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义动词后接成分的多样性特征分析

2018-02-12刘洋

新一代 2017年21期

刘洋

摘 要:本论文立足于前人对泛义动词的普遍研究,基于以往泛义动词的研究成果,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根据家族相似性,以“整”为例,分析其义项语义范畴形成的机制,挖掘其具有泛义性特征的内部原因,进而对泛义动词后接成分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归纳泛义动词的各个结构类型和形成机制。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东北方言;泛义动词

一、东北方言泛义动词后接宾语的情况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最大的词类,据统计,“在43330词中,名词有27408词,占63%”[1],名词主要的功能是做主语和宾语,其中只有“2.4%的名词不可以做宾语”。[2]当与泛义动词“整”组合时,名词一般充当宾语。如整事儿、整景儿、整饭、整容。“整事儿”和“整景儿”结构中,它的搭配是受到限制和制约的,“整”和宾语之间是不能加任何成分的,已经形成固定短语,是凝固化了的古今词。除此之外,“整”直接加名词的情况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整”+量词+名词的情况较多,较为常见。如:儿媳妇,家里来客人了,整俩硬菜。(《策划》)

“整”作为动词,其带宾情况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据宾语的语义类型,可划分为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和与事宾语。动词“整”后面可直接带宾语,其可带受事宾语和与事宾语,但不可带施事宾语。

1.“整”后跟受事宾语,表示“整”这个动作发出后,直接支配和关涉的对象。如:整事儿(表示捣乱、耍花招,警告别人用。);

2.“整”后跟与事宾语,与事宾语包括结果宾语、工具宾语、处所宾语和数量宾语等。

a.“整”+结果宾语,表示“整”动作发出后,所产生的结果。如:整出一身冷汗(吓)

b.“整”+数量宾语,由物量短语充当,表示与发出“整”的动作的受事主语有关的数量。如:整一袋(抽、吸)

c.“整”+处所宾语,表示“整”动作发生或指向的处所,逐步转变成“整+<到/进……>”或“[在……上]+动词。如:整出去

d.“整”+目的宾语,表示“整”这个动作的目的,“整”这个动作为双方参与的动作行为,转换为“为了……而+动词”。如:为了联谊而整个舞会(举办)

二、动词“整”后接补语的情况

东北方言中动词“整”可后接情态补语、时地补语、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以及可能补语。

⑴情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或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整”和补语之间一般加助词“得”,“整”+得+了、完、好。例如,整得猛、整得殷红殷红。

⑵时地补语:介词短语充当时间、处所补语。例如,这事就整在1949年。

⑶结果补语:表示因“整”这个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如:整好

⑷趋向补语: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例如,江岸和江心,整起了航标灯。

⑸数量补语:属于数量补语中的动量补语,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整了几遍。

[6]目的补语,表示“整”这个动作发出后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整干净了啊,一会儿领导来检查。

在“整”字后接补语的的所有情况中,后接结果补语的数量最多,也相对最为常见。

“整”+形容词,“整”后接补语可以把以上情况划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为描述人的心理的形容词,这类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是[描述]、[性质]、[人]、[心理],如伤心、郁闷、难过、激动、高兴、悲痛、暴躁、急眼……等等。“整”后接这类形容词,在聚合规则下,可以随意替换这一范畴内的形容词,如整伤心了,再通过组合关系,进入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程度的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发现,“整”后接这类形容词性宾语时,后面总要跟着语气助词“了”,表达已经发生了的事情的结果。

第二种为描述人的外貌的形容词,这类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是[描述]、[性质]、[人]、[外貌],典型词语有:儒雅、漂亮、秀气、瘦小、高大、苍白、魁梧、苗条、端庄等,“整”在后接这类形容词时,在聚合规则下,也一样可以随意替换,如整漂亮点,但是却很少有整苍白点,整瘦小点。

可见,“整”字后接宾语是有选择性的,其构词限制和语义选择是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的作用下完成的。

三、动词“整”构成偏正短语的使用情况

状语与东北方言中动词“整”构成偏正短语的使用情况,它表示修饰关系。如

⑴副词+“整”,例如,刚整一会儿、整回来。

⑵名词+“整”,例如,今天整、明年整(“今天做、明年做”)。

⑶方位短语+“整”,例如,往家里里整。

⑷代词+“整”,例如,这么整、那么整。

⑸数量短语+“整”,例如,一步一步地整(一步一步地做)、一点儿一点儿地整(一点儿一点儿地做)。

⑹介词短语+“整”,例如,为人民整。

⑺能愿动词+整,在口语中使用频率最高,例如,能整。

总之,状语与东北方言中动词“整”构成偏正短语的使用情况较少,使用较多的为能愿动词与“整”构成的状中短语,这体现了口语的简洁性以及有较多省略等特点。

另外,东北方言中动词“整”做谓语动词使用时,表示的语法意义具有暂时性、尝试性,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带有商量、试验的口气,常用形式的变化类型主要有:XX式、XYXY式、X一X式。

①“整整”意为“弄一弄”。例如,整整衣服(弄一弄衣服)

②“整理整理”意为“收拾收拾”。例如,整理整理屋子(收拾收拾屋子)。

③“整一整”意思是“修一修、弄一弄等”。例如,我家水龙头坏了,我去整一整。(修一修)

“整”作为泛义动词,其后接成分种类繁多,数量惊人且范围极广,其本身的意义随交际语境和后接成分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我没钱了,你出去整点钱呗”,“整”,是借钱的意思。又如“:没钱了,你出去整点钱呗(小偷间的对话)”“整”,就是偷的意思。因此,“整”的具体意义要在具体交际所需要的语境中进行分析,“整”的泛義的使用情况符合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同时也符合语言的趋简性原则。“整”的口语指数程度非常之高,与其他泛义动词不同,“整”只是部分进到普通话领域中。

参考文献:

[1]郭锐.1993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J].中国语文,(06).

[2]赵世举.试论词汇语义对语法的决定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2).

[3]崔蕾.小议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