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便携式呼吸机应用的方式与应用效果研究
2018-02-12罗美曾琪
罗美 曾琪
摘要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效果。方法:选择院前急救中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肺复苏、癌症晚期、脑血管疾病和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0%、86.7%、66.7%和83.3%,整体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对院前急救患者采用便携式呼吸机治疗,优势明显,抢救成功率比较高。
关键词 院前急救;便携式呼吸机;应用效果;护理效果
近些年来我国急诊医学和急救护理学不断发展,各种急、危、伤重症患者例数增加,在转诊、转运和监护过程中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成为护理重点所在。考虑到院前急救体系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现状入手,做好后续护理管理工作,采用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配备先进的院前急救设备和仪器,为院前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为了分析院前急救途中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效果及护理方式,本次研究选择2013-2016年在院前急救中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及时进行抢救,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3-2016年在院前急救中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50例患者中肺复苏患者20例,急性或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15例,癌症晚期患者3例,脑血管疾病12例。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采用便携式呼吸机,具体如下:采用呼吸机进行急救时,对于危重患者需要立即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道,采用负压吸引器清理口腔和呼吸道中的血液和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存在意识不清或者其他异常现象的患者,需要采用气囊面罩连接机,对于半昏迷或者昏迷無意识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同时进行肺部听诊,而后连接呼吸机。采用便携式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结合病情变化设置通气量,通常情况下潮气量水平在8~12mL/kg,机械通气频率设定为10~18bit/min,呼气时间1:1.5:2.5。结合患者的体重和自身具体情况调整呼吸频率,将呼吸机连接管接好,打开氧气瓶进行气管插入,准备好吸引器。此外以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指标,血氧饱和度超过90%则为成功,而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连续检查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和血压。在急救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检查血氧饱和度、呼吸以及心率等,如果出现血氧比较低的现象,要注意对位置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阻塞或者其他现象。针对临床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应用镇静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立即开放气道,持续进行心脏按压。在转运阶段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的正常,避免出现其他炎性反应。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肺复苏、癌症晚期、脑血管疾病和急性或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成功的比例分别为90%、86.7%、66.7%和83.3%,整体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见表1。
讨论
机械通气是缓和呼吸衰竭过程中使用的重要方式,能使患者尽快恢复,改善氧合。在院前急救以及转运过程中,便携式呼吸机的应用为患者维持有效的通气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便于携带,使用比较方便。
院前急救患者病情比较复杂,甚至存在治疗不合理或者其他现象,基于其特殊性,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各项护理指导工作,按照临床护理具体要求进行落实。本次研究中的50例患者都采用便携式呼吸机进行治疗,氧流量调整为低流量或者中流量,为了解患者在使用呼吸机后供氧的效果,提前20~30min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检测,检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在维持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包括呼吸频率、胸廓幅度和缺氧改善情况等,如果患者存在有痰或其他不良反应,需要给予吸痰治疗,吸痰后带上面罩,调整到60%左右,时间1~3min。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进行应用,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由于每次吸痰的时间比较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自身变化,及时调整进行治疗。治疗阶段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要对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压以及其他常规性指标进行调整,观察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必要时吸出痰液,维持机械通气的正常运作。考虑到机械通气以及参数设定标准要求,需要适当对各个参数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管道折断、弯曲或者阻塞的现象。转运阶段要维持其基本平衡,如果车辆剧烈摇晃,则会出现结通气接头脱落的现象,导致患者缺氧现象严重。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对各个管道的连接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出现脱落的现象,及时固定。
便携式呼吸机的整体应用效果突出,属于动力非气体,气量比较小,具有明显的便携式特征,功能比较强大。在急救阶段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放置,电流可以采用直流或者交流两种,考虑到稳定性、移动性以及任意性等要求,必须做好内设功能,对功能系统进行评估,保证呼吸机合理应用。此外由于便携式呼吸机具有一定的广泛使用性的特点,自检功能优势明显,能保证呼吸机的精准度,在应用过程中要设立多项参数,对功能进行检查,保证呼吸机的精准度。由于参数显示的标准比较多,功能比较强,救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掌握机器的各项功能特点,便于对设备的应用效率进行调整,使其适应呼吸机的护理要求。便携式呼吸机属于受体气压,包括合成、储备等功能,定位准确,在应用过程中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具体情况进行控制,能做好自动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同步操作。
本次研究说明对院前急救患者采用便携式呼吸机,其优势明显,能保证患者呼吸频率和心率比较稳定。
综上所述,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患者中应用优势比较明显,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使急救工作达到理想的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