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曲霉菌病的特点解析及综合防治

2018-02-12

畜禽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病鸭雏鸭曲霉菌

(保定市清苑区农业局, 河北 保定 071100)

1 病原学

鸭曲霉菌病的致病原是“曲霉属真菌”,最常见的是“烟曲霉菌”,其次是“黑曲霉菌、黄曲霉菌”,该致病真菌在发霉变质的饲料食材中含量最高。

2 危害性

本病重点危害10~20日龄以内低龄雏鸭,致死率最高(10%~50%),会造成成年鸭生长发育抑制、繁殖障碍性病变、养殖效益下降。低龄雏鸭发病后多为预后不良,会给当前规模养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 病因

引发此病的重要原因是鸭饲料没有按照饲料具体的保存方法保存,夏季久雨放晴后,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给鸭群投喂隔夜、过期霉变的饲料,或饲料中添加的重要原材料玉米发生霉变等,即会导致鸭发病。其次是加群结构不合理,将成年鸭与雏鸭混养,一些隐性感染的成年鸭经粪便排毒,间接性导致雏鸭感染发病;再次是自繁自养禽场对种禽(♂♀)和孵化环节把关不严,导致禽蛋被曲霉菌污染或雏鸭间接性、食入性感染曲霉菌。

4 症状及诊断

病鸭羽毛松散、双翅下垂、毫无食欲、呼吸急促;生长发育滞缓,机体逐渐消瘦,出现腹泻;部分病例发生眼疾;病程中后期可见皮下出血呈暗紫色或青瘀色等;10日龄以内雏鸭症可发现头颈震颤、角弓反张、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此类病例多于1~3 d内衰竭死亡。剖解本病致死病例,可见肝脏为土黄色、肿胀、易裂,或肝表散在出血、坏死灶、萎缩等;肠道出血明显;肾脏肿胀、呈苍白色;心包积液,腹腔积水;少数病例肝脏、心脏见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胫骨髓颜色变黄。

综合以上临床症状的总结,便可以初步判断为鸭曲霉菌病,如若确诊,必须对近期喂食的日粮进行检测,只要检测日粮中存在曲霉菌超标就可以确诊本病。

5 综合防治

5.1 预防

①晚春、夏季久雨放晴时节,在高热高湿环境条件下,务必要注意按照养殖规定中对于饲料的保存方法保存饲料;尤其是对于3周以内雏鸭的饲料配比和选择上,笔者建议最好是现喂现配的原则,配好的日一定要3日喂食完,如果超过3 d以上,先喂食雏鸭之前最好检测饲料其中曲霉菌是否超标,禁止给鸭群投喂外观检查明显霉变的日粮。按照国家饲料卫生标准,雏鸭饲料中曲霉菌含量标准为≦15 μɡ/kg,检测不达标的饲料必须禁喂。②育成期以后的鸭群生长速度加快、饮食欲极其旺盛,虽然摄入曲霉菌后致死率不高,但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因此也必须要禁止投喂发生霉变的饲料日粮;南方地区晚春、夏季进入适发季节,建议拌料添加“脱霉健胃散”,按照1~2 g/kg拌料混饲,预防效果良好。③自繁自养的规模禽场要注意抓好种禽(♀♂)选择,早期劣汰带毒(感染曲霉菌)个体对于提高正常商品鸭群健康度有积极意义;加强孵化环节保洁消毒管理,严防孵化禽蛋被感染曲霉菌;1~10日龄以内高发病风险雏鸭尽量实施笼养或网养,尽量减少其与地面各种病原体接触几率,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④加强环境控制是一大关键点,规模鸭场要注意消除各种可能的传染源,及时清除发霉垫料、禁用霉变饲料,鸭舍长期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采光良好的适宜条件,坚持定期消毒管理制度,消毒首选低倍福尔马林液熏蒸消毒,其次是采用0.4%过氧醋酸或5%石碳酸液雾喷、之后密闭鸭舍3~5 h。⑤养殖户可以对于整群发病的鸭群用统一的防治措施。首先可以给病鸭群体喂食的饲料中增添VCD比例,建议增加量为原来的2倍左右。还可以给病鸭添加饮用复方电解多维(含动物必需的多种矿微元素、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或糖水(各种糖类均可),这些方法都是有益于胃肠道黏膜发病后的恢复,促进病鸭排尿,病毒也可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减轻中毒症状;另外在病鸭日常饲料中增添等量“氟苯尼考+多西环素(0.1~0.2 g/kg)”,根据病情1~2剂/d,持续喂食3~5 d ,用这个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此病的继发感染,减少病鸭存在的死亡风险。

5.2 治疗

笔者结合实践总结认为,10日龄以内低龄雏鸭一旦感染发病,治愈率极其低下,且治愈后致僵率较高,并无实际治疗价值,建议作劣汰及无害化处置。针对育成期以后的发病鸭群,实用治疗方案是:日粮倍量添加VC、VB族维生素(VB1、VB2),按常量1.5~3倍量,可以帮助发病禽尽快修复受损的消化道及呼吸道黏膜、增强机体免疫力;制霉菌素拌料内服(3~5 mg/只),重症绝食病例可适当增加药量灌服,2剂/d、连续2~3 d,同时采用l∶3 000硫酸铜溶液或0.5%~1%碘化钾液混饮,连3~5 d。

猜你喜欢

病鸭雏鸭曲霉菌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佩特曲霉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不同地区腐乳中10种红曲霉菌的遗传差异分析
鸭霍乱病诊治与预防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