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诊治心得

2018-02-12

畜禽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狂犬病毒本场狂犬病

(福建省周宁县玛坑乡畜牧兽医站, 福建 周宁 355408)

0 引言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病毒病。伪狂犬病毒能引起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感染。主要导致猪发病,并已对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自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毒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在我国华东、华北、华中以及东北等17个省先后出现了PRV变异毒株,呈现普遍流行。经国内多家实验室分离鉴定发现,近几年感染我国的PRV属于基因Ⅱ型,同2010年之前的经典毒株亲缘关系较远,有别于欧美国家流行的PRV Ⅰ型和Bartha-K61疫苗株的Ⅰ型。我国近几年PRV的爆发和流行,也跟我国主要免疫Bartha-K61毒株为主有关。同时伪狂犬变异毒株感染猪后,猪的临床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就PRV最新的流行特征和防控方法做一介绍。

1 病原

伪狂犬病毒(PRV)呈球形,有囊膜,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属于疱疹病毒,易变异。

2 流行病学

(1)伪狂犬病毒在全世界广泛分布。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未见人感染PRV的报道。

(2)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啮齿类动物尤其是鼠类被认为是伪狂犬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所以提倡养殖场灭鼠。

(3)在猪场,PRV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感染健康猪,可在猪和猪之间经口水平传播,人、空气、器具、猫狗鼠均可成为传播途径。此外,PRV也可通过母乳、精液进行垂直传播,且这种传播方式隐蔽不易被发现,已成为主要传播方式。

(4)猪感染伪狂犬病后,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表现出配种率下降、返情率增加等现象。初生仔猪弱仔数增加,八字腿、神经症状猪增加,整窝仔猪腹泻,偶见呕吐,抗生素治疗无效,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感染PRV会出现咳喘、腹泻等症状,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20%左右;育肥猪感染PRV可出现呼吸道综合征,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等。

(5)PRV的发生在2010年之前有一定的季节性,近几年常年均可发病,季节交替、天气寒冷时高发。现全国各地区均发病,尤其以中小规模猪场高发,目前仅有部分大型养殖集团实现了PRV净化。

3 临床症状和诊断

(1)妊娠母猪临产前发生流产、早产,早产胎儿有死胎,胎儿常不出血。

(2)新生仔猪站立不稳,走路摇晃,吮食母乳障碍,随后出现八字腿、腹泻、抽搐等症状。

(3)保育猪和育肥猪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先咳后喘,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常发生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

(4)种公猪睾丸炎,一侧睾丸肿大,精子活力和采精量下降。后备母猪发情率不稳定,返情率高,屡配不上。

(5)ELISA检测gE抗体,结果阳性。

4 防治

4.1 预防

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不引进带毒猪,防范野毒进入猪场,逐渐检测淘汰场内gE抗体阳性猪,逐步净化。

4.2 免疫接种

种猪和母猪每年普免3~4次。

(1)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实施2次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2次均使用TK、gE基因缺失弱毒苗。

(2)经产母猪应根据本场感染程度,在怀孕后期(产前30~40 d或配种后75~85 d)实行1~2次免疫。

(3)哺乳仔猪免疫根据本场猪群感染情况而定。若本场或周围发生过疫情的猪场,通常在仔猪0-3日龄用TK、gE基因缺失弱毒苗滴鼻,30日龄后肌肉注射1头份灭活苗。本场或周围无伪狂犬疫情的猪群,可在30 d以后免疫1头份灭活苗;

(4)疫区或疫情严重的猪场:在上述免疫措施的基础上,保育和育肥猪群应在80日龄后加强免疫1次。

猜你喜欢

狂犬病毒本场狂犬病
科学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关键“开关”
打败狂犬病
得分王
论狂犬病病毒对人类危害
Kedrion公司和Kamada公司研发的Kedrab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积分榜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狂犬病预防流行病特征及处理对策
对大蜂螨传播途径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