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猪肺疫感染的诊断

2018-02-12

畜禽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杀性病死猪肺脏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福贡 673401)

0 引言

猪肺疫是由特定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以仔猪和育肥猪发病率较高,为养猪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且该病常与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等致病原混合感染,增加死亡率和疫病危害程度,每年都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重点防范的主要细菌性疫病之一。2017年10月,一场秋雨过后,云南省怒江福贡县某猪场饲养的育肥猪开始陆续发病和死亡,经临床诊断疑似为猪肺疫感染所致,为对疫病进一步确诊,采集病死猪的肺脏病变样品送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进行实验室诊断,最后综合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猪肺疫。

1 临床诊断

1.1 发病情况

该养殖场共有存栏猪300余头份,其中育肥猪150头,2017年10月一场秋雨过后该养殖场的育肥猪突然发病,发病率达60%左右,一般发病后5 d出现死亡,死亡率达40%左右。该养殖场内圈舍粪便清理不及时,较潮湿,卫生条件整体较恶劣。

1.2 临床症状

外观表现健康猪突然发病,发病后体温迅速升高,高达41℃以上,呼吸困难并伴随着痉挛性干咳,鼻腔具有脓性分泌物,食欲降低直至废绝,发病初期便秘,后期严重腹泻,皮肤具有紫斑和湿疹,机体日渐消瘦,衰竭至死亡。

1.3 剖检观察

解剖病死猪可见主要病变在胸部,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和坏死性肺炎,心包液增多,胸膜出现淡黄色纤维素沉着,肺脏出现肝变区,肝变区内伴有气肿、水肿以及灰色或者黄色坏死灶,肺小叶间具有浆液浸润,切面外观呈大理石样。

2 实验室诊断

尽量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肺脏病变组织送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进行镜检观察、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等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病死猪的肺脏病变组织经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可见革兰染色阴性的小杆菌。将肺脏病变组织接种于TSA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箱培养18 h后生长出表面光滑、半透明、灰白色的露珠状单菌落。将分离菌株接种于常规生化试验鉴定管,表明分离菌株能够利用果糖、蔗糖、甘露醇,不能利用肌醇、乳糖,氧化酶试验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呈阳性反应,脲酶试验呈阴性反应,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化特性。

3 综合诊断结果

综合养殖场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观察以及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将此次疫病判定为猪肺疫感染。

4 讨论

猪肺疫是由于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该病菌可感染各种畜禽和人类,以猪的易感性最高。该致病菌为内源性病原菌,疫病为条件性疫病,正常情况下动物呼吸道内即存在一定数量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一般不发病,但当生活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如生活温度急剧降低、卫生条件急剧下降以及缺乏营养等,均可导致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引发猪肺疫感染。同时,动物感染其他疫病后,由于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的降低,也极容易继发猪肺疫感染。分析本病例的发病原因应该是由于该养殖场日常疏于管理,圈舍内卫生条件较差,加之秋雨过后温度急剧下降,多方面原因导致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大量繁殖和猪肺疫的爆发。

5 结语

养殖场对于猪肺炎的控制应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日常中应该加强疫苗免疫和饲养管理,合理安排猪群密度,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从源头上尽量避免猪肺疫的发生,而一旦发生疫病,应综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测快速确诊,确诊后应立即采取隔离饲养、彻底消毒、病死猪尸体与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疫苗紧急免疫接种、药物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快速控制疫情发展,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性药物,避免盲目用药,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猜你喜欢

杀性病死猪肺脏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屠宰牛肝脏和肺脏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图版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