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珂运用小柴胡汤临床经验

2018-02-13汪瑶胡珂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8年7期
关键词:枢机营卫小柴胡

★ 汪瑶 胡珂(.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姜、大枣和甘草七味药组成,主治伤寒少阳证。导师胡珂教授师承陈瑞春先生,认为此方具有调和表里(内外)、上下、营卫、气血、寒热、阴阳、肝胆、脾胃的功效,将该方的主治病机界定为转利少阳枢机,并以此指导思想出发,将其灵活运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治疗,屡获显效。下面笔者从跟师所得,探讨其学术经验如下。

1 理论基础

1.1 小柴胡汤的用药特点 本方药味贵在以和取胜。柴胡辛平轻清,疏利气机,宣透少阳之邪;黄芩苦寒重浊,清热除烦,平息少阳之火;半夏辛温干燥,开结化饮,和胃散水;人参、甘草味甘安中,益气健脾;生姜、大枣以资营卫,助正达邪[1],药味配伍相佐相成,升降宣泄,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达“至和”之功。

1.2 小柴胡汤的病机概要 本方为伤寒少阳病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少阳包括手、足少阳经脉,及其络属的三焦、胆腑构成。胆为中正之官,主疏泄而利胃肠,藏精汁而寄相火,故发病则疏泄不利,邪气郁遏少阳相火,火气郁闭,极易化火,《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三焦主决渎而行水道,转气机而游相火。《难经·六十六难》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三焦乃水火气机之通道,三焦畅达则上下内外气机水火,升降出入协调均衡。正如《中藏经》曰:“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三焦不畅,则易气机郁滞、水饮内停、郁久化火。手、足少阳经脉两经皆循行胁面,转利气机,故少阳为枢。张景岳说:“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伤寒论》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可以理解为小柴胡汤调畅少阳枢机,三焦气机畅达,津液输布,胃腑(此处主要指肠腑)得润,其气因和,阳明病不大便可除(里气调和);太阳畅则营卫通,可使太阳、阳明之邪从少阳转枢而出(表气调和),故“身濈然汗出而解。”由此推论小柴胡汤的病证是“上焦不通,津液不下,胃气不和”[2],也就是三焦不畅,枢机不运。因此需横看表里,竖看三焦,外连肌表,内合脏腑,全面整体认识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按照陈老的经验,举凡表里失和,营卫不谐,脾胃不和,肝胆不利,肺气失宣,胸阳不畅,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等病机所出现各脏腑的疾病,皆可用小柴胡汤。

1.3 小柴胡汤和解法的活用 《伤寒论》中活用有六:(1)《伤寒论》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三阳合病,中取少阳,转枢三焦,以助太阳表气外达、阳明里气内降;(2)《伤寒论》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少阳阳明并病,偏于少阳,仍从少阳疏透;(3)《伤寒论》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今头汗出……可与小柴胡汤。”阳微结,阳气郁结不得畅达四周,因少阳为气机转运之枢,故可借助小柴胡以疏达之;(4)《伤寒论》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热入血室之初,经水适断,予柴胡汤升发少阳,透血转气,气行则血自调;(5)《伤寒论》厥阴篇379条:“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少阳厥阴两经互为表里,故厥阴伤寒之初,因势利导,引邪从少阳而出;(6)《伤寒论》379条:“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伤寒瘥后劳复,巧用和解之法,扶正达邪而无攻补之虑。

1.4 柴胡汤类方合方运用 胡珂教授临证时不仅将“柴胡汤类方”与经方相合,亦常与后世方相合,以扩大“柴胡汤类方”的主治范畴,提高临床疗效。例如胡主任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正虚邪犯、气血偏亏、营卫不和、经脉不舒的感冒、肢痛、脘腹痛病、皮肤瘙痒病;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寒、枢机不利的黄疸、胁痛;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化热,魂魄不藏的郁症、不寐病;柴胡温胆汤治疗痰湿中阻,气滞郁热,肝(胆)胃失和的胃痛,眩晕病;柴胡陷胸汤治疗痰热互结,气滞交甚的胃满痞痛;柴苓汤治疗湿阻气机,兼有郁热的尿痛,柴胡合四逆散治疗肝胆气郁,郁而化热,横逆犯胃(脾)的胃胀痛、便秘;柴胡泻心汤治疗上热下寒,虚实夹杂的胃痛、泄泻;小柴胡合上焦宣痹汤治疗湿邪郁热,痹阻上焦的胸痹、咽痛。胡师认为:少阳为病有易经腑同病,易气郁、易化火,易生痰饮、水湿,易伴发太阳、阳明、太阴之气不和的特点,故病位易与他脏相牵,病因夹杂、病机相兼,临床上运用常需与他方合用,才能灵活应变,广而运用。

2 临床验案举隅

淦某,男,43岁,17年9月8日初诊。主诉:脘腹胀痛,便秘1年余。现症:脘腹胀痛,饮食生冷干硬则加重,伴反酸、烧心,偶嗳气,胃脘部怕冷,服药奥美拉唑上述症状可缓解,停药后症状反复。平素大便干硬,2~3日一行,偶便前腹痛时大便则先干后稀,矢气多、无肠鸣,口干喜温饮,晨起口苦,饮食睡眠尚可,小便平。舌质暗偏紫,苔白腻,脉左弦滑、右弦细。2016年9月胃镜示:胃体息肉(已钳除),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17年9月肠镜示:乙状结肠多发息肉)(已钳除),直肠炎。西医诊断:慢性胃肠炎。中医诊断:胃脘痛病、便秘病,证属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证。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和胃、清肝泻火、润肠通便。方以柴胡四逆散合佐金丸加减。处方:柴胡10g、黄芩15g、法半夏10g、党参10g、白芍15g、枳壳20g、黄连6g、吴茱萸1g、天花粉10g、炙甘草5g、决明子30g、槟榔15g。10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17年9月21日复诊:患者服上药后便秘症状明显好转,现大便1次/天,尚成形,软。胃胀痛、反酸、烧心较前稍缓解,无嗳气,口干减,夜间仍口干欲饮,不多饮,口苦略减,纳食可,寐安,小便调,舌质暗红、苔少,兼见浮黄稍腻苔,脉弦细。守上方去决明子,白芍改20g,加生地15g、代赭石15g。10剂。

17年10月12日三诊:服上药后,患者大便成形,1~2次/日,胃胀痛几除,仍反酸,口干好转明显,余症平平,无不适。舌质暗红、苔白根部黄腻,脉弦。守上方去白芍、代赭石加乌贼骨20g。14剂。胡教授嘱咐患者继服前方,巩固疗效。

按:本案患者虽为两病,然一病机可概之,少阳阳明合病,治从少阳。肝胆郁结化火而致口苦、舌质暗、脉弦,疏泄不利、三焦气机不畅则胃(肠)腑气不降而出现脘腹胀痛、便秘,肝(胆)火旺横逆犯胃则伴反酸、烧心。方中用小柴胡汤转枢少阳三焦气机,使腑气得畅,其气因和,阳明里气调和便秘可除,四逆散疏利肝胆、透散郁热,左金丸清肝泻火、和胃降逆,决明子、槟榔加强通降腑气,天花粉生津止渴。因此,方用柴胡四逆汤合左金丸转利少阳枢机、疏透兼清是贴切病机之治。

[1]王国庆.伤寒论讲义[M].第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50.

[2]陈瑞春.伤寒实践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5.

猜你喜欢

枢机营卫小柴胡
基于“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探析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辨治
“营分为枢”思想探讨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论治皮肤病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