻译制度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第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前南刑庭采用电子法庭的审判方式进行,提高了审判效率,使现代法庭审判的形式更加多样。第二,语言服务部门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法庭根据审判对语言服务的需求适当调整语言部门的规模。审判过程中,当待翻译文件过多时,法庭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文档录像部门,减少翻译人员压力;审判后期,随着案件不断减少,法庭适当裁员,缩减语言服务人员规模,降低法庭人力成本。第三,在自我纠错方面,法庭采用备忘录的形式进行,不仅有利于法庭审判的准确性,而且为激烈的法庭辩论提供一定的缓冲,值得学习借鉴。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方面,虽然该书史论结合,通过对前南刑庭翻译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但是内容大多以回忆为主,且对语言服务人员翻译实践的描述居多,缺乏对翻译制度的深入探究。例如,在对检方与译员协商asanacija一词意义的描述中,作者只是简单介绍几个典型案件中对于该词意义的解释,对译员从事法庭翻译的标准和方法涉及较少。另一方面,虽然该书涉及前南刑庭与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翻译问题的比较,但缺乏系统深入的对比分析。因此,该书属于描述性、引导式研究,未来还有待对前南刑庭的翻译实践进行更精确的描述、解释和评价,对人类历史上重要国际审判法庭翻译制度进行系统对比分析,以发现其演变规律及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为当前国际司法翻译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四、结语
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的成立和运行是国际司法历史上的一次创举。作为一次涉及多个国家、多个种族的大规模国际审判,前南刑庭与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一样涉及诸多语言和翻译问题,值得国际法和翻译学界重视。自前南刑庭成立以来,虽然有一些涉及其语言和翻译问题的新闻报道,甚至有一部以刑庭口译员为主角的小说BetweenMountains出版,但是相关的学术研究还比较少见。《证据翻译与证词口译》一书运用人种志现场研究和微观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前南刑庭证据翻译和证词口译问题,其研究结果为翻译史研究和国际审判法庭翻译制度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前南刑庭持续时间长达24年之久,对其中涉及的翻译问题展开研究,可以了解国际机构语言服务部门的具体演变过程,推动国际审判法庭翻译制度的继承与革新。同时,该书以大量庭审纪录、调查问卷、采访数据等为基础,将宏观人种学和微观实证相结合,树立了翻译研究的典范。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瑕不掩瑜,值得国内学界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