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南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2-12徐树明杨红兰朱希明缪红梅徐晓东

江西农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现代农业全县

蔡 辉 徐树明 杨红兰 朱希明 缪红梅 徐晓东

(江西省定南县农业和粮食局,江西定南 341900)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江西省定南县委、县政府围绕实际情况,结合“现代农业攻坚战”,创新工作举措,落实工作责任,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良好发展。

1 定南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定南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最大的生猪供港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2017年三季度,全县农业增加值7.16亿元,同比增长5.4%,占GDP比重的14.96%。预计2017年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0万hm2,产量6.22万t,与2016年基本持平;蔬菜播种面积0.41万hm2,产量8.5万t,同比增长3.3%;新造高产油茶林面积493.33 hm2,同比增长 9.35%;果业总面积 0.396 万 hm2,新开发果业面积366.67 hm2;出栏生猪72万头,产量达6.17 万 t,水产品养殖达 0.13 万 hm2,产量达 0.8 万 t。各类产业基本上实现稳定增长。

1.1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扶贫和项目开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实现全县脱贫“摘帽”是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任务,定南县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助力精准扶贫攻坚战。

1.1.1 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脐橙产业,继续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歼灭战,开发建设高标准、生态化脐橙新基地,改造提升原有脐橙基地,有序推进病毁果园恢复生产。2017年,新开发高标准生态果园5个,面积达253.33 hm2,全县脐橙总产量相比2016年增加20%,预计为1.8万t。

1.1.2 特色扶贫产业遍地开花 近年来,通过不断摸索和探索实践,全县重点培育了油茶、蔬菜、畜禽等特色种养产业,制造了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进一步缓解了脱贫攻坚压力。在油茶产业领域,争取国开行4亿元贷款资金支持全县油茶产业,全县高产油茶林面积达0.58万hm2,带动农民就业3 356人,其中贫困人口477人,每年实现增收9 000余元。在蔬菜领域,重点建设历市镇千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完成搭建高标准大棚33.33多hm2,全县实现年新增蔬菜面积达466.67 hm2。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万亩茭白种植基地,种植户2 100多户,其中贫困户200多户,实现年产茭白1.75万t,实现产值8 000多万元。同时,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从浙江省引进的5个茭白新品种试验成功并将得到推广和示范种植;培育特色养殖产业,强力打造中国“鹿湖”种鹿场、龙唐“龟谷”、岿美山中华鲟及甲鱼等特色养殖基地。通过各类产业扶贫政策推进,截至2017年底,全县农业产业带动贫困户达2 557户,涉及贫困人口5 800多人。

1.2 强化科技示范引领和样板区打造,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定南县始终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强化省级农业科技园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植入“休闲”“观光”“旅游”等元素,重点打造乐邦美丽田园、黄砂口特色小镇和历市镇太公-蕉坑-金鸡美丽田园综合体。

1.2.1 强化农业科技示范引领 顺利完成省级农业科技园评估,园区先后落户企业13家,总投资达14.7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园区依托东江源生态品牌,引进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现代农业项目落户园区,逐步形成了以供港生猪、无公害脐橙、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产品加工体系。

1.2.2 重点发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作用 2016年以来,连续3 a重点打造龙塘镇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建设规模达2 400.00 hm2,总投资达2.4亿元,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8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12家,吸纳农民就业4 800人次,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 000元。

1.2.3 积极打造各类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区 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多元化乐邦美丽田园项目,规模面积在666.67 hm2以上;计划投资4.0亿元,重点开展黄砂口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提升美丽乡村村庄环境,打造梅花鹿、茭白、中药材、特种水产养殖等专业村组建设;计划投资3.1亿元,围绕历市镇千亩蔬菜基地,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及历市镇太公-蕉坑-金鸡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通过发展美丽乡村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1.3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十三五”时期的重点支持领域,与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定南县依托自身优势和特色产业,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一体化的模式,切实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发展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79户、6.67 hm2以上水稻种植大户14户、3.33 hm2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14户。经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45家,注册资金13 500万元,成员总数4 50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5万多户,其中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11家。农业部门备案家庭农场累计185家,其中省、市级家庭示范农场各6家。在经营主体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近年来定南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及失地农民颁证,围绕全县“连片农田面积小”的短板,实行整村推进的方式深入推进236.67 hm2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与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及田园综合体三结合。截至目前,已流转土地116.67 hm2,完成先建后补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56.67 hm2,带动贫困户脱贫89户。坚持耕地先补后占,切实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治及“增减挂”项目,实现土地资源化有效利用。同时,投入3 012万元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村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防洪工程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也在持续推进。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定南县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定南县规模农业比重较小,现代化水平低。定南县是山区小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400.2 m2。耕地面积(尤其是集中连片百亩以上的土地)少、小、散,既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也不利于土地流转到大户或合作社经营。县内集中连片的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不多,农产品优质化不高,知名品牌少。产品深加工企业少,缺少带动型的龙头企业。二是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定南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人才总量不足及农技人才呈现高龄比例大的问题。

3 发展建议

3.1 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培育特色产业 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补贴,实现粮食生产安全稳定。从种养技术、土地流转及资金投入、市场流通等问题入手,重点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强化指导服务,积极打造示范点,突出亮点,强化示范带动效应,与产业扶贫相结合,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经济效益发挥及农民增收致富。

3.2 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一是规范、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农民切身利益;鼓励创新多种荒田开发融资模式,推进荒地资源市场化;逐步形成信息共享、交易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二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强化政策扶持,继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三是要加强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业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做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同时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是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强化农村集体三资问题专项整治和三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3.3 扩展农业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力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互促共赢,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多种形式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培育“互联网+农业”,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农业信息有效覆盖80%行政村。积极开展绿色农业十大行动,抓好试点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培育农业产业品牌建设,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积极打造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有效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

3.4 全力打好现代农业攻坚战 继续科学谋划2018年现代农业攻坚战工作并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及调度工作,确保项目尽早投产发挥效益,力促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现代农业全县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