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常用翻译及其作用

2018-02-11周佳颖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谚语文化内涵翻译

周佳颖

摘要: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哲理的语句,是人们劳动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英语谚语能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英语民族文化,更好地学习英语。本文尝试分析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及常用的翻译方法并说明它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谚语;文化内涵;翻译;作用

一、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

英国作家佩恩曾经说过:The wisdom of nations lies in their proverbs(民族之智慧在其谚语)。谚语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反映着生存环境、历史发展、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

1)反映生存环境的谚语

人类为了生存一直在进行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活动,特别是在农业文明时期,各民族都出现大量反映本地区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的谚语。如:After a rainy winter follows fruitful spring(今冬雨水足,来春果满枝);A snow year,a rich year(瑞雪兆丰年)。

2)反映历史发展的谚语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人民曾长期遭受国王和教皇的奴役,对国王无比厌恶和鄙视,便出现这样的谚语——A king without learning is but a crowned ass(不学无术的国王是一只头戴王冠的蠢驴)。

英国是大航海运动的赢家,于是就有反映航海史的谚语,如: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洞可沉大船);Any port in a storm(船在暴风雨中不择港)。

3)反映宗教信仰的谚语

基督教是西方英语国家信仰的主要宗教,它对英语世界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狭隘的宗教影响,很多高中英语谚语就源自宗教文化。如两则出自《圣经》的谚语:A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hes(美名胜过财富);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贪财是万恶之源)。

古代神话也是谚语的重要来源,如:Achilles'Heel(致命的弱点)。

4)反映文化生活的谚语

人们从长期生活实践中得出道理、生活经验、精神思想等,很多都以谚语形式流传下来。如,反映人生智慧的Knowledge starts with practice(实践出真知);反映对金钱态度的Gold will not buy anything(钱不万能的);反映健康的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每天一个苹果医生绕道走)。

二、英语谚语的常用翻译方法

由于谚语中包含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信息,又具有短小精炼、朗朗上口、合辙押韵等语言特点,其翻译就成為难点。有的时候很难兼顾语言形式的准确对应和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达。一般来说,常见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等。

1)直译法

直译法,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翻译,是翻译英语谚语最常用的方法,即在译文明白通顺的基础上,尽力保持原文的意义、形象和语法结论。比如: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等就是采用直译法。

2)意译法

然而有些英语谚语由于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采用直译法可能会造成曲解它,或者说让读者看不懂。如谚语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如果直接翻译成“鸟类按照羽毛的种类聚集在一起”,就令人无法理解。翻译成“人以群聚,物以类分”,就会更加贴切。这种翻译方法虽然没有保留原谚语的形式、语法,但充分表现了原谚语的意义。

3)套译法

套译法就是套用同意义的汉语谚语,因为有不少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无论在内容、形式、句式结构、修辞方法和说理方式等各方面都比较相似,而且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思维方式、表达形式常不谋而合,这时就可以用套译法。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身教重于言教);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一知半解,自欺欺人)、A fox may grow gray,but never good(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三、高中英语谚语的学习价值

1)高中英语谚语对学生学习英语的作用

英语谚语往往读起来朗朗上口,像一首小诗,如: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句中采用尾韵,两小节结尾都是/st/,像顺口溜一样方便记忆,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的魅力,可以激发学生对背诵英语的热情。

很多谚语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句式,便于联想,有助于遣词造句,举一返三。比如,“Like...,like...”句式,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Like author,like book(文如其人)、Like reason,like result.(有因有果)、Like teacher,like pupil(什么样的老师教什么样的学生)、Like family,like children(什么样的家庭教什么样的孩子)......,再如“If you...,you will/must...”句式,If you venture nothing,you will have nothing(不入虎穴,焉得虎子)、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you will catch neither(脚踏两条船,必定落空)、If you want knowledge,you must toil for it(要想求知,就得吃苦)......。

谚语中也包括了许多语法知识,比如主从复合句Who keeps company with wolf  will learn to howl,省略句Old wood is best to burn,old book to read(旧木易烧,古书堪读),还有强调句Of two evils choose the lesser(两害相权取其轻)。学习英语谚语对我们分析句子结构也有重要帮助。

英语谚语用词简单、语句短小精悍并极具智慧和哲理,运用在英语作文中也可起到画龙点精的作用;运用在国际交流中也会更地道、更顺畅。

此外,学习英语谚语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

四、英语谚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

谚语体现了英语的幽默,表达了睿智的哲理,而且语言简洁鲜明,生动形象,所以在广告领域有很多创新应用。如A carrot a day keeps cancer away,则是仿照An apple a day keeps doctor away,宣传了胡萝卜对癌症的预防作用。再如电器公司打出宣传语Once choose,always use(一旦選中,终生享用),表示自己的产品可以使用很长时间、质量好,其实是仿照了谚语Once a thief,always a thief(一次作贼,终生作贼)的格式。

英语谚语经历了几百年的沉淀,很多不合时宜的谚语被人们忘记,还在广为流传的基本都是精华。比如随着社会对人权、动物保护的重视,含有对人不当讽刺或不善待动物内容的谚语,不用或改良使用。“Old dog”有比喻因循守旧、顽固不化的人的意思,改良成Old habits die hard(积习难改,本性难移)更文雅。我们应注意平时可多积累并运用这样的谚语。

结语

谚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是一种文明不断发展过程中习俗、文化、思想等各方面智慧的结晶,并且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学好英语中的谚语,不论是对于考试还是跨文化交流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向阳.试论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6 (01):50-52.

[2]朱乐红,陈可培.英汉谚语文化差异与翻译.[J]外语教学,2000 (03):65-68.

[3]廖綵胜.英语谚语:传统与创新[J].福建外语,1995 (04):1-6.

猜你喜欢

谚语文化内涵翻译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