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解读《秋喜》
2018-02-12李酉歆
李酉歆
【摘 要】本文将运用电影符号学的相关知识,对《秋喜》这部影片中的人物、事物、台词、场景符号及符号举证进行解读,力图通过另一个角度对电影文本的分析,使电影文本呈现出全新的意义样态,从而引导观众去接受和理解文本。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秋喜;符号矩阵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1-0075-02
《秋喜》是一部以1949年广州战斗为背景的谍战电影,是由孙周执导,被观众称为唯一一部能都与《潜伏》相提并论的谍战片。主要是讲1949年的广州,国民党节节败退,不得不退居台湾,在这种混乱无政府的情形下,地下党员晏海清与特务头子夏惠民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而片名“秋喜”则是男主角晏海清女佣的名字,可以说这部影片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晏海清与夏惠民的故事线,另一部分则是晏海清与秋喜的感情线。该片于2009年10月上映,虽然票房惨淡,但是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因此笔者将以《秋喜》作为具体的案例,结合电影符号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意向观众传递本片的价值。
一、电影符号学简述
电影符号学是由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的学生克里斯蒂安·麦兹(Christian Metz,1931-1993)于1964年的《传播》期刊第四期发表《电影:语言系统或语言》专文中提出来的。麦兹的电影符号学理论被视为一种从传统到现代理论的转进,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架构,重新思辨“电影语言”和如何建构“电影语言”等问题,这一阶段被称为电影第一符号学。1975年以后,麦兹转向以精神分析为理论架构,思考影片状态里想象的能指问题,也就是思考影片中用来表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语言符号,这一阶段被称为电影第二符号学。所以电影符号学也就是将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进行研究的一个学科,是在符号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二、电影符号学在《秋喜》中的应用
(一)符号矩阵。“符号矩阵”是格雷马斯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模式扩充发展而来的一种符号分析模式,他将列维·斯特劳斯的简单的二元对立扩充为四元对立模式,使得叙事分析的实现更为完善。这个符号矩阵主要是由四个部分组成:X、反X 、非反X和非X。故事一般起源于X和反X的对立,在其对立的进程中出现了非反X和非X这两个角色定位。非X是与X矛盾的但不是对立的,而非反X与反X也是矛盾的但不一定对立。故事的发展除了由对立双方推动外,还由X与非X和反X与非反X这两条支线推动。因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这两条矛盾的支线的出现,非但不会扰乱主线的进展,还会通过剧情的演变,丰富主线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支线的人物性格表现的更加鲜明。下面笔者将结合《秋喜》的剧情,分析组成符号矩阵的四个部分:
X:晏海清的表面身份是国民党广播电台技术部主任,真實身份是一名地下党员,潜伏在特务头子夏惠民身边收集信息。在与国民党残余分子的斗争当中,晏海清送走“家眷”,经历了上司被捕,喜爱的女人死在自己手中等一系列事件。面对夏惠民的残暴与逼迫,孤身一人,为着自己的坚定的信仰,勇敢的与敌对势力做着斗争。
反X:夏惠民的表面身份是广播电视台台长,与晏海清是上下级的关系,实质身份是特务头子,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反派。他残害忠良,视生命如蝼蚁,面对一车平民,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为击破晏海清的心理防线,用极其残忍的方法去折磨与他亲近的人。夏惠民这个角色的出现正好与晏海清形成鲜明对比,一邪一正,在斗争与交锋中推动主要剧情的发展。
非X:秋喜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以佣人的身份照顾着晏海清的生活。由于敌人的搜捕和迫害,出于安全,晏海清送走了所有家眷,但是他的“太太”却让秋喜留下来。在硝烟四起的广州,秋喜暗生情绪向晏海清表明心意,但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晏海清却不得不拒绝。秋喜与晏海清在性格上相互吸引,却因身份又矛盾排斥,这种矛盾与统一迫使两人的感情最终以悲剧收场。
非反X:惠红莲是一名粤剧名伶,她没有名分,以“情妇”的身份陪在夏惠民身边,是夏惠民的情感慰藉。在情感上二人是统一的,但是与夏惠民的特务身份不同,惠红莲不参与任何政治,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存在于正邪两方之中,这点也就意味着她与夏惠民不会长久。暗示着后来惠红莲因不愿与夏惠民去台湾,死在夏惠民枪下的结局。
(二)人物符号。在《秋喜》这部影片中,基本上每个出现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晏海清不仅仅只是晏海清,夏惠民也不只是夏惠民,它代表的是一类人,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有各自的象征意义。
腾昌杂货店店主:这个角色其实象征的就是受国民党迫害的普通民众,他们不参与政治,但是却沦为政治的牺牲品。他们只求安稳的生活,能在乱世求得一席之地,却只因偷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广播,被国民党的卫兵枪杀。
出卖者:这个角色代表的就是在当时大背景下的组织中被策反的成员,其实就是叛变者的形象。他们因为各自的原因,大多数是忍受不了酷刑,出卖组织叛变敌人,使很多重要的人物被迫害,也失去了自己内心最重要的信仰。
陶书记:老陶代表着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牺牲的无数共产党人,实际上是一个付出者的形象。在历史的河流中,这种人大有所在,无论是闻一多,还是李公朴,他们都曾为了自己理想的国度而努力奋斗,艰苦作业,宁死不屈,老陶便是他们的一个缩影。
晏海清:海清这个角色从表面看代表的是潜伏的地下党员,深层次看是一个保护者的形象。在影片中,面对夏惠民的每一次施暴,晏海清都会去劝说他。无论是从杂货店店主,还是被枪毙的一车平民,再到老陶和秋喜,晏海清都是尽力去保护他们。换句话说,晏海清保护的不仅仅是这些人,而是他的理想和信仰。
夏惠民:他是一个典型的破坏者形象,乱杀平民,只要是他认为可疑的,通通处死。为了逼晏海清承认身份,他一步步的诱导,不惜用数十条鲜血去击破晏海清的心理防线,只为逼他承认身份。甚至连他的情人惠红莲也不放过,最后因惠红莲拒绝和他去台湾,秉着得不到就要毁掉的心理,他一枪结束了惠红莲的生命。
秋喜:她是纯洁与美好的化身,是信仰一般的存在。秋喜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这种普通是每个人最初所拥有的,只是在道路的选择中,有些人渐行渐远,逐渐失去了最初的纯洁与美好。无论是晏海清还是夏惠民,他们都认为秋喜是最最纯洁的存在,这是晏海清所追求的,也是夏惠民所失去的。
(三)道具符号。道具符号也属于图像符号的一部分,是影片的“语言”。电影中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存在,在特殊场景下出现的道具是有其特定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交代了影片背景甚至是代替了影片语言。
鸽子:在《秋喜》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次白鸽的场景。白鸽也叫作“和平鸽”,在影片伊始,晏海清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广播时,一群鸽子开始在镜头前展翅飞翔,这也就交代了影片的背景——国民党节节败退,广州即将解放;同时,也预示着影片的结局——邪不压正,胜利终将属于正义的一方。
除了这个场景,当晏海清得知夏惠民将要诱捕陶书记,并且已经找到他们逃脱的路线和聚集点时,他立马去市场买了一笼信鸽,把它们带回家后将消息通过鸽子传送出去。这一场景中的鸽子代表的是晏海清这样的地下党员的潜伏的性质。
夏惠民参观晏海清的家,发现晏海清家养的鸽子,还故意问是吃的吗?让晏海清杀掉鸽子当做自己的晚餐,却在上桌后,说他自己不吃飞禽。这也就说明夏惠民的本意并不是想吃鸽子,而是单纯的想毁掉鸽子所代表的的这份和平和胜利以及是晏海清无法通过鸽子传递消息,他“破坏者”的形象又躍然纸上。
菊花:晏海清为了秋喜的安全,送秋喜离开,却在夜晚归家时遇到了等自己的秋喜。秋喜告诉晏海清他的阿爸因偷运共产党员被特务们带走,求晏海清帮帮他。待秋喜询问阿爸情况时,晏海清没有直接回答,还是走到秋喜房门口,剪了一枝菊花递给秋喜,并将菊花插入秋喜的发髻。在中国,菊花一般是用以祭奠逝去的亲人和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即使晏海清不说,但看到菊花,秋喜也明白阿爸已离他远去。在这个场景中,再用语言是苍白的,用菊花更能展现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味。
(四)台词符号。台词是电影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声音符号的一类。影片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情感的爆发以及剧情的发展都需要台词符号的推动。每一句台词的设置都不是多余的,是意有所指的,可以侧面传达影片所要表达的含义。
比如影片中夏惠民在办公室问晏海清有信仰吗?晏海清说:“我倒是觉得共产党也没什么特别过人的地方,他们只不过是抓住了一点,得民心者,的天下。”这句话其实蕴含了很深的政治含义,从古至今,执政者之所以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最重要的莫过于民心。因为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也因为共产党人心中有拥护的人民,所以他们取得了胜利。这句台词不仅总结了共产党胜利的原因,也告诫自身一定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利益,这便是共产党与国民党最根本的不同。
再比如夏惠民与晏海清吃饭,夏惠民说:“秋喜,哦,广州人喜欢这个名字,秋天的喜事,可是喜从哪来呢?”这句话看似一个反问,其实是个陈述句。广州是在1949年10月解放,正值秋季,这对于广州,对于大陆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喜事。这句台词不仅再次交代了本片的背景,也烘托出国名党战败后不得不退出大陆的不甘与无奈。
在影片后半段夏惠民问晏海清要是靶子前面站个人你敢开抢吗?晏海清说不敢,夏惠民又说:“其实有些事情做起来并不难,无非是隔了一张纸一层布。”这句话其实是夏惠民对晏海清的暗示,因为晏海清不敢杀人,夏惠民想逼迫晏海清突破他的心理防线,所以设计让晏海清杀死秋喜。而在影片最后,晏海清与夏惠民在码头相遇时,他们之间也隔了很多条红布,可是晏海清却能从容的拔枪与夏惠民对峙,这个场景与上句台词是相呼应的。因为隔了一层布,所以不敢杀人的晏海清最终将枪口对准了夏惠民。
三、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电影符号学的相关知识对《秋喜》的分析,厘清了这部影片的人物关系,使人物形象以一个饱满的状态展现在众人面前。除了使用符号矩阵的理论,从人物符号、道具符号以及台词符号的切入也使观众或者读者对影片有一个全新的理解,能从一个更加专业的角度去接受影片的内涵。同时,这也启示我们,在剧本或者影片的架构中,应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能拍出更多优秀有深意的电影。
参考文献:
[1]齐隆壬.电影符号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3:105.
[2]李晓燕.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电影《秋喜》的分析与解读[J].戏剧之家,2016(9):150.
[3]胡玲娜.浅析电影《秋喜》中的符号学应用[J].戏剧之家,2015(2):78.
[4]刘逸舲,陈心韵.电影《秋喜》的符号矩阵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