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服务江西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2018-02-12谢云峰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江西农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服务三农

文|谢云峰(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于农业大省的江西而言,意义重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既有比较优势,又有现实基础,但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应找准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具有比较优势和现实基础

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天然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提升为国家战略,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都属于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两者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

一是两者服务对象基本一致。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是长尾客户,包括小微企业、“三农”、脱贫攻坚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金融服务薄弱环节。江西作为农业大省,“三农”是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一致。

二是两者目标基本一致,都是为了弥补经济社会领域的短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乡村振兴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举措。从金融角度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更多地表现在城乡间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三农获得的金融服务不充分。发展普惠金融,是要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增强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农村普惠金融成效显现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一是农村普惠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17年末,江西省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网点数6847个,网点乡镇覆盖率达100%。农村普惠服务平台形式多样,农村地区ATM/POS机达23.93万台,助农取款服务点2.27万个,行政村覆盖率高达99.8%;在2900个贫困村建立金融扶贫工作站;“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农村信用体系不断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2017年,江西省印发了14个有关信用体系建设的文件,其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精准扶贫挂钩,实现农村信用创建工作县域全覆盖。截至2017年末,已为江西省内468.3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4.5%。全省78个县(市)搭建完成了农户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农村信用创建工作县域覆盖率100%,共评定信用农户192.2万户,评定信用村2013个,信用乡(镇)300个,较2016年分别增长了61.3%、52.2%和37.6%。

三是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全省新增61家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加入支付清算系统。大力推进了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一卡通”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和农村医疗养老保险代理业务,以及种粮直补、渔业柴油补助等惠农资金代发工作。创新开展储蓄国债移动销售进乡村活动,突破了承销机构物理网点限制。

四是普惠信贷产品创新有新突破。截至2017年末,全省“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余额133.61亿元,惠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8万户。全省13个试点县(市)“两权”抵押贷款余额为12.1亿元,比2016年末增长2.11倍,全省开办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共94家。深入推广完善“小额农贷婺源模式”,将原有“农户+信贷”模式升级为“农户+征信+信贷”,成为在全国首个通过ISO国际质量认证的金融产品,并连续10年通过该项认证。

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乡村振兴对普惠金融产生新需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建设,将对普惠金融产生新需求。

对“大资金”的需求。传统农业的信贷需求表现为单户、小额、分散的特点,仅用于支持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而乡村振兴要求下的现代农业的信贷需求呈现出联合、大额、集中的特征,突出表现为:一是对大农机的金融需求,包括农机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维修企业在生产、销售和维修领域的资金需求,以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垦区农场在购置使用领域的资金需求;二是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包括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及从事农田整理、农田水利、大棚等多种需求;三是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包括产前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后转化增值、储运保鲜、营销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产业链环节的需求;四是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乡村振兴战略将带动建立一批宜业宜居的美丽农业强镇,进而催生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消费等多种金融需求。

对“新产品”的需求。传统的农村信贷产品仍是只适合小农生产的春放秋收模式,抵押、担保的范围狭窄,贷款手续繁杂,审批时间较长,机制不灵活。乡村振兴将改变原有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增强了贷款主体的风险防御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原来分散在个体的风险集中成为一个整体风险。这些特点要求金融机构必须主动围绕乡村振兴的不同特征,提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在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进行突破和完善。

对“广覆盖”的需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来自银行机构的资金支持,也需要发挥保险机构在转移和分散农业风险的保障功能,以及融资租赁公司在租赁农业机械上的独特作用。而现阶段,农业保险机构业务萎缩、险种局限,租赁机构主体缺失、市场空白,形成了金融机构的低覆盖现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迫切需要农业保险加快创新步伐,增加租赁供给,不断满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多元风险保险需求。

AS临床活动性评价标准 由两名风湿免疫科医师共同判断患者的临床活动性。活动组:BASDAI评分≥6分或4分 <6分,伴有红细胞沉降率≥20 mm/h(魏氏法)或C反应蛋白≥3 mg/L;稳定组:BASDAI平均得分<4分或4分

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新挑战

需要长期兼顾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金融需求

当前,江西农地确权颁证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适度规模经营任重道远。截至2017年10月末,全省已有96.1%的农民领到“有图有唯一编码”的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土地流转率达到39.7%,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江西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偏低,江西农业仍然容纳85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是3480万农民居住的场所。这决定了江西小农经营与规模经营将长期并存,普惠金融需要同时兼顾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金融需求,对于普惠金融是一大挑战。

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一些乡镇的金融服务完全依靠当地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大型银行布点处于空白,难以承担现代农业的大额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面对大量传统小额、分散的资金需求,一些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银行而言,成本过高,风险过大,违背普惠金融商业持续性原则和以可负担的成本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求。

增信措施不足问题势必更加突出

一是政府性担保公司对农村地区倾斜不够。2017年末,江西省融资担保机构为“三农”担保余额为47.95亿元,占全部在担保余额比重12.2%,低于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40.0%)。其中,某专业服务“三农”的政府性担保公司净资产高达19.40亿元,而在担保余额仅为5.43亿元,担保放大倍数仅为0.28倍,存在资金闲置现象。

二是农业风险分担机制缺失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存在矛盾。

农业保险覆盖率低,商业性保险公司鉴于农业保险赔付率高而主观上对农险业务不积极,使得农业保险业务占所有保险业务比重偏低。农业再保险制度缺失,难以通过再保险机制分散农业风险。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三农”领域将涌现大量潜在金融需求,潜在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需要配套增信措施,而现有的农村增信机制不足状况将会更加突出。

面临的风险点增多

一是谨防乡村债务增长对普惠金融的影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公共品需求与乡村薄弱的财政投入矛盾可能加剧。特别是从以往新农村建设经验看,改善乡村环境上的急功近利心态以及乡村财务运作方式的随意性等现象较为常见,是导致乡村不良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整村授信”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渠道,乡村债务扩大可能影响“整村授信”的质量。

二是农村金融创新风险需要关注。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的风险和挑战。数字技术并不会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服务外部性的特征。在开放和互动的网络空间,金融风险更容易产生叠加和扩散的效应,使风险传递得更快、波及面更广。如市场上甚至出现了许多打着数字普惠金融的旗号,借助互联网从事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

三是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缺乏规范,影响普惠金融效果。民间金融在农村仍比较活跃,为融资主体提供了方便,但无论是个人借贷还是民间金融组织都存在筹资和用资成本高,加大借款方生产经营成本的弊端,并且缺乏有效管理,可能对普惠金融发展带来各种风险隐患。

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

将普惠金融的重点放在乡村

江西作为农业大省,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本身就在“三农”领域。为此,金融机构应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新要求,适当调整工作重心,将农村普惠金融纳入本系统战略发展规划和经营管理中,加强规划布局,实行整体推进。着力完善农村普惠金融组织架构,健全农村普惠金融工作机制,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提高服务“三农”的反应能力和审批效率,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倾斜更多金融资源。

重在精准定位

结合普惠金融性质和优势,重点满足和解决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要求和新挑战,重在提高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一是精准定位金融服务对象,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应重点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对农村建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二是明确金融服务策略和举措,确保服务有效到位。农村金融不同于工商金融、城市金融,产品不宜简单“移栽”,要多接乡土气。农业信贷要完善专业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让农民贷得到、贷得起,农业保险要定制设计能够保成本、保价格甚至保收入的好产品,让保险保得住、赔得到。

创新服务路径

一是要继续加大支农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各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和业务特点,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线下融资对接服务,持续创新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贷款产品。协助开展小微企业融资监测,完善监测体系,及时、准确提供基础数据,及时发现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梗阻因素。

二是大力发展“数字普惠”。以《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指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降低服务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支持保险机构依托移动通信技术,建立咨询、投保、退保、理赔、查询和投诉在线服务体系。

三是推动农险创新。一方面,丰富和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围绕提高保险保额和赔付标准,继续挖掘农业大灾保险产品改进创新潜力。将农业保险创新拓展至更多金融工具,探索开展“保险+期货+信贷”等模式试点。推动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参合农民大病保险跨省就医结算。另一方面,善用金融科技提升农险服务水平。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通过应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提升理赔速度和理赔体验。

提升保障能力

一是完善“三农”信贷投放的增信配套机制。政府性担保公司应发挥更大作用,适当降低“三农”主体担保准入门槛,减少附加条件,合理提高担保放大倍数,让担保资源更多地向“三农”领域企业倾斜;要进一步提高财政风险补偿资金规模,优化“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对“三农”领域融资的杠杆作用。

二是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围绕“三农”普惠金融业务推进征信体系和平台建设。建立专项机制,进行征信数据采集试点,推动“三农”征信数据库构建。推动跨机构、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和交易机制,打破征信及交易信息“孤岛”。

三是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通信网络覆盖面,提升通信质量,增强智能手机上网便利性。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基于手机端的金融能力。重点开展贫困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发挥站点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助农取款服务点功能和布局。

重视风险防范

及时掌握和评估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实时调整“整村授信”规模。引导和规范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明晰数字普惠金融的边界,关注用户信息安全风险,防止用户信息泄漏、丢失、被截取、被篡改事件发生。掌握和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防范民间金融无序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各种风险隐患。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服务三农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