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宣教结合一对一互动模式在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2018-02-13丁丽萍杜惠珍张晓微李丽君
丁丽萍,杜惠珍,张晓微,李丽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六医院:1.胸外科;2.护理部;3.内分泌科,北京 10010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近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统计,在欧美某些国家和我国部分大城市中肺癌的发病率已位居男性各种恶性肿瘤之首[1]。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但患者术后易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早期呼吸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2]。苏杰等[3]将多媒体健康教育用于肺癌术后呼吸功能锻炼的患者中,取得较好效果。因此肺癌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执行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为提高肺癌术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准确性和减少肺部并发症,本研究将视频宣教结合一对一互动模式应用于肺癌术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取样,选择2015年6-12月和2016年1-7月在本科择期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患者不知道具体的健康宣教方法。纳入标准:(1)拟行肺叶切除治疗患者;(2)术前肺功能介于正常与轻度受损之间;(3)无心理方面疾病史;(4)有良好的沟通能力;(5)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肿瘤已有远处转移;(2)严重阻塞性肺疾病;(3)严重感染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2015年6-12月收集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41~69岁,中位年龄55.6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28例,初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8例;左肺手术28例(左上肺叶切除13例,左下肺叶切除15例);右肺手术30例(右上肺叶切除12例,右下肺叶11例,中肺叶7例)。2016年1―7月收集的58例患者为试验组,其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39~74岁,平均56.4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26例,初高中24例,大专及以上8例;左肺手术30例(左上肺叶切除15例,左下肺叶切除15例);右肺手术28例(右上肺叶切除10例,右下肺叶9例,中肺叶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试验组干预方法
1.2.1成立健康宣教小组 科室成立护理健康宣教小组,由护士长负责,组员包括2名责任组长和6名责任护士,聘请科室主任作为健康教育顾问,负责质量把关。护士长对所有参与护士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统一培训,确保每位护士能够正确掌握呼吸锻炼动作要领,做到标准统一;责任护士负责并发症防治手册和呼吸功能锻炼视频的制作。责任组长负责检查记录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执行情况,将锻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护士长每周召开质量分析会进行整改。
1.2.2制作呼吸功能锻炼视频资料 健康宣教小组成员参考呼吸功能锻炼和肺癌护理相关书籍及文献,制作呼吸功能锻炼视频。视频由4位责任护士负责,1名护士演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1名护士作语音说明,另外两名负责录像剪辑。整套视频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分为4个步骤:(1)腹式呼吸,患者取卧位,两膝半屈,全身放松,双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下降松弛,尽力将腹部缓慢鼓起,腹部的手有被上抬的感觉,胸部的手原位不动;憋气3~5 s;呼气时,腹肌收缩,缓缓呼气,腹部手感下降;呼气末手稍用力压腹部使腹部内陷,将残余气体全部呼出。呼吸频率<7~8 次/min,2次/天,15分钟/次[4]。(2)缩唇呼吸,可产生呼气末正压,防止细支气管在呼气后过早塌陷,减少肺泡内残气量,有利于萎陷的肺组织在术后早期复张[4-6]。患者取端坐位,双手扶膝,经鼻吸气,屏气1~2 s,舌尖放在下颌牙齿内底部,舌体略弓起靠近上颌硬腭、软腭交界处。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徐徐地通过,持续4~6 s。吸呼之比为1∶2~1∶3,呼出的气流能使距唇15~20 cm的蜡烛火苗倒向对侧不熄灭为宜,2次/天,15分钟/次。(3)有效咳嗽,减少支气管内因痰液阻塞造成的肺不张和感染[4]。有效咳嗽分为3种方法:爆发性咳嗽、分段咳嗽、发声性咳嗽。以上3种咳痰方式在手术当日去枕平卧6 h完全清醒后取半坐卧位,用枕头压紧伤口,训练5次,以后每天训练3次,3~5分钟/次。(4)呼吸操,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进行呼吸操锻炼,以缩唇呼吸配合肢体运动,本操共6节[7]。
1.2.3制作肺癌并发症防治手册 健康宣教小组另外两名成员负责收集整理肺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并制作成手册。相关内容由科室主任及高职称医师共同审核。手册介绍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和术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如呼吸功能训练的注意事项,肺癌的分期及临床表现以及肺不张的危害等。
1.2.4一对一互动模式的实施 责任护士按照防治手册依次介绍肺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呼吸功锻炼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与患者一起观看呼吸功能锻炼视频,一对一指导患者各种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评估患者是否掌握呼吸功能锻炼的各项内容。请患者复述视频宣教内容、呼吸功能锻炼的步骤。可以这样询问患者“您能讲述一下为什么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吗?”“您跟视频学会什么呼吸功能锻炼的动作了?”“每天如何进行锻炼?”评估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重要性的理解,呼吸功能锻炼的动作是否准确,完成次数和时间是否符合标准。(2)把重心放在患者未掌握的部分。患者回答正确及动作标准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当患者回答不正确或动作有偏差时,护士应当及时给予纠正“可能这个动作您还没有掌握,让我们再看一次视频。”“这个问题可能我没有给您讲清楚,咱们在一起回顾一下吧。”护士应一对一、手把手教患者进行准确的训练。(3)再次评估患者是否理解和掌握。请患者重新回答或演示先前没有掌握的问题或动作,判断患者是否彻底理解及掌握,确保健康宣教的效果。
1.3对照组干预方法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进行手术前呼吸功能锻炼的口头宣教,包括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如何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肺部并发症。现场逐个演示呼吸功能锻炼的4个步骤,告知呼吸锻炼的频次及时间。
1.4效果评价 (1)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执行准确性的评价,包括:口述和动作要领两部分。口述部分评估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呼吸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持续的时间及频次,每条占10分,总分30分。后者评估呼吸功能锻炼4个步骤动作要领是否准确掌握,第1、2个各占10分,第3个占30分,第4个占20分,总分70分,两部分总计100分。术后第1天由责任组长评价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准确性,执行两部分内容总分的30%以下为差,执行总分的30%~50%为欠佳,执行总分的51%~70%为一般,执行总分的71%以上为佳。(2)观察患者在院期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2007数据录入整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中Mann-Whitney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采用视频宣教结合一对一互动模式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执行呼吸功能锻炼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期间发生肺炎6例、肺不张3例,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3.87±0.67)d,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肺炎15例、肺不张11例,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6.52±1.5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视频宣教结合一对一互动模式提高了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的精准性,减少了肺部并发症。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因肺部本身病变、手术和气管插管的刺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呼吸道炎症、分泌物黏稠或大量分泌物超过黏膜-纤毛系统负荷时使呼吸道正常清除分泌物机制受损,同时患者因手术创伤会引起肺组织炎症渗出、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小支气管内膜水肿、管腔变窄、间质水肿,使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呼吸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8]。加之开胸手术创伤及麻醉药物影响,手术后伤口疼痛、咳嗽能力减弱、体质下降等影响易造成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9]。早期呼吸功能锻炼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方法。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呼吸功能锻炼精准性高于观察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试验组给予患者经过培训的护士演示的呼吸功能锻炼的视频和肺癌并发症防治手册,采用视频宣教与护士现场模拟演示比较,视频画面呼吸功能锻炼动作标准统一且更加直观形象,不受护士个人水平及能力影响。有确切研究表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单纯灌输式单向信息传递模式,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40%~80%的信息被直接遗忘,接近50%的信息理解有误。一对一互动模式是一种双向信息传递模式,健康教育后进一步评估患者对信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适度的提问使患者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反馈,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本研究在视频宣教的基础上结合一对一互动模式,使呼吸功能锻炼执行准确性71%以上的患者由原来的8例升至31例;本科肺癌患者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采用直接形象、通俗易懂的视频宣教结合一对一互动模式,患者更易于接受和掌握。在护士不断提问、患者反馈、护士解释纠正的互动中,能够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
视频宣教结合回馈法作为一种健康教育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健康教育领域,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显示,拍摄质量高、科学、合理的视频对健康教育有着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应用一对一互动模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应当亲切和蔼,严禁使用傲慢无礼、生冷的语言,使患者产生不悦的心理感受,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2)在训练过程中,患者演示的动作出现偏差时,不能取笑患者,责任护士应当从自身的角度寻找问题的根源,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患者能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3)训练过程应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面对健康素养低的老年患者,应充满爱心、耐心和细心地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