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濒危植物保护对策
2018-02-12赵世奇
赵世奇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22)
我国目前约有6 000种植物处于濒危或濒临绝灭的状况,由于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往往1个物种的消失会给其他10~30种生物带来生存危机,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由此可见,保护森林公园内的濒危植物资源已经刻不容缓。
1 森林公园植物濒危的原因
植物濒危的原因主要有2个,分别是人为原因和植物自身的原因。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很多地区的水资源极度匮乏,导致了植物的大面积衰退。同时在利益条件的驱动下,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垦,这些频繁的人类活动对森林和植被造成了大量的破坏。许多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不能进行人工种植,经过过度的开采和利用,很多植物成为了稀有、濒危物种[1]。有很多种濒危植物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仅缺乏适应和竞争能力,繁殖的能力也较差,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外来物种的入侵,使这些生存能力较差的植物变得稀有和濒危。
2 森林公园濒危植物保护现状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于那些濒危植物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许多森林公园在这个过程中实施了封山育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加强了围栏、宣传碑、管护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加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管护的水平,为濒危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与周围乡镇进行沟通,部分森林公园设置了大量的宣传标语,并发放了濒危植物保护宣传单,使村民加深了对保护濒危植物行为的认可,主动加入到保护行列中来。在特定的季节,森林公园进行封山行为,严厉打击村民对濒危植物的采摘和破坏,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为濒危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近些年来,通过与大专院校之间的合作,森林公园对区内的濒危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这些植物的分布、生长机理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进一步提高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
3 濒危植物保护对策
3.1 完善就地保护 目前,我国的濒危植物的就地保护方式还较为单一,所以需要森林公园的管理人员努力开发新的保护方式,增强保护的效果。在濒危植物的主要生长地带,要进行专门的划定,并进行重点保护,在这些区域内可以建立一些专门的天然植物保护园,并增设宣传牌。加强对濒危植物的研究,掌握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种群特征等,分析出导致濒危植物面临灭绝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办法,为就地保护和异地生长繁殖提供参考,实现对濒危植物的持续保护。在就地保护的过程中,建立野生植物资源濒危预警机制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植物的濒危程度、受威胁情况的定量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起濒危监测系统和植物信息库,这样对制定具体的就地管护措施有很大的帮助。
3.2 加强迁地保护研究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单纯的自然保护区已经难以完成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进行就地保护外,还要加强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工作,同时进行迁地保护,对加快濒危植物的繁衍速度、扩大种群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建立植物园是迁地保护的重要途径,作为植物知识的科普宣传的重要载体,植物园对植物的基础研究和实用技术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植物园是濒危植物进行迁地保护的最前沿阵地,人们应正确认识到植物园在保护物种多样性中起到的作用,深入探讨和研究植物园的建设问题,让其在保护濒危植物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建设植物园的过程中,由于资金和经验的不足,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在这一点上,人们要戒骄戒躁,循序渐进地进行发展。目前,一些濒危植物已经被证实可以进行移栽,但是由于与原来的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有很大的不同,生长的状况不甚理想。这就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尽可能地将濒危植物移栽到能最大程度模拟原生的环境中,让这些植物慢慢适应异地的环境。此外,植物园还是森林公园保护区的重要宣传和科普窗口,在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将植物园设置为旅游景点,既具有宣传作用,还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号召更多的人参加到濒危植物的保护中来,同时也为森林公园的增收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保护濒危植物做出巨大贡献。
4 结语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森林公园在保护濒危植物时要结合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2种方法,深入了解这些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和种群动态特征,分析导致濒危的主要原因,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使濒危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