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发病特点与综合防治
2018-02-13胡元田
胡元田
(白廊镇政府动物防疫站 42340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导致的热性、急性传染病,病猪主要表现为皮肤疹块、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疣状心内膜炎、急性败血症、高热等,本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严重影响猪群健康。
1 发病情况
病猪初期没有症状,随着疾病疫情的进展,病猪体温会升高到42℃以上,皮肤潮红、充血、精神不振、高热稽留、粪便干硬。部分病猪病程时间长,其身体各部位出现多种形态的充血疹块,然后继发出血、坏死。
2 发病特点
急性败血症死亡的病猪,其四肢内侧、腹部、耳鼻唇等部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红色;心外膜点状出血病猪,解剖可见脾充血肿大、肾脏肿大瘀血、胃部呈暗红色且弥漫性出血、肠道部分呈暗红色且黏膜出血严重,病猪全身淋巴肿大、发红,切面多汁、出血。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北方高发于炎热多雨的夏季,南方高发于春季。常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4~6个月龄的架子猪是最常见的发病群体。
3 综合诊断
根据病猪的临床表现通常可做出有效诊断,如健壮猪无任何症状的突然死亡,病猪寒颤、呕吐,食欲下降、食量减少,常躺卧不愿意走动,大便干等。有的病猪皮肤上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黑紫色,疹块呈多形状或融合连成一片,疹块部稍凸起皮肤表面,中间苍白,界限明显,类似烙印。小猪患病还会有抽搐症状,食欲时好时坏,生长发育迟缓,可视黏膜呈紫色,伴有咳嗽、呼吸急促、消瘦和贫血,肩部和背部皮肤发生坏死。亚急性猪丹毒病猪还有疹块等症状。
4 综合防治
4.1 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猪丹毒传染病的重要方式,在每年的春秋季节,养殖户需要对猪群进行猪丹毒疫苗接种。仔猪断奶之后就需要接种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体重在10kg以下的断奶猪,皮下注射5mL疫苗,通常3周后产生免疫力,整个有效免疫期可维持6个月;若注射猪丹毒弱毒菌苗,则皮下注射1mL,有效免疫期可维持6个月;另外,猪丹毒GC42属于冻干疫苗,需要按照使用剂量使用。不同地区的养殖场均需要结合本地区的疾病流行情况,强化免疫接种,制定科学的免疫流程,做好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4.2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加强养猪场日常饲养管理,全面提高养猪场管理质量是防控猪丹毒疾病的重要途径。养猪场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养猪场饲养管理模式,尽可能实施同步生产、多点饲养的模式,对不同日龄猪、不同品种猪与不同用途猪分别进行营养搭配,全面均衡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配备科学的全价饲料,全面提高猪群的抗病力与群体体质。在整个饲养过程中,禁止使用被污染和霉变的饲料,尽可能消毒致病原污染和噪音污染,降低转群、换料等的不良影响,将各项消毒制度落到实处,形成良好的养猪场饲养环境,从而有效降低猪丹毒发病率。养殖期快结束时,应本着“全进全出”的原则,彻底清理养猪场,并在一定的休养期后再进行下一轮饲养。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养猪场的养殖环境,合理控制养猪场的饲养密度,强化养猪场的通风管理措施,及时消除异味,保证养猪场空气清新,进而减少各种应激刺激。夏天应做好养猪场防暑工作,冬天做好防寒工作,尽可能降低不良应激对养猪场的影响。
4.3 紧急处理
猪丹毒发病后必须本着快速扑灭的原则进行隔离、消毒、处理以及综合救治。对于带病个体,必须进行隔离处理,无公害处理病死畜尸体以及排泄物,对于假定健康猪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对养猪场的用具、猪舍等各种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尽可能杀灭猪丹毒病菌。对于出现症状的病猪,在36h内用药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可按照2~10mg/kg标准皮下注射强泰乐菌素,一天2次。按照50mg/kg的标准来稀释链霉素,肌肉注射,一天1~2次;按照8万IU/kg的标准将青霉素用灭菌水稀释,肌肉注射,12h注射1次。等到病猪体温恢复正常之后,方可停药,预防疾病复发。另外,在猪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不仅能作为预防性用药对策,还能作为大范围疾病暴发的治疗措施,按照200g/100kg的标准将阿莫西林拌到饲料中喂养。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猪丹毒的发病情况、病变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该疾病的综合诊断方式,并从疫苗、日常饲养管理以及紧急处理等角度,详细论述了猪丹毒的综合防治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更好的防控猪丹毒疾病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