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文球论治寻常型白疕病经验探析
2018-02-13熊河辉
熊河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医院,江苏无锡214071)
白疕病是中医皮肤科中常见的疾病,也称之为“松皮癣”“干癣”等,以皮肤红斑、厚层鳞屑为主要特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银屑病,它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易复发的皮肤病。根据白疕病临床特征,有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四种主要类型,其中寻常型白疕病是白疕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99%以上。喻文球教授为全国第三、五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对白疕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关于白疕病,喻教授认为毒邪是致病的关键,血热是病情发生发展的关键,是病机的核心,风、湿、瘀是发病的重要因素。笔者有幸跟随喻教授,受益良多,现将其论治白疕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认识
1.1 毒邪是致病的关键 所谓的毒邪是指蕴藏于普通食物、药物、动物、植物及自然界六气之中的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它发病急,来势猛,呈进行性加重,且传变迅速,易于恶化。同时它又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血热内蕴,日久化毒;或血热致瘀,瘀久化热化毒,导致瘀毒互结。另外,毒邪致病多挟湿挟瘀,且病情顽固,反复发作,不易根治。从白疕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来分析,其具备毒邪致病的特点。首先,白疕病多发病急骤,可突然泛发全身,呈进行性加重,并且传变迅速,容易恶化(如红皮病型白疕病);其次,本病多为素体阳热之人因外感六淫之邪蕴结体内日久化火而成毒;或是五志过极、七情内伤、饮食失节,造成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以致气滞、血瘀、湿阻,化热成毒;第三,本病病势缠绵,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因此,毒邪是本病致病的关键。
1.2 血热是病机的核心 白疕病常因内外合邪而发病,外因以风、湿、热、毒多见,内因则常有素体血热、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而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均可导致血热的形成。患者素体血热;或七情内伤,气机壅滞,郁久化火,以致心火亢盛,心主血脉,心火亢盛则热伏营血而致血热;或饮食失节,过食腥荤动风之物,以致脾胃失和,气机不畅,郁久化热,从而导致血热;或素体阳热偏盛,复外感风湿热毒诸邪,搏于肌肤,郁久化热入血则引起血热。血热内蕴,郁久化毒,以致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为本病。血分有热,热毒内蕴,熏蒸肌肤,故发斑疹;热盛生风化燥,故见斑疹色红而白屑叠起;热灼津液,血行瘀滞不畅,则见斑块肥厚紫赤;若血热内蕴,日久化毒,热毒入营,损伤营血,则可致血燥;热毒内蕴,血受热煎熬则致血瘀。血瘀内停,瘀久化热,又可加剧热毒内蕴,形成不良循环,导致瘀热互结;更有甚者血热炽盛或外受毒热刺激,以致郁火流窜,蒸灼皮肤,则可发生传变而形成较严重的红皮病型白疕,出现全身潮红,形寒身热,肌肤燥竭。因此,血热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是病机的核心。
1.3 风、湿、瘀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1.3.1 风 《医宗金鉴》曰:“此症总因风湿热邪,侵袭皮肤”,《普济方》谓:“夫鲜……其病得之风湿客于腠理……故风多于湿则为干鲜”,认为本病的病因是以风邪为主,夹以湿热。因此,白疕病的发病首先与风邪有关。风为百病之长,常与湿、热、毒相兼为患。风湿之邪客于肌肤,则出现皮肤瘙痒,斑疹缠绵难愈;血分伏热,风邪外客,风热相搏,发于肌肤,则皮色潮红,瘙痒起屑;血热内蕴,热盛生风化燥,抑或热盛耗伤阴血生燥,则皮肤干燥叠起白屑。
1.3.2 湿 白疕病患者既可外感湿热之邪,亦可因饮食不节或毒邪内蕴,败伤脾胃,导致湿热内生,湿热邪毒蕴结,则使病情缠绵不愈。临床上表现为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滑。现代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真皮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乳头延长、水肿。从中医角度,我们认为这是微观上的无形之“湿”。此外,白彦萍等[1]通过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证候成因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湿邪是与银屑病血热证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之一。
1.3.3 瘀 血瘀是血热病变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原因之一。各种内外因素导致血分有热,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故血热日久则可燔灼津血,使血液黏滞而运行不畅,因热而致瘀,形成热瘀互结。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银屑病发病与微循环障碍有密切关系,存在毛细血管扭曲,全血黏度增高,血管通透性明显增高等变化。
因此,血热毒盛是白疕病的主要病因病机,风、湿、瘀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2 凉血消疕汤为基本方
法随证立,方从法出,血热毒盛是白疕病的病因病机,并且有风、湿、瘀的作用。因此喻教授在遣方用药时从这几方面切入,在传承中医特色的基础之上,总结多年临床经验,选用土茯苓、金银花、菝葜、石膏、山栀、苦参、白花蛇舌草、白鲜皮、地锦草、黄芩、生地、青黛、丹参、郁金等十四味中药组成凉血消疕汤。全方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兼有祛风除湿之功效。方中主要含有两大组药,一组解毒,一组凉血,解毒药包括清热以解毒,利湿以解毒,重用土茯苓、金银花和菝葜为解毒主药,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之功,能解热毒、风毒、湿毒和瘀毒,且药性平和,具有解毒不伤正之功。毒邪又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血热内蕴,郁久则化火化毒,故用苦寒之生石膏、山栀、苦参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效。《本草经疏》曰:“甘所以和毒,寒所以除热,凡毒必热必辛,得清寒之气,甘苦之味,则诸毒自解,故为解毒清热之上品。”另外白花蛇舌草、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增强方中解毒祛风之功效,以上解毒诸药合用能有效清除机体外来和内生之毒邪,从根本上阻断本病的致病之因。本病以热为本,病在血分,故当治以凉血活血。方中以地锦草、黄芩、生地、青黛为凉血药组,生地凉血滋阴,使清热而不伤阴。方中还运用了丹参、郁金,取其活血祛瘀之功效,合以上诸药可消除本病发病的根源,体现了叶天士在《温病条辨》中说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活血之功。
3 善用虫类药物
喻教授认为,久病易成瘀,本病病情迁延,缠绵难愈,主要病因病机是血热毒盛,血热日久则可燔灼津血,使血液黏滞而运行不畅,因热而致瘀,形成热瘀互结,正如《素问·痹论》所提出的:“病久入深,营血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治疗中若使用植物类活血药物未能取得良好疗效时,则重视并善用虫类药物如:僵蚕、地龙、全蝎、蜈蚣等血肉有情之品,此类药物搜剔虚风贼邪活血通络,通常可取得植物类活血药物达不到的效果,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认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而且强调在使用虫类药物时,必须辨证准确,配伍合理,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另外,虫类药物性多温燥,故在配伍时宜用些滋阴润燥药以去性取用,尽其所长,提高临床效果并尽量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4 重视心理调适与饮食禁忌
对于白疕病,喻教授除了在病因病机、遣方用药以及使用虫类药物方面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同时他还认为患者的心理调适与饮食禁忌在治疗中也相当重要,我们要通过激励的言行让患者正确认识和面对白疕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接受治疗,另外一定要告诫患者忌食辛辣荤腥发物以及戒除吸烟及过度饮酒等不良嗜好。
5 验案举隅
李某,男,40岁,工人。2012年7月18日初诊。
主诉:躯干四肢红斑鳞屑伴瘙痒反复3年余,加重半月。患者自诉3年余前双侧肘部及腰骶部出现红斑或斑块,厚层白色鳞屑,轻度瘙痒,至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银屑病,给予银屑胶囊及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等药物治疗,病情明显缓解。但近一年病情反复,且皮损面积较前明显变大,延及四肢,反复多次使用中、西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疗效不甚明显。故特至喻教授处求治,刻诊:躯干、四肢可见大小不一红色或暗红色斑片及斑块,轻度肿胀,鳞屑,稍痒,部分已融合成片,少数斑块上方鳞屑较厚,可见薄膜及点状出血现象,精神欠佳,无关节肿痛,无明显发热,伴有口干,大便不爽,舌红、苔薄黄腻,少量瘀斑,脉弦滑数。诊断:白疕病。证型:血热毒蕴。治以清热凉血活血,利湿解毒消斑。方予凉血消疕汤加减。处方:
土茯苓30g,银花10g,菝葜15g,地锦草15g,黄芩10g,生地15g,山栀10g,石膏30g,苦参10g,白鲜皮10g,丹参15g,赤芍10g,青蒿10g,紫草15g,甘草5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半月后二诊:躯干四肢红色斑片或斑块,皮肤肿胀消失,基本无瘙痒,无新发皮疹,口干改善,二便可,舌红、苔薄黄白腻、少量瘀斑,脉弦滑,原方去苦参,加用全蝎3g、蜈蚣2条,水煎服,日1剂。
再半月后三诊:躯干四肢红斑明显减少,斑块变薄,颜色变淡,无明显口干,舌偏红、苔薄白,未见明显瘀斑,脉弦。处方:土茯苓15g,菝葜10g,槐花10g,地锦草15g,生地15g,丹参10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青蒿10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
3周后四诊:躯干四肢红斑及斑块已基本消退,仅遗留色素沉着或减退斑。嘱患者继续忌口并戒烟酒,预防感冒。1年后,电话告知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