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工作探析
2018-02-13张明明
张明明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河南 许昌 461000)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资源建设的主阵地,为全体高校师生服务.而采编工作作为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与主导业务,随着时代的发展,采编流程与模式就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不断优化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目前河南省高职院校共有84所高职(专科)院校,大多数都是近些年由中等职业院校升级而来,建校时间短,图书馆的人员、书目及制度都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笔者通过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工作中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便为高校图书馆职能的提升提供借鉴.
1 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新变化
1.1 采编对象多样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传统的采编对象一般为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文献,还有少量录音、录像等音像文献,采编对象比较单一,而且数量有限[1].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采购对象日趋多样化,逐步扩展到印刷型、视听型、光盘型、网络型等资源,尤以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等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等为代表,而这类文献信息容量大、传递迅速、便于检索.
1.2 采编方式网络化
图书馆传统的采编方式主要通过书店或经销商按照书目预购或现购,在“互联网+”环境下,采编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2].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一般通过网络采访方式,进行网上预定、采购文献,使采编程序更加方便快捷;也可以通过招标采购,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而且便于资金的规范使用.这些采编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
1.3 采编工作重点化
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将电子文献及网络文献等新型数字化文献作为采编工作的重点,而这类文献出版时间短、传播速度快等,深受广大读者欢迎[3].所以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采编人员在开展采编工作时,除采编传统的纸质文献外,应重点做好数字文献资源的采集及组织工作,创新服务内容.
1.4 采编内容社会化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编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带动了编目内容及方法的创新.数字文献资源的极大丰富和采编工作对象的多元化,促使高校图书馆在采编内容上须关注不同信息资源的有效筛选与整合,逐步完善资源的合理编目,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
2 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网络查询等方法,对河南省84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采编经费、采编人员、采编内容、采编考核体制和采编工作流程进行调查,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存在诸多问题.
表1 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现状
2.1 采编经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读者同时需要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由表1可知,大多数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经费严重不足,仅仅能够维持基本运转,根本无法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应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严重影响图书馆对全校师生的服务质量.所以图书馆在采编过程中仅仅购买部分急需的资源,以满足局部需求,无法实现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这和冯晓兰对相关院校的调查分析结果一致[4].
2.2 采编人员
当前采编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业务能力,但是采编人员大多不是专业出身,普遍缺乏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影响采编工作效率以及相应的服务质量[5].由于河南省高职院校大多由中职学校升级而来,图书馆的采编队伍根本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由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采编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严重,女性居多,学历和职称偏低,专业知识结构与图书馆实际需要不匹配的情况,同时每年引进的专业人才也很少.
2.3 采编内容
随着高校扩招和科技进步,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严重滞后,馆藏资源与学科发展脱节,与师生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根上无法满足社会化发展的需要,见表1.目前图书馆藏多为旧书籍,常年无人借阅;而师生急需的图书及相关数据库,如超星、中国知网、万方、同方,以及外文数据库却缺失严重.调查发现,在河南省高职院校中,只有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几个院校具有其中少数几个.
2.4 采编考核体制
采编考核体制是图书馆的重要规范之一[6].由表1可知,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多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一般采用绩效考核方式来评价采编人员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采编人员的积极性,但是该机制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结果导致采编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图书馆是学校的服务部门,采编人员工作不受重视,工资待遇较低,也难以留住图书馆专业人才.
2.5 采编工作流程
虽然网络技术已深入到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中,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现状仍不容乐观[7].由表1可知,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许多工作仍需要采编工作人员完成,虽然采用自动化和人工结合的方式,但仍以人工为主,严重影响采编工作效率;同时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导致资料的分类、著录项等数据缺乏规范,严重影响了采编工作的准确性.
3 对策
3.1 采编人员应更新理念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编人员应创新服务理念,突破传统局限,明确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服务并满足全校师生的各种需求,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同时,采编人员必须将服务创新意识融入到日常采编工作中,创新工作方式,逐步提升采编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3.2 提高采编队伍素质
高校图书馆的采编服务应强化创新工作,提高采编队伍素质[8].鉴于当前采编队伍的严峻现状,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须尽快引进图书馆专业人才,或通过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全面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完善的高校图书馆采编人才培养体系,促使图书馆采编工作人员的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同时采编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优化采编人员队伍结构,才能提高服务水平.
3.3 优化采编工作流程
在采编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将手工编目与自动化编目的工作流程进行统筹和协调,进一步优化采购、分编、典藏及检索等流程,积极采用网络化策略,走自动化采编管理之路,以减少冗余环节,提高采编工作效率.同时倡导采购方法多元化、规范化,逐步提升采编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高校图书馆还要构建文献信息数据库,实现图书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处理,并积极与外界联合,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3.4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要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快速健康发展,图书馆就必须建立健全采编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制定符合图书馆实际情况的采编工作评价制度和方法,科学衡量采编人员的工作绩效,兼顾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此外,高校图书馆在考评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将考核结果和与评优、进修、职称、职务等相结合,全方位提升采编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5 加强科学管理
规章制度是统一规范管理的必要条件.楼芳娟[9]提出应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采编工作,所以河南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结合采编工作的实际情况,完善和修订相关的业务工作规则和管理规范,强化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和创新,使其成为标准的科学管理和编目基础.这样采编人员才能够在制度规则的指导和约束下,使采编工作有章可循,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4 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采编内容、形式和流程都必须进行相应提升.针对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的改进措施,相信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河南省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