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结合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2018-02-12缪恺张晋锋林雪松
缪恺+张晋锋+林雪松
[摘要] 目的 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结合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6月,选择随机的方式对该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激光治疗、观察组-实施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结合激光治疗,每组患者40例,比较2组不同时间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黄斑总体积、黄斑水肿分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黄斑总体积显著轻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黄斑轻度90.00%;中度7.50%;重度2.50%;低于对照组,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结合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具有显著疗效,同时还能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研究。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激光;糖尿病黄斑水肿
[中图分类号] R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050-02
糖尿病黄斑水肿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糖尿病所致的黄斑中心凹出一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细胞外液积聚所导致的视网膜硬性渗出或增厚。目前临床上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单纯性和增殖性,临床症状为视网膜内出血、视网膜水肿以及微动脉瘤等,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激光治疗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常见的手段,但由于该方式在治疗中存在局限性,因此不被临床应用。研究认为,对其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可获得显著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1]。因此,该文对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取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客观的研究,并选择一项合理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80例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同意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年龄在50~79周岁;③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10%以内;④临床症状均符合我国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诊断标准;⑤临床资料完整且依从性较高者。排除标准:①伴有造血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者;②有既往眼部手术病史、虹膜新生血管生成、青光眼、眼科炎症疾病等;③伴有黄斑裂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萎缩、累及中心凹的视网膜前膜、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阻塞等;④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且配合度较差者;⑥眼压≥22 mmHg。观察组患者年龄在(65.23±1.35)岁,年龄范围上限值:79岁,下限值51岁;男女性比例各占28/1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65.59±1.68)岁,年龄范围上限值:79岁,下限值52岁;男女性比例各占29/11例。将两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临床资料)实施对比,对比结果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该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实施激光治疗,主要内容:实施手术前给予患者复发托吡卡胺滴眼液,每隔5 min滴1次,15 min后给予其奥布卡因滴眼液,方式同上。对患者眼角膜进行麻醉后,将激光角膜接触镜置入实施操作。
观察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采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结合激光治疗,具体措施为对患者实施激光治疗后48~72 h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该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无菌室进行),后进行铺巾操作,对患者眼睑部位采取消毒措施后实施开睑器开睑,进一步在玻璃体腔中央后方缓慢注射0.05 mL雷珠单抗,持续的缓慢推注后将针头拔出。上述操作之后给予患者滴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治疗,4次/d。
1.3 观察指标
分析2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不同时间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分析2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不同时间黄斑总体积。分析2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黄斑水肿分级情况(患者后极部未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为无明显的黄斑水肿;后极部出现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但距离黄斑中心有距離为轻度;后极部出现视网膜增厚及硬性渗出,与黄斑位置接近但未累及为中度;后极部出现视网膜增厚及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为重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将2组不同时间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进行对比
观察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不同时间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533.23±1.35)μ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个月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384.23±2.12)μm;治疗后6个月(298.33±1.23)μm;治疗后12个月(319.12±1.54)μm,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黄斑总体积
观察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黄斑总体积(11.53±0.56)mm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9.65±1.02)mm3;治疗后6个月(9.52±1.01)mm3;治疗后12个月(9.25±1.54)mm3,显著轻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2组黄斑水肿分级情况
观察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黄斑轻度36例,占比90.00%;中度3例,占比7.50%;重度1例,占比2.50%,优于对照组,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黄斑水肿为临床上常见的老年疾病,也是导致我国致盲率上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从而导致我国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视力情况。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2-3]。
研究认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结合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优势主要与以下事项相关: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结合激光治疗,能够防止激光治疗对视网膜造成再次损伤,同时还能使其窗口期视网膜的修复受到保护。②联合用药治疗,可针对局部黄斑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拮抗作用,使其产生的炎症因子的浸润大幅度减少,从而进一步减少黄斑水肿的产生。由此可见,联合用药疗效显著高于单独使用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针对其他药物而言,雷珠单抗注射液能拮抗新生血管的产生,为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其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由竞争性的选择成熟且具有亲和力的抗原结合片段,具有较多优势,如时间短、作用效果佳、直达病灶等[4]。
通过该次研究,观察组临床治疗后2、6、12个月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黄斑总体积显著轻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黄斑轻度90.00%;中度7.50%;重度2.50%;低于对照组,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临床应用的同时结合激光针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能够减轻黄斑体积,对视网膜病变具有延缓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杨晓璐,邹海东,许迅,等.糖尿病黄斑水肿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2):160-167.
[2] 何沁,韩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7,35(2):97-101.
[3] 李玮.糖尿病黄斑水肿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7):664-668.
[4] 钟玉林,周琼.糖尿病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11):1197-1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