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母牛养殖的注意要点
2018-02-13张春艳
张春艳
(黑龙江省兰西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 大庆 151599)
1 饲养与管理
母牛怀孕生产是一个非常关键特殊的环节,怀孕期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决定着母牛和犊牛的健康以及母牛下胎产奶量的高低和犊牛发育的快慢,也关系到养殖场与农户的效益以及发展,所以母牛在怀孕期间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管理不当会导致母牛难产、犊牛体质差,存活率低,甚至有母牛产后瘫痪现象的发生。
母牛怀孕后,摄入身体的营养不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生长需要,还要满足胚胎的生长需要与为了产后的泌乳做营养储备。从受胎到怀孕2个月之间的时期为早期阶段,在此期间,胚胎的生长相对缓慢,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必须相对地全面,此时期营养需求较低,重点是做好保胎工作。因此,此时必须注意不要让怀孕母牛过于肥胖,只要达到空怀期的标准就可以,如果供过于胚胎的需求,就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
在怀孕的中晚期,胚胎的生长和发育开始加速,特别是在最后的2~3个月。此时需要增加投喂量,提供足够的营养,确保胚胎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如果每日投喂的饲料中缺乏矿物质,母牛就会停止矿物质的沉积,不仅对怀孕期的胎儿发育不利,也会对产后犊牛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除了正常投喂外,每天需增加1~2 kg的精饲料,根据怀孕母牛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制,但要避免过度饲养,否则容易引起怀孕母牛难产。
2 注意事项
注意母牛安全,预防流产或早产。若是母牛在怀孕期间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发生流产的现象。必须将怀孕母牛与其他牛分开,单独组群饲养;要确证有足够采食青粗饲料的时间;光照、饮水及运动也必须足够,每天需要让怀孕母牛自由活动3~4 h,保持怀孕母牛身体清洁。
一般在怀孕早期流产前兆为阴道里流出黏液,坐卧不安,不断回顾腹部;而在怀孕早期后流产前兆为乳房肿大,反复做出排尿姿势。如若发生流产现象,不但会对以后的产仔率有影响,还会对母牛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为了避免此现象的发生,怀孕母牛要与其他牛分开饲养,以避免因某些情况发生碰撞引发流产,另外投喂的饲料一定要新鲜,不要投喂已发生霉变或者变质的饲料,还要适当增加母牛的运动量,增强其体质,避免因脂肪过多,出现难产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怀孕前期要控制好怀孕母牛的运动量。
对于产前和产后的母牛需要精心照料。母牛生产前应该有良好的膘情,以来满足产后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在怀孕后期严禁投喂冷冻或者霉烂变质的饲料,不饮用冰水,防止被挤压与滑倒,母牛床铺不要坡度过大。分娩前几天要注意做好值班与护理,助产及接产的准备工作。母牛产犊过后应该投喂温麸皮水,并且加入少量食盐,以用来补充水分和增加腹压。生产过后1周之内,母牛生殖和消化机能均暂未恢复,精饲料量不宜投喂过多,5~7天后才可按正常需要投喂。
母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病,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此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它是由于母牛体内的血钙量低造成的,一旦瘫痪后没有及时治疗,对于母牛的危害极大,严重者可造成死亡。为了预防母牛在产后出现此现象,就必须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首先要做的是,减少怀孕母牛饲料中稻草的比例,据实际的养殖经验得知,在母牛怀孕期间喂食大量的稻草极易导致母牛出现产后瘫痪的现象,在妊娠后期每日每头怀孕母牛增加钙磷物质较多的饲料,钙磷比例控制在2∶1,满足母牛对于它们的需求,可有效预防产后瘫痪。
3 讨论
以上就是母牛在怀孕期间的饲养管理及注意要点,母牛怀孕后要加强管理,保证饲料的干净卫生,提高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降低稻草的比例,增加钙磷物质较多的饲料,根据母牛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喂养,避免喂食过度。怀孕母牛的良好饲养对产后初乳的成分关系很大,也间接影响了新生犊牛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怀孕母牛要和其他牛分开饲养,加强怀孕母牛的运动量,避免因过于肥胖而导致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