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018-02-12文丨汪峙生王瑢琦

江西农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面源废弃物化肥

文丨汪峙生 王瑢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就必须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景德镇市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其它地方一样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令人堪忧,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但近年来景德镇农业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也得到社会各方面充分肯定。

景德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及主要工作

近年来通过景德镇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景德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较好防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较好成效。2016年全市化肥年使用量较2015年减少422吨,下降0.45%,首次出现负增长,2017年较2016年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量2260吨,减幅达2.4%。2017年农药使用量1483吨,比2016年减少72吨,下降4.63%。2017年全市秸秆利用量57.4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9%。建立了昌江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增殖放流、“四牌一标”建设、涉渔工程管理、渔政执法等工作,有效维护了昌江河水域生态平衡,同时开展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福寿螺、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生物得到有效控制,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加强养殖业布局和污染综合治理。一是全面完成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和“三区划定”地理标注工作,建立完善“三区”规划档案,严格按规划执行,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已关停、搬迁11家,并指导40余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了养殖废弃物处理整治改造,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要求整改的35家养殖场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加强培训、推广畜禽粪污治理新技术,推进畜禽清洁生产行动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对现有养殖场推广“三改两分”技术,新建养殖场要配套建设污粪处理设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落实“三同时”。四是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严格落实“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措施,严格落实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做到达标排放。

推广农业清洁生产。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了化肥用量,提高了化肥肥效和化肥利用率,2017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91.5万亩。同时开展减量配方施肥试验,为提高化肥肥效和化肥利用率提供技术参数和依据。二是恢复发展红花绿肥种植,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围绕“一带三边五线”总布局, 2017年全市种植红花绿肥面积12.4万亩。三是抓好病虫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公共服务。全市共设立5个植物疫情阻截防控监测点。浮梁县建成了重大病虫实时远程监控系统,乐平市建成了农业病虫监测物联网。四是推广绿色植保与病虫统防统治技术。全市实施绿色防控的水稻面积20万亩,茶园面积6万亩,蔬菜面积5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5%以上。

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秸杆综合利用宣传和技术指导服务,推广秸秆机收直接还田,引进旋耕机对秸秆进一步粉碎还田,实现秸杆还田、播种油菜同时进行,推广秸秆饲料化、秸秆种植食用菌等,据调查秸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2015年为86%,2016年89%,2017年达90.9%。

开展农业资源保护。开展渔业资源保护整治行动,2017年共出动执法46次,查处案件6起,行政处罚5人,查处电捕鱼船25艘,收缴各类电捕鱼设备26件。坚持禁渔期制度,每年在昌江、瑶河等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做好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召开外来入侵生物铲除现场会,指导农民防治福寿螺、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有效控制了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蔓延。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到位。各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管理和治理机构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人员和技术力量薄弱,监测体系不健全。部分农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利益,忽视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防治意识不强,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难度大。景德镇农业面源污染源分散面广,不确定性大,不利于集中防冶,特别是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排放,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难度大,工作任务重。

三是农业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比较少、规模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够;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有慢延趋势,防控压力加大;农业生态破坏和退化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等。

四是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支持力度不够,绿色生态农业补贴政策没有出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投入不足,缺少秸秆利用、农膜回收和耕地重金属治理修复相关试点示范经费和补贴扶持政策。

五是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处于普查阶段,尚未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2018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主要目标和措施

主要目标

2018年全市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量400吨,化肥利用率达到40%;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0吨左右,农药利用率达到41%以上;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关闭、搬迁及退养工作,8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工作措施

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抓好“三区”规划落实,大力推广“三改两分再利用”技术,加强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需要整改的35家规模猪场、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反馈的康正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及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整改进度,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整改,对限期无法达成整改目标的,配合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进行关停处理;

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联合开展“四非一违”专项整治活动。全面禁止化肥养鱼,启动智慧渔业建设,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实现绿色发展;

实施化肥负增长行动。加大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以上。抓好绿肥种植,计划绿肥种植面积10万亩。在乐平市开展“四控一减”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建设2个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万亩示范片;

实施农药负增长行动。加快农作物重大病虫预警防控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广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推行精准施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技术,严格落实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实现农药质量可溯源;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水稻、油菜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推广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气生产技术,促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五化利用。配合环保部门依法严禁秸秆露天焚烧,加大巡查力度;

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配合环保局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逐步构建景德镇农产品产地土壤监测网络;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验,探索合适的耕地重金属治理与修复方法。

加强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利用。建立农膜回收示范点,研究制定农膜回收补贴政策,明确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转运和处置过程中各主体的责任,建立以“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 为主要模式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

猜你喜欢

面源废弃物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