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与综合防控措施分析

2018-02-12

畜禽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暗红色气肿病牛

(张北县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河北 张北 076450)

0 引言

肉牛气肿疽病主要是牛容易感染,其中最易感的是黄牛。该病无法直接传播,往往呈散发性或者地方性流行。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但无法从病牛直接或者经由媒介物传播给健康牛只,而是病牛排出的病菌污染土壤,并对饮水或者饲料造成污染,之后通过口腔和咽喉创伤而侵入组织,也能够通过松弛或者轻度受损的胃黏膜侵入血液。该病通常在低湿的沼泽地区以及湿度较大的山谷牧场发生,尤其是夏季发病率较高。

1 流行病学

任何种类的牛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黄牛,有时发病疫区内的猪也会出现发病,山羊、绵羊、鹿和骆驼基本不会发病,而肉食动物、马属动物以及人都不会感染。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但健康牛无法通过直接接触而被感染,而是由于接触污染病菌的土壤、饮水或者饲料通过消化道被间接感染。该病通常是3月龄~4岁的牛容易发生,尤其是小于2岁的黄牛更容易感染。该病的发生呈地方性流行,并呈现一定的季节性,通常在夏、秋季节放牧(特别是炎热干旱时)更容易发生,而严寒冬季基本不会发生。

2 临床症状

该病通常具有2~7 d的潜伏期,黄牛发病后往往呈急性经过,病程一般持续1~3 d。病牛表现出体温升高,一般可达到41℃~42℃,食欲废绝,停止反刍,呼吸困难,脉搏若且快,略微跛行,同时肌肉丰满处(如肩部、颈部、大腿、臀部、胸部、腰部、荐部)发生肿胀,并伴有疼痛。局部皮肤呈黑红色,触感干硬,用手按压具有捻发音,叩之发出鼓音。有时颊部、腮部或者舌部也可发生病变。肿胀处进行穿刺或者切面会流出黑红色液体,其中混杂气泡,并散发特殊臭气味,同时周围组织发生水肿,局部淋巴结有所肿大,病程一般可持续1~2 d。

3 剖检变化

病死牛尸体明显臌胀,并有血样泡沫从鼻口处流出。血液呈暗红色,能够完全凝固。肌肉丰满处发生气性肿胀,用手按压具有捻发音。患处皮下组织呈深黄色胶样,肌肉呈海绵状,变得干燥。胸腹腔存在暗红色的浆液,心包液明显增多。肝脏切面存在不同大小的病灶,如同多孔的海绵。肺脏发生水肿,淋巴结也出现肿大。胃肠轻度出血。

4 诊断

常规诊断:根据病牛肌肉丰满处(如臀部、股部、肩部和背部等)发生肿胀,初期有热痛感,质地硬固,按压具有捻发音,叩诊发出鼓音,死后有暗红色且混杂泡沫的液体从口、鼻、肛门流出。将患处切开,会有暗红色并混杂泡沫的酸臭液体流出。另外,患处肌肉呈暗褐色,发生明显的气性肿胀和出血性炎症,皮下和肌肉含有大量胶冻样的红黄色物质,且肌肉内存在暗红色的大块坏死灶,肌纤维间含有大量气体,形成空隙,横切面如同海绵,淋巴结发生肿胀和出血,切面呈红色,胸腔存在红色液体,由此可初步诊断是牛气肿疽。

镜检:无菌条件下,取当天病死牛肿胀处的水肿液或者肌肉组织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能够看到革兰氏阳性大杆菌,长度为2~8 μm,宽度为0.5~0.6 μm,菌体两端钝圆,生有鞭毛,可自行运动。

分离培养:无菌添条件下取病料在葡萄糖血琼脂平板上接种,在平皿盖上放一小块灭菌脱脂棉,滴加1 mL10%氢氧化钠溶液和1 g焦性没食子酸后快速放在平板培养基上,接着用蜡将周围封好,放在37℃恒温箱内进行24~48 h培养,可见培养基上长出形状不同的两种菌落,部分呈圆形,中央存在乳头状突起,类似纽扣状;部分边缘不齐,类似葡萄状。同时,菌落周围形成微弱的β溶血区。

动物试验:取8只体重为350~450 g的豚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2只。其中第1组每只接种0.2 mL,24 h厌气肉肝汤培养物,第2组每只接种0.4 mL,第3组的分别接种5 mL、10 mL无菌滤液;第4组分别接种5 mL、10 mL加热至52℃处理30 min的无菌滤液。前3组豚鼠在36 h内都发生死亡,呈现出标准的强毒力阳性反应;而第4组豚鼠没有任何反应,表明该菌产生的外毒素具有较差的耐热。

5 防控措施

(1)疫情处理:发现病牛后要立即隔离,对于病死牛不允许剥皮销售、食用,要采取深埋或者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对于发病疫点以及受威胁区,要尽快组织人员给牛群紧急免疫接种牛气肿疽菌苗,所有牛皮下注射5 mL/头,初生犊牛在6月龄时还要再接种1次。牛只接种气肿疽疫苗后必须注意观察,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可立即肌肉注射适量的肾上腺素进行抢救。另外,注射疫苗过程中,要进行边注射边排查,禁止遗漏疑似病牛。另外,病牛圈舍、围栏、饲养用具以及其污染的环境都要使用0.2%L汞液或者3%福尔马林进行严格消毒。此外,清除的粪便要采取发酵处理,污染的垫草、饲料都要进行焚烧。

(2)药物治疗:发病早期,病牛可使用抗气肿疽血清、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处方一,病牛早期静脉注射150~200 mL抗气肿疽血清,如有需要可经过12 h再用药1次;同时,配合使用200万~300万IU青霉素,第1次采取静脉注射,之后改成肌肉注射2~3次/d,还要静脉注射100~200 mL10%磺胺嘧啶注射液,2次/d。以上处方要根据病牛所处发病阶段以及病情轻重选择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其中合并使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处方二,病牛静脉注射由2 000~3 000 mL 5%葡萄生理盐水、500~800 mL 5%碳酸氢钠溶液、200~300 mL樟脑酒精葡萄糖液组成的混合溶液。处方三,病牛肿胀部位周围分点注射10~20 mL 0.25%~0.5%普鲁卡因注射液、80万~100万IU青霉素。

(3)免疫接种:每年春秋季节,可住宿牛气肿疽疫苗注射进行预防,所有牛只均注射5 mL,对于小于6月龄的小牛在长到6月龄时还要进行1次补免。在注射前,要先严格消毒注射部位,并注意合理使用疫苗,确保当天开启的疫苗必须当天用完,剩余的要采取无害化处理,变质、过期的疫苗禁止使用。

(4)加强饲养管理:牛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需要购进牛只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牛场出现发病后,要对所有牛只都测量体温,隔离病牛和疑似病牛,并对污染的物体和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对于污染气肿疽梭菌的草场可采取土地耕种或者植树造林等,能够将其变成无害。对于发生疫病的地区,当发现牛只出现肌肉肿胀、发热时,要立即注射大量的青霉素、磺胺嘧啶钠、硫酸卡那霉素。推荐相关部门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使群众的防疫意识增强,让其自觉适时给牛群免疫接种疫苗,禁止病死牛进入市场销售,切断传播途径。

猜你喜欢

暗红色气肿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羊气肿疽的诊断及防制
以神经紊乱为共症的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自画像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疗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暗红色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