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与路径*

2018-02-12朱松节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载体内涵思政

朱松节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 ,安徽 安庆 246003)

地域文化是一门优质的课程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把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实现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所在地域的皖江文化,探索把皖江文化融入思政课并形成“三融三通”的教学模式,为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有益尝试。

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一)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形式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为区域内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专业人才。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学生往往放弃在当地就业而涌向少数中心城市,导致不少区域内技能型人才流动频繁和紧缺的局面。为解决这一困境,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地方高校大学生留在当地就业。提供优惠政策是留住技能型人才的一个方面,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高校大学生能留在当地就业,需要增强高校大学生对本地区域文化的认同。地方高校大学生舍近求远,异地就业,与大学生对当地的文化缺少认同有着一定的关系。地域文化是地域内传统、民俗、习惯、生活等文明的表现,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氛围和情感。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其实质就是对身份的认同和对地域情感的认同。如何培养大学生热爱家乡、扎根基层就业、创业,是当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努力,一是地方高校要自觉地承担起在大学生中普及、推广和传播地域文化的责任;二是大学生要主动增强对地域文化的学习与接受。我们认为,把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学习和接受地域文化,通过优秀的地域文化熏陶,激发热爱地域、热爱家乡的乡土情怀,促进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同进而增强对身份的认同,从而自觉地在当地就业、创业。同时,还可以加深大学生对地域内的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激励大学生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自觉地将个人成长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家乡、在基层书写人生。

(二)是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重要途径

文化具有育人的功能。地域文化承载了不同地域历史发展的记忆、历史文化的积淀、历史精神的传承、历史文脉的延续,是不同地域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地域文化中的折射和聚焦,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的文化资源。[1]把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就是要透过这些文化资源,挖掘蕴含在地域文化中思想内涵,发挥文化的凝聚、引领、调节、约束功能以及其内隐性、渗透性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人文情怀教育。随着地方高校生源的本地化,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一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地域文化因其具有地缘因素和文化接近性的特点,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对于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把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更易于大学生认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感染力。地域文化也是一种情感文化,把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能有效地唤起情感,激发情怀,增强感染。如皖江地域文化名人是皖江文化的典型代表,像赵朴初、邓稼先等地域内文化名人表现出来的为国为民的博大襟怀和人格魅力,可以激发大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而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使乡土情怀和人文情怀得到提升。

(三)是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有效手段

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和大学生思想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思政课,使学生在获取科学理论并见之于实践的过程中,体悟思政课带来的获得感,是目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2]把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更好地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一是增加地方特色内容满足了学生对地域文化学习的期待从而提升获得感。地域文化是主流文化的来源和基础,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知天下事,也要熟乡土情人情。融入地域文化能够克服思政课教学内容注重统一性而缺少地域多样性的不足,满足了大学生对地域内民情社意熟悉和了解的期待。二是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来提升获得感。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既要基于融入教什么、如何教的创新,又要基于融入如何学、如何做的创新,在教、学、做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三是在实践的体悟中增强获得感。目前,大学生对思政课重理论轻实践、重实践形式轻实践内容、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存在诸多不满意,把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发挥地域文化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优势,增强了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认识,形成能力。

二、构建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三融三通”的教学模式

作为安徽省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皖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我们把皖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形成了“三融三通”的教学模式。其基本内涵就是从思政课教学育人的整体性出发,在内容上融合,实现地域文化思想内涵与教学目标贯通;在教学方法上融合,实现教与学贯通;在教学载体上融合,实现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活动贯通。“三融三通”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统一起来,探索在“教什么”、“学什么”和“做什么”之间找到“怎么教”、“怎么学”和“怎么做”的有效途径。

(一)在内容上融合,实现地域文化思想内涵与教学目标贯通

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首先要把地域文化的内容和思政课的课程内容有效对接。作为国家规定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是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教育目标而设置的,有着严谨的教学体系,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统一性。为此需要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教学内容呈现多样性和开放性,这就为地域文化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地域文化内容形态多样,既表现为地域内一个个文化个体,也表现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地域内众多的“人、事、物、魂”构成。[3]地域文化和思政课课程内容对接,就是按照课程内容所承载的知识、原理和理论,借助地域文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呈现和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接受课程内容。但是内容的融合不是随意的,而是要体现融合的目的。地域文化育人的本质是由地域文化的思想内涵决定的,鲜活生动的地域文化是地域内人文传统、精神理念、伦理道德、价值追求的体现,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果仅是简单的内容堆砌,不能将地域文化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性与政治性的价值提炼出来,也就达不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在内容的融合上,我们既要做到思想内涵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又要防止出现地域文化内容不能有效呈现和表达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吻合的情况。地域文化思想内涵的呈现不是自动生成的,需要挖掘提炼才能显示出来。因此,思想内涵的挖掘提炼要和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对接,实现思想内涵和目标的有效贯通。

(二)在教学方法上融合,实现教与学贯通

地域文化为思政课注入了新鲜的内容,但好的内容还需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突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利用和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方法,如皖江历史文化名人的探究性教学、皖江红色文化的案例教学、皖江民俗的互动式教学、皖江生态文化的体验式教学等等。这些方式虽然组织形式不一样,但都融合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特征,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不仅需要查阅文献资料,有时还要深入实地调查,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其思想性和教育性的价值。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是教的过程,同时也是研究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学习融入到特定的地域情境中,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其学习的积极情绪就能有效激发。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围绕地域文化设置问题,师生互相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如在讲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学内容时,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讲家乡美德故事”为主题,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实地走访,搜集许多发生在地域内的传统美德故事,有的制作成PPT,有的拍成微电影,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享,师生一道点评。诸如此类的教学,学生不仅参与度高,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三)在教学载体上融合,实现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活动贯通

有效运用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不仅要求内容的融入,更要依据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载体的融合。在教学中,我们把网络载体和活动载体有效地融入到传统的课程载体中,使载体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网络载体中,不仅有效利用现有的地域文化网络资源,如红色网站,还把将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微载体”运用到教学之中。这种微载体把课程载体和媒体载体有效融合,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比如,把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注入到“微博、微信、微课”等微传播中加以推送,学生可以快捷地分享内容,发表看法,交流意见。这种“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互动方式,便于师生交流、互动,也提高了学生的话语权。活动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构建起一种实践情境,让受教育者置身其中,通过实践、体验,从中感悟、理解和养成其中蕴含的思想道理,[4]具有知、行合一的特征。在教学中,我们融合了多种活动载体,如以锻炼式为主的活动载体,我们组织了皖江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调查;以体验式为主的活动载体,我们组织了参观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追踪历史遗迹等活动。再把微载体和活动载体有效融合,如学生通过调查和体验形成学习的成果,进行再创作,以微电影、微视频等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由于亲身感受,所以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把握内容主题,既突出了地域文化内涵,又紧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这些载体的融合,实现了把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活动有效连接起来,使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丰富了教学内容;校外实践活动提供的直接感知的实践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情感的熏陶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由“真学”向“真信”和“真用”的转变。

三、完善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一)地域文化资源整理和内涵提炼是基础

首先,要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明确融入的内容。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尽可能多地掌握地域文化的第一手资源,并且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案例。整理加工的过程,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整理加工一要遵循有效性原则,即选取地域文化案例要适用好用,尽可能具有典型性;二要遵循与教学主题相契合的原则,即选取的地域文化案例要与课程教学内容有关联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或者越多越好。其次,要提炼地域文化的思想内涵,明确教育的针对性引领性。地域文化中的“人、物、事”离开了“魂”就失去了文化的应有价值和育人意义。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就是透过地域文化的“人、物、事”,紧紧抓住地域文化的“魂”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对一个个文化内容的思想内涵进行挖掘提炼。思想内涵的挖掘提炼既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地域文化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性、价值性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针对性,不能无的放矢;又要遵循引领性原则,即地域文化思想内涵不仅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还要体现社会主流价值和时代特征,引领大学生塑造共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对接是关键

教学内容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不仅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更是课程体系的优化创新。课程内容的对接不是在思政课中简单地塞入地域文化的元素,或者说说历史、讲讲故事,而是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地域文化相关内容与思政课的教学主题有机结合起来。为此,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要精选、对接要准确。融入的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课程所有内容都需要融入。只有教学内容和地域文化契合度高的才有融入的价值。因此,融入也是一种手段和途径,不能代替思政课程的内容体系,更不能牵强附会,否则会适得其反。二是教学内容的对接要突出内涵深度。避免陷入简单的“人、物、事”的堆砌,或者教条式的理论说教,要联系实际,在“人、物、事”中发掘新意,体系时代精神。比如桐城“六尺巷”的历史故事,不仅要从弘扬中华美德的角度挖掘“六尺巷”文化具有恭谦礼让、包容平等、豁达大度等多种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还要从为官从政的角度,突出为政以德、正心修身、讲规矩、守戒律的官德内涵,并在此基础可进行两个方面的拓展延伸:当下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和现实意义;社会治理不仅要守住法律的底线,更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传统文化精华。

(三)教师精心组织实施是保障

教学组织就是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各种教育载体,把地域文化思想内涵施加于学生从而达到受教育的目的。教师精心组织是取得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为此,一要教师以适应学生特点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来组织好教学。教师只有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才能真正找到提高实效性的根本因素。[5]在教师的组织下,设置地域文化的具体问题情境,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使理论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二要教师要能有效驾驭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转化。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师要依靠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将地域文化的内容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转化中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避免娱乐化、碎片化的倾向。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组织好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在开展之前就应预先规划好活动的具体组织,包括活动载体的选择、活动承载内容的注入,活动开展之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活动之后的体会交流和成果展示等。

(四)课程教学评价是导向

课程评价是对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否具有实效的真实测量,对课程教与学具有导向作用。课程评价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包括评价目标、评价载体、评价主体。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总体评价目标应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但因融入的内容不同,课程目标也不完全一样,既有地域文化和课程的知识目标,也有地域文化激发的情感目标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地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目标。因此,评价要随着课程教学的主题要求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有针对性。评价载体是指学生学习的成果,学习成果内化于心表现为道德品质和精神气质的塑造,外化于行表现为态度情感的提升和行动上的参与配合,但都通过一定的载体来体现。如课堂学习过程载体包括学生出勤情况、精神状况、问题讨论、运用微博、微信以及网络资源学习情况等,参加实践活动完成情况的载体包括调查报告、小论文,以及制作的微电影、微视频等学习成果载体。对成果的评价既要有质的要求,也要有量的规定。评价的主体要全面,既要有授课教师,又要有学生,特别是让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约束和激励。

[参 考 文 献]

[1]浦玉忠.地域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培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2]张学亮. 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逻辑生成[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3]朱景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分类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4]韩玲,李正兴.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讲好“红色故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

[5]查朱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猜你喜欢

载体内涵思政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出精致内涵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思政课“需求侧”
挖掘习题的内涵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