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国营八一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

2018-02-13马小黎钟新榕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场农业

马小黎,梁 伟,钟新榕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与经济信息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我国的国有农场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国家的特殊任务而形成的产物,为巩固我国农业和国家建设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历史贡献。但是随着市场济体制日益完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和发展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农场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

“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即根据自身的内在条件和外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加以分析,找出有利因素、不利且需要回避的因素,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进而挖掘自身的潜力,利用有利条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制定发展策略,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2]。SWOT分析法常被用于制定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们通过对国营八一农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SWOT分析,力求为农场未来的发展明确方向、找准定位和发展战略,为促进八一农场现代农业的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甘肃国营八一农场简史

1958年,八一农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在永昌、民勤建立,1978年移交甘肃省农垦局(2004年改制为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管理。1983年12月,甘肃省农垦总公司成立金昌农垦分公司,统管八一农场、河西堡电焊条厂、农垦建筑一公司。1985年八一农场场部迁往永昌县河西堡镇。2005年,根据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改革改制的整体部署,八一农场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完成了“甘肃农垦金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登记,但仍保留“甘肃省国营八一农场”和“金昌农垦公司”的牌子。2012年1月13日和2014年11月19日,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对八一农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革,先后分离了原八一农场黑土洼分场、东寨分场、青山分场和工商建企业。

2 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S)

2.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优势 八一农场地处金昌市河西堡镇,国道312线、省道212线纵穿全境,距金昌市22 km,是金昌市的交通运输之咽喉。八一农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1 360~2 520 m,年降水量126.9mm,多年平均无霜期138 d。日照时数2 884 h,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作物产量较高,品质好。土壤类型为砂质土壤。农场地下用水属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灌溉区域,按自然条件可分为三个片区,即西河灌区、东河灌区、井灌区,具有相对优越的的区位和自然条件。

2.1.2 农业基础和科技优势 截止2017年6月,八一农场占地面积2.75万hm2,耕地面积0.88万hm2,全场有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面积达到0.8万hm2,建成单元面积33.33 hm2以上的大条田2 666.67 hm2,推广干播湿出和水肥一体化0.8万hm2。农场目前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粮食作物2 400 hm2、蔬菜267 hm2、饲草作物1 733 hm2、经济作物4 267 hm2、其他作物67 hm2。2016年,八一农场通过成立专业的农机具专业合作社,累计投资2 200万元引进国际先进的大型农机具74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25 000 KW,大农机年综合作业面积在1.33万hm2以上,特别在饲草作物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66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36人,初级职称223人。下辖2个农业分场、4个产业部门、农资供应服务部、精准灌溉试验站等。2014年在甘肃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国科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投资2 800多万元建成精准灌溉试验站,试验站通过开展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等技术研究,探索适应同类地区的精准灌溉技术体系,使农场水肥利用效率更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高效化。农场还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专门的科研机构,专门从事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从作物优良品种引进、推广、种植技术、农产品流通及加工等方面辐射周围农村,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 劣势分析(w)

2.2.1 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 甘肃省的农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水资源短缺,这是影响甘肃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八一农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致命因素。金昌市位列全国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年均水资源量5.747亿m3,人均用水量97.6 m3,远低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虽然金昌的水资源利用程度已高达148.9%,但供水缺口仍有2亿m3[3]。祁连山区降水及南部源头高山冰雪融水是金昌市农业和城市用水的唯一来源[4]。东大河、金川河和西大河为境内主要河流,为常年性内陆河,均属石羊河水系[5]。此外,尚有18条大小水沟,常年流水的只有6条,水量小,距离短,水资源短缺是造成金昌资源约束和环境质量低下的主要因素。金昌市的生态环境因为干旱少雨,耕地面积萎缩,植被稀少,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下降,生态环境脆弱局面,已经影响到八一农场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6]。

2.2.2 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程度落后 近些年,虽然国家为提高国营农场对现代化农业的带动力,通过成立各类合作社等形式给农场投入了部分资金,但农场依旧是以种植业为根本,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没有产业化的项目支撑,依旧难以发挥农场的优势[7]。国营八一场种植的农产品品种单一,产品本身的附加值比较低,相对比较效益也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截止2016年底,金昌市仅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家,这些龙头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整体上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缺少真正能带动八一农场职工参与生产流通能力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农业龙头企业因缺乏稳定、批量化、标准化的原料供给,不敢接受订单和满负荷生产;另一方面,农场职工生产的农产品因缺乏龙头企业持续稳定带动,造成价格不稳定、职工增收困难,结构性矛盾比突出。

2.2.3 农产品市场体系存在不足 通过多年改革,八一农场在经营管理上虽有改进,但由于观念的落后,对先进管理技术的引进和企业管理创新依然不足,生产组织与管控模式依然比较传统。目前八一农场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一是农场职工缺乏组织和引导,市场信息沟通和交流不畅;二是没有固定销售的农产品和销售渠道,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三是农产品市场信息流通不畅,农业电子商务化信息覆盖范围小,建设滞后,传统媒介也没有成为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些表现不但制约了农产品流通,还使得大量的职工的利益受到损害,严重不利于农场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完整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3 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与风险

3.1 机遇分析(O)

3.1.1 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 中央、省市各级政府一直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2004开始,中央连续出台10个“一号文件”,将“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关注的重点[8]。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大强调,要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提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核心和关键要靠科技,靠科技创新,靠科技进步”[9]。

3.1.2 国家对国有农场改革发展的重视 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开始,地方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国有农场的存在,以及国有农场的改革发展,重新认识到解决国有农场民生问题的迫切性。2015年11月27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呈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了新时期国营农场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创新农业管理体制,构建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创新土地管理方式。2016年6月14日,农业部印发《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试点工作方案》,旨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场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营农场主导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农场整体经济实力。方案提出将快速推进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农场实施公司制改造,把国有农场建成体制完善、机制灵活、开放包容的现代市场经营主体,全面增强国有农场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

3.1.3 城市化推进带来新机遇 甘肃省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截止2016年低,甘肃城镇化率为44.7%[10]。始终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已经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新重点。通过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利用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将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1]。通过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让农场职工分享现代化成果。这些措施的落实,将提高国营农场职工的农业资源占有量、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对优质化、多样化农场的农产品需求[12],为农场现代农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3.2 威胁分析(T)

3.2.1 农产品质量风险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相应的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八一农场的现代农业科技水平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基础差,缺少农产品检测设备、技术人员、经费,常常出现检不了、检不准的等问题,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情况屡见不鲜。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力度不足,存在重标准制订,轻标准实施的问题。农场职工对标准化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有限,致使推广实施的范围不广、建设速度不快,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中,科技含量低,标准化程度差,极易导致农产品质量不过关,无法形成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

3.2.2 潜在风险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是典型的风险型产业,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必然伴随着各种风险[13]。国营八一农场在现代化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中,要面对以下三种潜在风险。(1)自然风险。八一农场位于河西地区,属于全省极干旱地区,风大沙多,极易造成土地沙化及严重的沙尘暴;水资源不但贫乏,且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盐碱化、荒漠化等问题比较突出,农业灾害相对频繁。(2)市场风险。八一农场深处甘肃内陆,距离中心市场较远,市场发育不成熟、不完善。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场职工的种植习惯差异、信息不灵通、科技水平比较低等原因,直接导致在种植结构中容易出现单一性、盲目性、市场风险防范性差等问题,对农场发展、职工收入和种植积极性会带来负面影响。(3)土地资源风险。城镇化的建设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甘肃省近几年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提升到44.7%。八一农场土地集中连片,面对城镇化的推进对土地资源的侵占,农场的土地资源势必将面临被占用的风险。

4 加快农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营八一农场拥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相对较好的科技基础,但是必须看到其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还存在诸多约束条件。应采取相应措施,变劣势为优势,化威胁为发展机遇,促进国营八一农场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4.1 利用好的政策环境,制订农场未来总体发展规划

近几年,国家和甘肃省政府、甘肃省农业厅对国有农场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诸多促进国有农场发展的政策,为国有农场的发展营造了好的政策环境。甘肃国营八一农场要从自身的定位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用好用足现有政策,特别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作为农场改革发展的行动原则和指导方针。按照国有农场改革发展的现有政策,科学制订农场总体发展规划,根据发展需要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资源,扬长避短,构筑产业优势、竞争优势,提升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为增强农场发展潜力和提高职工收入提出战略性构想。

4.2 发展农场实体经济,增强农场经济活力

甘肃国营八一农场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立足第一产业,努力向二、三产业渗透,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打通产业链,最大程度地增强农场经济发展活力和利润获取能力。首先,要积极培养现代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国营农场开展多种经营的基础,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够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可以顺利实现对产业链其他环节的资源整合,提升利润空间。其次,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设施蔬菜、玉米制种、苜蓿、中药材等是甘肃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八一农场要充分培育发展这些产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实现资源整合,提高优势产业的附加值,用优质化提升传统农业。同时用特色化形成新支柱产业,在市场上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最终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4.3 凸显国有农场在现代农业中的示范作用

充分利用国营八一农场目前的规模优势,凸显国有农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把八一农场系统建设成为金昌市乃至甘肃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先行区和试验区。充分用好用足国家对“三农”的诸多优惠政策,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夯实农场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使农场设施装备发达、生产技术先进、组织经营效益高、服务体系完善[14],不断提高农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以区域化布局为基础,以推进农场职工的生产专业化、企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市场经济理念和现代管理方式经营农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具有高产、优质、抗旱等特点的新品种要积极引进,重点示范、稳步推广,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把八一农场建设成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和样板区。

4.4 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农场科技创新步伐

通过推进农场的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率,提升农场职工科技素质,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开发为农场未来的发展重点,全面提升现代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15]。全面体现绿色安全技术与高产优质技术的相结合。围绕农场目前的主导产业,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业循环利用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专项[16]。依托科研院所,并强化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借助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开展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加快农场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步伐。

4.5 发挥农场区位优势,增强农场经济实力

国营八一农场原先较为偏远,随着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农场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农场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区位优势也将不断提升。八一农场必须抢抓机遇,发挥农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场二、三产业,逐渐走出农场种植产品单一、附加值效益低下,职工收入少、生活困难的局面。利用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充分融入当地经济发展,把农场的资源优势和地方的经济体制优势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农场发展道路。

[1]周龙官.国有农场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2]施良平.国有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3]屈嗣超.金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兰州:兰州大学,2014.

[4]冯书天.金昌市水资源状况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发展[J]. 发展,2007(7):46-55.

[5]李春花.水资源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6]吕文广,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及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7]黎玉清.兰洋农场发展战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8]韩长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辉煌[N].农民日报,2015-10-12(1).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焦晓玲.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5.

[11]秦晓娟.甘肃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19-45.

[12]罗雪中,潘志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民市场风险[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 27(141):118-121.

[13]张宇梁.黑龙江省国有农场混合所有制发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

[14]周 游,刘国新.基于制度变迁角度对国有农场制度变革的研究[J]. 理论月刊,2014(5):138-140.

[15]朱晓蕾、朱登超.黑龙江星区国有农场发展合作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470.

[16]杜鹏举.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16(11):73-74.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农场假期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