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猕猴桃蒂腐病发生与防治

2018-02-12苏红群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5期
关键词:病树贮藏期菌核

苏红群 向 恒

猕猴桃蒂腐病2004年在陕西城固产区首次发现,此后几年接连发生,且有逐年扩大之势,对生产管理和储藏造成不小困扰。当地多湿的气候特点,使蒂腐病菌在猕猴桃植株,特别是在红阳猕猴桃上更容易发生。现将猕猴桃蒂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症状表现

受害果起初在果蒂处出现明显的水浸状,以后病斑均匀向下扩展,果肉由果蒂处向下腐烂,蔓延全果,略有透明感,有酒味。发病初期,在果实外部看不到或只有少量病原物,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病部的果皮上就会长出一层不均匀的灰白色霉状物。在贮藏条件下,由于低温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故一般贮藏1~2个月时才开始表现出腐烂症状。贮藏3个月以上没有发病的果实,尽管有可能遭到侵染,但一般就不会再发病了。受蒂腐病为害的果实,贮藏期烂果率可达20%~40%。

2 致病原因

蒂腐病菌是通过伤口侵入果实,如果在采收时果蒂处留下伤口,或采收后在果实分级、包装及搬运的过程中,果实相互摩擦产生伤口,就会为蒂腐病发生创造条件。此外,田间管理不当,施氮过多,生长茂密,修剪不及时,通风透光差,田间湿度大亦对病害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中越冬。来年春季,由菌丝体或菌核或分生孢子,以及越冬残存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通过伤口及幼嫩组织侵入。该病一年有两次侵入期,第1次发病在花期前后,引起花腐;第2次侵入是在果实采收、分级、包装过程中,在贮藏期发病。

3 防治措施

1)严禁栽植带菌苗木,严禁在病园采集接穗。冬季及时做好清园工作,集中烧毁病枝、落叶等,做好树干涂白,减少病原菌越冬数量。

2)注意防冻。入冬前要早浇防冻水,增强树体抗寒适应能力,早春可用强力防冻剂保护新稍嫩芽以免受冻,提高树体抗寒能力。

3)排除积水。提倡高垄栽培,大行灌水。雨后要及时清理树盘周围积水。秋季要对树盘进行疏松,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通透能力。

3)喷药防治。开花后期和采收前各喷1次杀菌剂,如倍量式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在9—10月防治大青叶蝉,选用70%宝贵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70%上格金刹5 000~8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防治根腐病和根结线虫,可以用0.8%菌立灭300倍液,40%多菌灵400倍液,80%代森猛锌200~400倍液,3%妙回田水剂500~600倍液,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800倍灌根。

4)科学修剪。先剪无病树,后剪有病树。也可备两把修剪刀,一把剪有病树,一把剪无病树。剪有病树后了,要严格用酒精或火烧的办法进行消毒处理。剪掉的病枝、刮掉的病组织一定要及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切忌乱扔或堆放在田间地头。

5)培养健壮树体。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合理负载,保持生长与结果平衡,使树体健壮,提高抗病抗灾能力。重视萌芽开花时期的追肥和灌水,补充氮肥和磷肥,增施速乐硼,保证树体营养供应。

6)避免果实受伤。采果时轻拿轻放,防止造成新的伤口。

猜你喜欢

病树贮藏期菌核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绝望与觉悟的隐喻
病树前头万木春
柑桔衰退病对脐橙生长和结果情况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橘殇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雨前与雨后采摘椪柑贮藏期主要病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