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资源 创新机制
——于都县不断完善基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2018-02-12文丨李淑惠于都县农业和粮食局科教股

江西农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益性农技技术推广

文丨李淑惠(于都县农业和粮食局科教股)

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部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于都县统筹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狠抓基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于都位于赣州东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总人口110.9万,其中农业人口92.1万,人口规模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是农业大县,著名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近些年,于都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以乡(镇)为单位,将原来分设的农技、农经、畜牧兽医、水产、果茶、能源、乡镇企业等涉农站所整合成立了23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收编人员共计283人。乡(镇)综合站为财政全额预算拨款单位,人员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津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享受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同等待遇,所需费用由县财政统一划转到县农粮局。在改革过程中积极筹集资金,解决了原乡(镇)畜牧兽医站改制对象欠缴的养老保险金240万元,同时为23个乡(镇)综合站67名合同制工人补缴了60多万元的养老保险金,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实行一支队伍、一名站长、一个办公场地、一套管理办法。通过整合机构、综合建站,改变了过去人员分散,各自为政的状况,工作形成了合力,筑起了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村级突出重点,建立了畜禽防疫员制度,全县共设置村级防疫员202人,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点建设有了良好开端。全县农技人员实行聘用制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聘乡(镇)综合站人员,三年一聘。综合站工作人员全县范围内实行统一调配,不足部分从农业院校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招聘。为解决一些偏远乡(镇)农技人员相对薄弱的现状,2013-2017年,于都县将赣州农校35名优秀定向委培生和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5名优秀定向培养生全部分配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中,根据所学专业合理定制岗位,充实综合站人员力量。通过改革和创新,于都县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有了良好的发展,做到了公益性服务“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有机构管事”。

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深化体系改革 健全推广网络

按照江西省农业厅提出的“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于都县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完成了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一系列改革,实现了“四个到位”:

机构整合到位。以乡(镇)为单位,将原来分设的农技、农经、畜牧兽医、水产、果茶、能源、乡镇企业等机构整合成立了23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实行一支队伍、一名站长、一个办公场地、一套管理办法。通过整合机构、综合建站,改变了过去人员分散,各自为政的状况,工作形成了合力。

体制理顺到位。综合站实行“‘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农粮局负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人、财、物以及相关业务管理,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当地农技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有效地解决了因条块分割、管人与管事分离而导致一线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缺位、错位的问题。

编制落实到位。县农粮局牵头,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多部门协调合作,分成6个小组分赴到全县23个乡(镇)进行调查摸底,核定在编在岗人员,在征求乡(镇)意见的基础上,报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由县编办下文核定了全县23个乡(镇)综合站的编制人数为210名。

资金保障到位。乡(镇)综合站为财政全额预算拨款单位,人员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津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享受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同等待遇,所需费用由县财政统一划转到县农粮局。同时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工作量,每个综合站每年由县财政预算安排2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由于公共财政在改善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有了保障,基层农技人员的归属感、成就感、自豪感明显增强,服务“三农”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抓好设施建设 改善工作条件

坚持一手抓改革创新,一手抓条件建设,着力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基础设施。为解决农技推广综合站办公场所问题,积极与各乡(镇)党委、政府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目前,23个乡(镇)综合站都按要求落实了办公场所,达到了“三个统一”:

统一站房选址。由县农粮局组织班子成员分成6个小组深入23个乡(镇),实地察看,精心选址。通过整合资源,对已建好的畜牧兽医站面积达到省综合站要求的,作为综合站的办公场所,对无办公场所,又一时无法建设的,通过租、借等方式,暂时先解决好办公场所,有不少乡(镇)积极主动调出乡镇机关办公用房,提供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使用。

统一功能设置。对各乡(镇)站房进行了改、扩建。综合站实行统一集中办公,站房达到“三室一厅”的基本要求(办公室、培训室、仪器室设备、服务咨询室),统一配备必需的办公设备以及化验室仪器设备,并统一添置了新的办公桌椅、办公电脑和必备的服务设施。

统一服务窗口。每个农技推广综合站都建立服务窗口,将农技人员的岗位职责、专业特长、服务承诺、联系电话全部装贴上墙;编印种、养单项技术和惠农政策明白纸,无偿提供给农民;陈列农业生产资料样品,帮助农民识别农资的真假伪劣;建立值班制度,实行挂牌上岗,设立技术咨询服务登记薄,农民有求必应。

强化内部管理 激发体系活力

为在短时间内使综合人员人心凝聚,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投入到农技推广工作中来,我们着力加强对综合站的内部管理,做到了“四个规范”:

规范制度建设。按省厅要求,统一制定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管理制度》、《综合站人员管理制度》以及《综合站人员岗位职责》,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首问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包村联户制度、安全卫生制度等。23个综合站所有制度都全部上墙,做到有督促、有检查、有考核,确保落实。

规范用人方式。实行全员聘用制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聘乡(镇)综合站人员,三年一聘。综合站工作人员全县范围内实行统一调配,不足部分从农业院校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招聘。为解决一些偏远乡(镇)农技人员相对薄弱的现状,将赣州农校35名和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5名优秀定向委培生全部分配到乡(镇)中,根据所学专业合理定制岗位,充实综合站人员力量。

规范岗位职责。依据综合站的工作职责,按照“综合设置、分类管理、灵活调配”的原则,印发《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人员定岗情况表》,为每个站统一设置了农技、植保植检、土壤肥料、种子管理、畜牧兽医、渔业渔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经、果茶、农机、农村能源环保、乡镇企业等12个岗位,实行编制到人和定编、定岗、实名制管理。

规范目标管理。将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农业重点工作分解到各综合站,每年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案,考评内容分粮油生产、蔬菜生产、动物防疫、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技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示范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其他中心工作等十大点。考评采取平时抽查与年终统一考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考评结果,对得分排位前五名的综合站给予表彰,对排名后三位的综合站,在全局通报批评。

创新运行机制 提升服务功能

为实现农业科技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把向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抓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入手,推行“四个创新”:

创新考评机制。一方面,健全基层农技人员考核机制,根据不同岗位职责,确定详细的工作内容,把农技推广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和分值化,并建立了县农粮局、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考核机制,将农技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农业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解聘续聘相挂钩。另一方面成立由局领导、股站长包片挂点指导乡(镇)综合站开展业务工作,并根据本乡(镇)实际,抓好一个有特色、有规模、在全县有影响、有示范作用农业示范基地,此项作为局室与基层人员年终挂钩考核。

创新分配制度。将基层农技人员的报酬待遇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相挂钩,与“三方考核”结果相挂钩,实行“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根据岗位任务完成情况和考核结果适当拉开工资档次,使想干的有舞台,能干的有奔头,不能干的有压力。

创新培训机制。为了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把加强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作为提高基层农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每年组织局机关各股站对全县基层农技人员进行一轮知识更新培训,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积极推荐、选送县乡优秀农技人员、蔬菜基地和种养殖大户外出学习与培训,通过外出学习,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同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增添了信心。

创新服务机制。全面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模式的工作责任制度,实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农业综合服务站抓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带动示范户、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同时,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每个农技人员建立一本包村联户登记簿、一本科技示范户手册、一张服务联系卡,只要服务对象打一个电话或捎个口信,农技人员及时到达服务地点提供服务。农技推广网络健全,触角延伸,农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促进了全县农技推广工作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公益性农技技术推广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