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词语假借情况初探*

2018-02-12王婷婷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古汉语谐音读音

王婷婷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产生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语言,其形式多样,包括汉字、英文字母、拼音缩写、阿拉伯数字及其混合形式。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的载体中传播的特定内容。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诞生之初,网民追求网络语言的高效性及趣味性,偶尔采取以上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创造网络语言,经过长期地高频使用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网络语言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今这种语言已成为网络交际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被大量应用。

(二)网络语言的界定

语言学家对网络语言做出了客观地分析,认为网络语言与隐语不同,隐语具有秘密性,对本集团以外的人绝对保密;但是网络语言对全体网民开放,平等使用,且网民的身份、年龄、职业、性别不受限制。从新事物的角度看,网络语言又是否属于新词的范畴,语言学家持否定态度,虽然它伴随互联网这一新中事物产生,但网络词语本身不具备成为基本词汇的条件,不会被人们长期的使用,大多只是昙花一现。且其仅应用于网络空间中,使用范围存在一定的约束,只限于网民的特殊群体使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它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为全民所认可,因而也不能被归为新词语。但网络语言却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叶蜚声,徐通锵(1997)指出:“社会方言是在同一种语言的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分化出的不同社团,各个社团的语言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变体”,网民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社团的集合。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网络语言是网民通过自身需要、喜好而创造和使用的网络惯用语,是流行于论坛、贴吧、博客等网络社交工具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形式多样性

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多样的结构形式。网络语言多以符号的形式展现,表情包、字母词、数字词、汉英组合、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组合,汉字与拼音组合,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组合,拼音缩写与阿拉伯数字组合都是网络语言的常见形式,如: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DIY(自己动手制做)、“话说……”(用来引入话题)等。

(二)意义隐晦性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其变化发展最能体现语言的变化发展。网民为了张扬个性,宣泄情感,将现代汉语词汇任意改造,出现了很多旧词新义现象,日常生活中的词语,通过网民们无穷的想象力,赋予其另一种意义,以达到其他的效果,网络词语多是借助隐喻和词语拆分的方式把原有词汇赋予新的意义,例如:“青蛙”形容长得难看的男生,“可爱”表示可怜没有人疼爱等,还可用谐音或是符号形式创造意义隐晦的新词,如“男票”表示男朋友,“23333”表示笑声等。

(三)表达口语化

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人们自创新词、异词以及各种符号,相互交杂,因此网络语言较现实语言更加随意化,且网络语言多在交谈中使用,因此口语话表达色彩较强,具体表现为方言读音造词丰富,叠词和语气词使用丰富及粗俗用语丰富,如“稀罕”、“蓝瘦、香菇”、“包包”、“本宝宝”等。

三、古汉语中的假借

(一)什么是假借

假借属六书之一,是古汉语中常用的造字方法。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为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比如“自”本义是“鼻子”,又产生假借为“自己”的意义,从而有了“自己”的意思。

(二)假借的分类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指语言里有那个词,书面上没有那个字,就借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表示。例如:表示“愚笨、粗笨”的意义的“bèn”无本字,一开始就借用表示“竹里”的“笨”的字形来表示。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某些词原先已经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的或相近的字来代替。例如:“直”的本义为曲的反面,假借为“特、但”(直不百步耳)。

四、网络词语中的假借情况的分类

网络词语的假借情况与古汉语中的假借相似但略有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字母词

字母词产生的原因是网民们在用键盘将文字输入到显示器上时,打字的速度总是比思维的速度慢很多,所以网民选择以简便高效的音节声母的英文形式代替汉字,用来缩写的开头字母词大都较为常用,组合起来的意义也便于理解。字母词可以被看为一种假借情况,其与古汉语中假借的不同在于,古汉语的假借是用一个汉字假借另一汉字,而字母词是用一种文字假借另一种文字,英文字母的缩写形式或拼音缩写形式都可以被看成是假借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变体。如:BF(男朋友)、PL(漂亮)、MM(美眉);或是借用字母读音假借英文组合,如“CU(see you)”表示“再见”等,很多字母词都通过这种方法创造出来,由于其易懂易辨认的特点,使用的数量及频率较高。

2.汉字谐音式

汉字谐音词用与普通话相近的读音来表达幽默、放松的网络语言氛围。汉字谐音式或同音式假借的网络词语同古汉语中本有其字的通假用字颇为相似,不同在文言中的假借是使用同音字代替原有字,而网络语言中的假借除了使用同音字代替外还可使用近音字代替原字。这类词在网络用语中最为普遍,分为与借字音相同和与借字音相近两种。与原字音相近的汉字谐音词数量较多,比如“蓝瘦、香菇”等于“难受、想哭”,“开森”等于“开心”,“酱紫”等于“这样子”等等;同音词假借,如:“鸡冻”等于“激动”等。

3.数字谐音式

数字词也是假借造字的一种变异形式,数字谐音词是指将阿拉伯数字的字形与汉语中的谐音字进行结合的一种词语创新,其借用原理是用阿拉伯数字在汉语中的字音代替原来的词语。使用阿拉伯数字谐音代替汉字读音的网络词语的数量较多,如:“9494”等于“就是就是”,886(拜拜了)、520(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等等。

4.混合型

网络词语中假借的组合型词语也被高频使用,混合型词语的假借多在组合的一个语素中进行。可分为拼音缩写与汉字的组合,拼音缩写与数字的组合,汉字与数字的组合以及一些特殊形式的组合。

(1) 汉字字母组合式

拼音缩写与汉字的组合的词语是将字母的部分充当假借成分的新形式网络词语,均为汉英组合,其中英文部分可以是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也可以是整个单词。比如:用“E时代”代表“网络信息时代”,用“为……打call”指“为……加油”。

(2) 数字字母组合式

拼音缩写与数字的组合可以是将字母部分充当假借成分,将数字部分充当假借成分或是两者同时充当假借成分。用字母和数字的简单组合来表达大量的汉语信息符合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如:用来表达赞美效果的“v587”等于“威武霸气”,或用“3Q”表示英语thank you的简写形式等。

(3) 汉字数字组合式

汉字与数字组合的网络词语,可以分为将汉字的部分充当假借成分,将数字部分当作假借成分或是两者同时充当假借成分几种类型,这类网络词语较少,例如:“4胖子”等于“死胖子”。

5.其他情况

用英文来假借成汉语,也是网络词语假借的一种方式,是指用与汉字谐音式相近的英文发音来代替原有词语,比如:“out”等于“老土”,英语中“out”的发音与汉语中“老土”的发音相近,同时“out”的意义“落后、不时髦的”与汉语“老土”的意义也相似。还可以用假借事物的外形的名称与汉字的组合构词网络新词,如“A4腰”比喻与A4纸的宽度相同的腰围,同时也比喻腰围如A4纸宽度一样苗条的人,这种借助事物形貌作比喻的网络词语可以形象的表现出被描述的人或事物的特征。

五、网络空间词语中假借情况的成因及来源

(一)网络空间词语中假借情况的成因

1.心理因素

随着人们现实生活的节奏日渐加快,和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压力的逐渐加剧,人们为了释放内心的情绪,在网络空间中使用一些带有假借方式的用语可以追求一种放松、愉悦的氛围;同时网民们为了追求一种幽默的词语错误,也会故意地对常用语进行改造和创新;以及为了追求一种标新立异的对话方式,也会将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

近年来,网络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网络词语的规范程度加深,使一些有强烈攻击色彩的词语被系统自动过滤,因此网民们只能通过一些假借的方式代替原本要说的话。

2.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语言的经济、简洁,用简短的话语表达丰富的意义;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们也同样追求用语的经济性。在一些网络论坛、贴吧或是社交网站中,使用打字形式的对话会比一般的口头对话速度和效率低很多,使用数字或字母的假借形式可以用简短的符号代替冗长的句子,在对话双方意义明确的基础上,这无疑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3.输入法的功能

由于输入法具有智能自动组词功能,但这种功能大多靠人们对词语的使用频率以及电脑本身的记忆功能实现,如果出现了新词或不常用的词但输入法仍默认自动组词,就会造成新词用同音字或声调不同的字代替,后期需要进行人工修改,但有时打字较快,就会忽略人工修改的步骤,所以这种同音和近音的错字被自然地使用,在达到了一定的频率之后便会成为网络空间中通用的词语。

(二)网络空间词语中假借情况的来源

1.同音字或近音字

大部分汉字谐音式网络词语都来源于与其相同或相近字音的词语。现代汉语自身的特点之一就是同音字、近音字比较多,人们为追求某种目的使用同音字、近音字来替代原有词语,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2.电视广播节目

部分网络词语来源于电视节目中的流行语。春节晚会中语言类节目的一些经典台词,以及一些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剧或综艺节目中的经典用语也是网络词语的直接来源。

3.方言

还有部分的网络词语的读音形式来源于方言。方言的语音面貌具有区域特色,且沿袭了古汉语的发音特征,与普通话读音在声韵调上都存在一定的相同或相近。网络词语利用方言的读音形式以达到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的例子大量存在,比如:“蓝瘦、香菇”就是粤方言邕浔小片的“难受、想哭”的读音;“造”和“酱紫”是闽方言中闽南方言的“知道”和“这样子”的合音。

六、结语

本文通过将网络语言的造词与古汉语中假借的用字之法相结合,对网络语言中的假借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发现由假借方式形成的网络语言按其自身结构可以分为字母式、汉字谐音式、数字式和混合式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网络词语的创造与古汉语中假借用字方式中的本有其字的假借存在相似之处,也略有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使用新字形代替原有字形;不同之处在于古汉语中的通假是用另一个相同读音汉字来代替,且在某些书面语言中固定下来,而网络空间中的假借情况不只局限于使用同音的汉字来代替原有汉字,也存在使用数字、字母或其他语言的缩写形式来代替原有汉字或词语的现象,同时其应用范围只局限于网络交际中。

我们通过对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智能输入法的自动组词功能几方面的分析,总结出了网络词语假借情况的产生原因,并且初步探索了存在假借情况的网络词语的来源,其中主要包括汉语中的同音字或近音字、电视节目中的流行语和借用方言发音的字形几个方面。

通过对网络语言中的假借情况进行初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词语造词的一些方式,这将对研究网络语言的构造产生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李荣.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朗文(远东)出版有限公司,1987.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中华书局,1963.

[5]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杨剑桥.语言研究集刊[Μ].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01).

[7]曹晓红,杨洪军.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7(3).

[8]周洪波.网络语言的位置[N].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08-23.

[9]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增订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古汉语谐音读音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那”与“哪”的读音
勇闯长龙阵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谐音词里的民俗》
字词篇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谐音词的规则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