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胡春季生产管理技术
2018-02-13向晓强曾永新
向晓强 曾永新 付 饶
近几年,陕西城固元胡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7年,全县元胡种植面积突破7万亩占到全县中药材59%、总产量68%左右。现将春季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1 水肥管理
每亩氮磷钾(N-P2O5-K2O)施用量,在汉江沿岸最佳适生区分别为 15.8 kg、10.2 kg、13.4 kg,巴山北麓丘陵浅山适生区分别为13.9 kg、8.4 kg、11.6 kg,秦岭南麓丘陵中低山及平坝次适生区分别 为 13.9 kg、8.4 kg、11.6 kg;有机肥每亩用量最佳适生区为2 500~3 000 kg,适生区和次适生区为2 000~2500 kg。
在施肥方法上,将60%的氮肥、80%的钾肥、全部磷肥和90%的腐熟有机肥作基肥施用,10%的腐熟有机肥作盖种肥施用,剩余的化肥做追肥施用。
在立冬前地下茎已开始生长,应于播种后1个月内浇施1次淡尿水,促进生根;12月中下旬结合冬灌重施1次腊肥,用量按总施肥量中30%的氮肥 (以尿素或复混肥为主)、10%的钾肥混合后追施;来年2月初出苗后对氮素营养的需求加快,可追施总施氮量的10% (以尿素为主)提苗(又称红头肥);3月份以后追施剩余10%的钾肥,促进块茎膨大;3月中旬至4月中旬每隔7~10天叶面喷施1次0.3%~0.4%的磷酸二氢钾或不含激素的叶面肥,以补充营养、防止早衰。注意追肥需在晴天或下雨前撒施,施后浇水以提高肥效,同时可防止叶片沾肥而 “烧苗”;为提高元胡产品质量,确保无公害生产,禁止使用多效唑、膨大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元胡既不耐涝也不耐旱,播种后注意开沟排湿,保持田间湿而不渍、润而不涝,使畦面达到上层爽下层润的状态;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不干不积水为原则,一般在开春后2月下旬至3月上旬酌情灌“跑马水”(随灌随排,不淹过畦为宜)1~2次。
2 病虫草防治
元胡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菌核病、元胡龟象(蛀心虫)等,其中霜霉病是最为流行、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各类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范围之内。
在防治技术对策上遵循“安全、高效、可控”的原则,首先选用抗病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或经提纯复壮的品种,并进行种茎消毒处理。其次推行水旱轮作,可减轻病虫害发生;重茬田块以及与黄瓜、番茄、茄子等作物轮作的田块,种植前要加强土壤消毒处理。第三是尽量选用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第四是在以上三种方法难以控制的情况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1)霜霉病防治。常年发病区实行2~3年轮作倒茬,开沟排湿、播种前进行药剂浸种,3月中旬开始每隔10~15天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500倍液预防1~2次,发病后每隔7天用2种药剂交替喷雾进行控制。
2)菌核病防治。菌核病初发时,元胡叶片出现水浸状椭圆形病斑,随后病斑变为青褐色或黄褐色,茎部病斑呈水浸状缢缩,继而出现水浸状萎缩,干旱时植株发苗慢,湿度大时茎基软腐,植株倒状,地面出现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和鼠粪样菌核。高湿和15~20℃气温是发病的适宜环境条件。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上旬为盛发期。防治时除应做好种子处理、土壤消毒、清沟排湿、增施磷钾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外,应及时清除中心病株,对病土和病株用1∶3的石灰与草木灰混合撒施消毒,3月下旬开始用40%菌核净或5%井冈霉素交替喷雾防治。
3)虫害防治。危害元胡的害虫主要是元胡龟象,以幼虫钻蛀叶片、叶柄及地下茎,造成叶片枯死,严重者甚至整株枯死,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选用15%阿维毒死蜱乳油或5%锐劲特悬浮剂,于3月上中旬在幼虫危害叶片始盛期防治1次,10~15天后再防治1次,即可有效控制元胡龟象危害。
4)草害防治。元胡田间杂草主要有看麦娘、繁蒌、猪秧秧、牛毛草、黎等,这些杂草生命力很强、繁殖较快,采用“三次除草法”可以获得良好技术效果:第一次为芽前封闭除草,在播种后立即进行,每亩选用50%乙草胺乳油130~150 mL,对水30~45 kg喷布于土面;第2次在11中下旬待杂草长出3~5 cm时选用灭生性除草剂,防止杂草吸肥;第3次在12月中下旬出苗前,同样选用灭生性除草剂。目前,效果较好的灭生性除草剂有41%草甘膦水剂200~250 mL/亩或74.7%草甘膦可溶性粒剂100~150 g/亩,对水30~40 kg均匀喷雾杀灭杂草。值得注意的是,苗期除草一般气温较低,防效较慢,冬季需20~30天;喷药前一定要洗净喷雾器械,选择无风晴天上午11:00或下午4:00前后无露水时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