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的理论和政策导向
——评《超越数量: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研究》
2018-02-12郭立宏
郭立宏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9)
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不断下滑,从2010年的10.6%下降到2015年的6.9%。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中国进入了以“三期叠加”和“四大红利衰减”为特征的新常态。在新的发展阶段背景下,支撑我国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由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扩张转向提高效率、技术进步和创新等因素。同时,传统的发展模式也造成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福利分配不均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将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从经济规模扩张转变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十八大以来质量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我国经济发展开始从“数量时代”走向“质量时代”,追求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在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步入“质量时代”的背景下,有必要对高质量发展模式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为高质量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有关质量的经济问题从经济学原理角度加以深入研究尤为重要。同时,研究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进一步显示出了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高质量的发展理论,首先需要研究质量经济学的标准和范式问题,研究有关质量问题的经济学原理,从经济学原理的视角来对质量的经济属性加以界定,并从经济学意义上对质量的决定因素加以研究,对质量判断的标准进行探讨,进而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统计体系、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最终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分析范式。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保平教授及其团队近年来一直专注于对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特别是针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界定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建立了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数来系统评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为准确判断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供了现实依据;研究了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路径。任保平教授团队围绕以上系列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并被国内外多位学者采用,在学界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而《超越数量: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研究》的完成,也标志着任保平教授团队对经济增长质量基本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传统的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扩展到包括微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宏观质量三位一体的质量经济研究,而其对于质量经济学原理、标准和范式的探索,对于中国质量经济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超越数量: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研究》一书全面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质量经济学研究的进展,凝练汇集了任保平教授团队从事经济增长质量的诸多研究成果。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篇着重对质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探讨的是质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质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概念和范畴、研究思路、研究内容,质量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原理,从宏观、中观、微观几个方面对质量学的标准加以经济学分析。第二篇到第四篇侧重于研究微观质量经济学、中观质量经济学和宏观质量经济学的决定因素和指标体系以及实现路径。宏观、中观、微观的各个部分都从概念界定、范式标准、决定因素、指标体系和路径几方面进行研究。该著作出版之际,我想就该著作的特点进行一些评价:
特点之一在于对质量经济学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对质量经济学的标准与范式加以理论探究。质量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在于进行其经济学原理和规律的研究,明确质量的经济学运作原理。因此,该著作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成本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以及投入产出理论等理论,全面综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质量经济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探索质量的概念范畴、经济属性以及范式与标准。研究了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质量的关系,数量、效益和质量的关系,使用价值、价值与质量的关系,成本、收益与质量的关系,技术、管理、创新与质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质量经济分析的理论原理,提出了质量经济学的18个基本命题,并以质量为核心从不同方面构建质量经济研究的标准与范式。
特点之二在于构建了质量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该著作认为质量不仅包括微观角度,也包括中观和宏观角度。作为优劣程度的价值判断,质量经济学既包括微观的产品质量和企业质量,亦包括中观的经济运行质量、产业发展质量以及宏观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质量。该著作在现有国内外微观质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质量三个方面相结合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该著作主要研究了质量经济学总体性经济问题,而不涉及有关质量的具体技术问题。因此,本著作通过微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宏观质量相结合的方式,扩展了现有质量经济学研究的范围,构建质量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产品质量、企业质量、人口质量和环境质量的经济学标准和提升路径。在中观上研究产业发展质量、工业化质量、城市化质量、金融发展质量、生活质量的经济学标准和提升路径。在宏观上研究了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发展质量、经济政策质量的经济学标准和提升路径。
特点之三在于采用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质量经济学的研究不仅涉及宏观、微观和中观,而且宏观、微观和中观中的每一层次又会涉及多个子领域,质量经济学的研究如果只采用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会有局限性。《超越数量: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研究》一书则采用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该著作不仅仅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而且将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相结合,运用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分析等方法来对质量经济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以现代化为主线开始了新的转型。新一轮转型的核心就是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这既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新指向。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开始从“速度时代”转向“质量时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变。在新一轮经济转型背景下,从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质量问题来看,《超越数量: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研究》这部著作的出版正当其时,其中的理论创见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