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甘南6号选育报告

2018-02-13闫春梅王国平徐冬丽马福全旦知吉萧永善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甘南州甘南白菜

闫春梅,王国平,徐冬丽,马福全,旦知吉,萧永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

油菜是甘南州主要的食用油原料,其种植面积、产量和商品率在全州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白菜型春油菜是甘南州的特色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067万hm2,占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5%。白菜型春油菜耐寒、耐瘠、适应性广,适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占全州油菜种植面积的70%[1-5]。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高产、高油、耐寒、耐瘠为育种目标[5],经过多年试验研究,选育出了含油率高、丰产性好、适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甘南6号,于2016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甘南6号(原系号2015-3)母本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含油量高、稳产性好的白菜型春油菜品种甘南3号,父本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供的春油菜品系97Q-4。2000年进行有性杂交,2001年鉴选出真杂交种5株,2002年起进行单株系统选择,2006年株系选择,2007年参加品鉴试验,2008—2010年参加品比试验,2011—2013年参加甘南州油菜区域试验,2012—2015年进行甘南州油菜多点生产试验,2015年参加甘肃省极早熟春油菜新品种生产试验。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07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的品鉴试验中,甘南6号平均折合产量为1 699.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3号(CK1)增产32.5%,较对照品种甘南 4号(CK2)增产5.2%,居12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

2.2 品比试验

2008—2010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的品比试验中,甘南6号3 a平均折合产量为1 467.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3号(CK1)增产28.7%,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CK2)增产17.0%。其中2008年平均折合产量为1 534.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3号(CK1)增产37.8%,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CK2)增产11.7%,居9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2009年平均折合产量为1 426.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3号(CK1)增产10.1%,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CK2)增产15.1%,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8位;2010年平均折合产量为 1 440.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 3号(CK1)增产38.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CK2)增产24.1%,居1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

2.3 区域试验

2011—2013年在合作市、夏河县、临潭县、卓尼县、迭部县进行的甘南州油菜区域试验中,甘南6号3 a 15点(次)有13点(次)增产,平均折合产量为1 785.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20.7%,居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其中2011年5个试点均较对照增产,平均折合产量为1 926.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26.0%,居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12年5个试点中有4个试点次增产,1个试点减产,平均折合产量1 740.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17.4%,居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13年5个试点中有4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平均折合产量1 687.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13.5%,居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

2.4 生产试验

2.4.1 甘南州油菜生产试验 甘南6号于2012—2015年在甘南州合作、临潭、卓尼、夏河、碌曲、迭部等6县(市)生产示范种植24.0 hm2,3 a平均产量为1 656.0 kg/hm2,较当地种植的主要春油菜品种增产12.2%。

2.4.2 甘肃省极早熟春油菜生产试验 2015年参加在合作市、卓尼县、天祝县、山丹县、渭源县5个不同生态区域进行的甘肃省极早熟春油菜生产试验,甘南6号在5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比例为100%;平均产量为1 942.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13.9%。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性特征

甘南6号幼苗半直立,无叶柄。叶片有刺毛,无蜡粉,薹茎叶叶柄全抱茎秆,叶缘波状,锯齿,叶色浅绿色,花瓣重叠。种子形状不规则球形,种皮褐色。

3.2 生物学特性

甘南6号为白菜型早熟春油菜,生育期为106~113 d。株高107.8~113.6cm,有效分枝数3.5~4.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64.8~127.0个,角粒数17.0~23.3粒,千粒重2.8~3.1 g。

3.3 品质

2015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含粗脂肪39.95%,芥酸含量34.93%,硫甙 34.92 μmol/g。

3.4 抗病性

据2015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进行的菌核病抗病性鉴定结果,甘南6号病株率为19.76%,低抗油菜菌核病。

4 适种地区

适宜在海拔2 600 m以上的甘南临潭、卓尼、夏河、碌曲、迭部、合作,以及武威天祝、张掖山丹、定西渭源等地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在海拔2 750~3 100 m的白菜型油菜种植区,适宜播期是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以15.0~22.5 kg/hm2为宜,保苗105万~120 万株/hm2。

5.2 施足基肥

播前一次性底施农家肥22 500~30 000 kg/hm2、磷酸二铵112.5~225.0 kg/hm2、尿素75~150 kg/hm2。

5.3 种子处理

播前3~30 d用70%锐胜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进行种子包衣拌种,防止跳甲为害。

5.4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促进形成壮苗。苗期跳甲为害时用48%毒死蜱乳油750 g/hm2兑水675 kg田间全株喷雾防治,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25 g/hm2兑水750 kg田间全株喷雾防治。

[1]杨鸿雁.甘南州甘蓝型春油菜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3(9):37-39.

[2]闫春梅,王国平.2014年国家甘蓝型春油菜早熟组区试甘南点总结[J]. 甘肃农业科技,2015(11):26-28.

[3]闫春梅,王国平,郭建炜,等.甘南州白菜型春油菜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6(1):89-90.

[4]闫春梅,包永梅,刘梅金.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甘南4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03(11):11-12.

[5]王国平,闫春梅,贺风玲.白菜型春油菜甘南5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2(8):3-5.

猜你喜欢

甘南州甘南白菜
一棵白菜
甘南走读
甘南九章
甘南记
开水白菜
《去甘南》
神奇的“白菜换装”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南州垃圾填埋场适宜性分析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基于DEM的1983-2012年甘南州降水空间变化趋势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