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与粮食生产研究
2018-02-13柏明娜
柏明娜
(辽宁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辽宁沈阳 11003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和社会发展间的矛盾突显,农民纷纷抛弃了原有的经营模式,选择更加能体现自身价值的经营方式,走向城市寻找更为广泛的经营方式;同时我国在短期内是很难将细碎化的土地集中经营,但这些矛盾并不意味着我国不能进行大型的农业机械化操作,尤其是面对粮食问题,作为占有世界总人口1/4的国家,一旦粮食出现问题,世界粮食市场都会出现问题,本文将立足于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现实,分析如何解决我国耕地面积小、细碎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实现机械化生产。
过去的30年间,我国发生了3方面的重大变化:(1)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刺激程度加大,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非农业化劳动;(2)农业人口减少,但粮食增产脚步没有停歇;(3)我国机械发展速度超出了想象,农业机械大量涌入农村尤其是跨区作业服务的兴起,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又一广阔发展空间。
本文围绕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和粮食生产的发展,揭示农业发展与机械化发展的内涵关系,强调机械发展对农业人口流失带来的补充作用,提出“跨区作业”模式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再从需求角度研究农户家庭在当前社会选择农业机械化“外包式”粮食生产方式的原因,以及农户家庭选择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影响因素;最后,从生产效率角度,研究农业机械化服务是否对中国农户家庭粮食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
从我国粮食产量近年的发展可以看出,从1978年30 476万t上涨到2012年58 958万t,持续呈上涨的态势,尤其到2004年我国的粮食实现11连增,我国的粮食是以谷物为主,水稻上涨幅度达49.1%,小麦上涨幅度达1.2倍,玉米上涨幅度为2.7倍,这都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的农业产量在不断增长[1]。
与粮食增长呈现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农业人口密度,我国农业生产人口是典型的密度发展,我国农业人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体之一,人均耕地面积小也是我国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1978年超过70%劳动力从事农业,而到2012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例下降到33.6%。
机械化的发展从1987年开始不断上涨,从11 749万kW上涨到102 559万kW,涨幅达到了7.7倍之多。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分为大型的机械发展和小型的机械发展两大类,我国的小型机械达到了12倍的增长量,大型机械业达到了7.7倍的增长量。
以上可以说明随着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我国的机械化也在持续发展,这样才保证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供给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形成,主要体现在跨区作业上,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差异又有显著性特征,粮食作物的成熟期和生产方式又有不同之处,这些因素给具有大型机械的农民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收割环境,可随时跨地区收割,为更多的农民服务,也为自身赢得了一定的额外利润。
这种经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械成本,国家近年来鼓励个人购买大型机械,并提供了一定的补贴,这些都提高了农民购买大型机械的积极性,可以看出政府在这些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跨区作业提供了可能。另外,作业过程中的组织方式也为农机手在跨区作业竞争和野外零部件维修中提供了较大的优势。
3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
我国经济发展选择了机械发展模式,农村家庭劳动力的多少并不能衡量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同时机械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农业人口的总体数量,将很多的农村劳动力抽离出来,进行更加系统的工作。同时,这种机械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我国土地细碎引起的一些生产不便,从侧面解决了我国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近年来,农村地区变迁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为外出打工和老龄化,农户家庭外出打工对机械化服务选择的影响,只有在四川省的数据中得到体现,其后在11省耕田环节中有体现,表明外出打工对机械化服务选择有正向影响。而农户家庭老龄化人口特征在所有的实证分析中,都表明其对农户家庭的机械化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4 结语
农村劳动力的解放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集中体现,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先决条件。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相比较,过去的农业发展无法实现劳动的分工合作,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效率,这种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正解决了这种问题,从事劳动的各个工序可以外包,使劳动力解放出来,形成劳动分工,打破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
[1]蔡荣,蔡书凯.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水稻主产区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4(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