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鸭养殖与粪污处理模式的现状与思考

2018-02-13管新彬林保芳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粪池粪污资源化

管新彬,林保芳

(高唐县畜牧水产局,山东 聊城 252800)

近年来,山东省肉鸭养殖逐渐成为畜牧养殖的主力军之一,养殖数量稳健攀升。由于养殖场的建设时间有早有晚,建设标准不尽相同,养殖数量也有较大的差距;养殖模式也逐渐从地面平养变为网上平养和立体笼养;因此造成粪污处理设施配建也参差不齐。笔者从养殖和粪污处理模式谈起,针对不同的养殖规模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肉鸭养殖模式

按照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和山东省环保厅2017年2月份联合下发的《山东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的规定,肉鸭年出栏5万只以上的为规模养殖场(小区)。按照每年出栏5批次计算,存栏数量在1万只以下的养殖场应当归类到养殖专业户,存栏数量1万只以上的划归到规模场。

1.1 地面平养

主要是小规模的专业户,存栏在3 000只左右,这种养殖模式已经占比很小,而且大部分改为网上平养了。

1.2 网上平养

这类占到绝大多的养殖场户,包括规模化养殖场和专业户,养殖数量在5 000到1万只之间,多的可达5万左右。大部分地面铺有地板砖,便于清理粪便;小部分采用刮粪板清理粪便的模式,将地面硬化,每天清理两次。

1.3 笼养模式

这类模式已经兴起3~4年了,但是由于建设起点高,投资大,建设的养殖场并不多。一般单栋约在1 000~1 500 m2,三层或四层立体养殖,养殖数量在1.5~2.5万只,使用传送带,易于清理粪便。

2 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及粪污处理模式

2010年以前主要是大力发展肉鸭养殖阶段,对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涉及较少。2010年《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要求养殖场应当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2011年《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要求存栏家禽在3 000只以上的养殖场有对废水、异味、畜禽粪便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治理和综合利用的设施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大部分养殖场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对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主要处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2.1 堆积发酵

一般采用地面平养的养殖户多采用这种处理模式,在一个养殖周期内每天向地面撒垫料,如沙土、锯末等,出栏后集中清理,然后堆积处理。

为减少疾病,养殖户采用网上平养。为了减少氨味,有的养殖户也会撒一些垫料或者微生物除臭剂,但大部分养殖户不使用任何垫料,只是在出栏后集中清理,然后堆积处理。由于粪便在网床下面,清理起来不方便,比较费工费力。

2.2 储粪池发酵

为了改变清理粪便费工费力的局面,养殖户开始改造养殖棚,建设储粪池。主要是在养殖舍内铺上地板砖,在一个养殖周期内,不清理粪便,养殖结束后,使用清水直接冲粪,将废水和粪便直接排到储粪池内。缺点是清理粪便时,使用水量比较大;由于排水沟设计不合理,粪污有时会溢出,污染环境。在密闭的储粪池内,一般夏季7~10 d,冬季20~30 d,基本能够腐熟好,然后清理出来,用于大田作物或者蔬菜果树,是上等的肥料。

2.3 种植耐盐碱的植物来消纳粪污

在桑蚕一体化农场养殖模式中,主要是利用桑树耐盐碱的特点,粪污从养殖舍中清理出来后,排到在储存池内,然后用来浇灌桑树。由于粪污没有经过处理,没有进行腐熟,推行了一段时间后,效果不理想。

2.4 沼气囊模式

由于肉鸭粪便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粗纤维较少,不适宜建设沼气池,仅仅起到一个储粪池的作用。使用储粪池的模式进行腐熟即可。

2.5 集中建设储粪池,做好粪污处理设施配件阶段

2017年国家加大了环保整治力度,要求规模化养殖场必须有粪污处理设施,一般养殖户也要参照执行。养殖户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参照其他养殖户建设储粪池。但是没有统一的建设要求,各地的建设标准和模式也都不一样。2018年农业部制定了统一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及时对粪污进行收集、贮存,粪污暂存池(场)应满足防渗、防雨、防溢流等要求。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建设雨污分离设施,污水宜采用暗沟或管道输送。同时提供了肉鸭在堆肥和沉淀池两种处理模式下设施发酵容积的计算方法,对粪污资源化利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

3 粪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养殖户并没有按照指导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建设使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3.1 养殖户不重视,应付了事

部分养殖户对环保形势认识不足,认为走过场,没有深刻认识到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建的重要性。有的即使建设了储粪池或者沉淀池也不使用,存在跑冒滴漏的现象,如雨污不分离,三防不到位、排污管道不密闭等。

3.2 粪污肥使用不方便

使用粪污肥,既要运输到地里,还要散开,费工费力,使用起来不方便。使用复合肥、化肥等比较方便,能腾出时间出去打工挣钱,造成老百姓在大田作物使用粪污肥的较少。蔬菜瓜果使用的较多一些,它的产出效益较高,因为种植的数量也有限,以此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腐熟好,发生烧苗、烧根的现象也比较多见。粪污处理和使用不规范、不方便也给粪污处理后的出路造成一定的困难。

3.3 环保治理协同度不高

畜牧部门、各镇街多次召开粪污资源化利用会议,督促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但是养殖户不建设不利用,没有制约措施。其他部门介入监督较少,没有形成齐抓共管治理的强大合力。

4 对策与建议

4.1 进一步提高认识,各部门齐抓共管,业务部门推广新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增强粪污处理的自觉性,形成粪污处理与环保治理的强大合力。

4.2 推广使用干清粪模式,减少水的使用量。改变粪污的清理模式,改造旧有的养殖舍,硬化池底,模仿蛋鸡的清粪带、刮粪板,每天干清粪,及时清理,运到储粪池内。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使用少量的水冲洗、消毒,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污染。新上户或者能够改造的养殖场建议采用这种方式,既经济实惠,又能节约环保。

4.3 储粪池的建议建设标准。根据农业部关于粪污资源化利用方案,计算采用堆积发酵和储粪池、沉淀池发酵所应建设的容积,做好资源化利用,最好建设两个大小一致的储粪池。具体如下:

采用堆积发酵的方式:3万只肉鸭每天产粪1 m3,按平均40 d的养殖周期计算,储粪池不应当低于40 m3。

储粪池发酵方式:家禽单位畜禽粪污日产生量推荐值0.0002 m3,就是每5 000只肉鸭产生粪污1 m3,按平均40 d的养殖周期计算,储粪池不应当低于40 m3。在实际建设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水冲粪,应当适当大一些,建议不低于50 m3。如果资金充足,可以建设高标准肉鸭养殖舍,采用传送带每天定期清理,集中堆积,使用发酵罐发酵。

4.4 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处理和使用的模式。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规模养殖场签订两不付费的方式处理协议,即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养殖场把所有粪便无偿给某个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负责及时清理和处理粪便。现在随着化肥农药的使用过多,土壤板结的现象较为多见,病虫害也较多,使用经过腐熟的粪便后,既营养了土地,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化肥地使用量,减少发病比例,还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一举多得。

4.5 建设大型粪污处理厂。这是一种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应当大力推广的处理模式。按照社会化分工与协作,鼓励企业参与到粪污资源化利用中来。龙头企业建设粪污收集处理厂,与养殖户签订无偿或部分有偿回收协议,养殖周期结束后,由厂方负责清理粪便,运输到处理厂,集中处理。主要是车辆运输费用和人工费用,在处理上可以采用固液分离、堆积发酵、微生物发酵等诸多方式,既减少了养殖场户的投资,又减少了污染,企业又增加了效益。

猜你喜欢

粪池粪污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利用日光温室处理猪粪的试验报告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
可惜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