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智慧党建创新模式研究

2018-02-11陶佳苹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困境功能互联网

陶佳苹

摘要: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校党建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开启智慧党建的新局面。本文分析了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多维功能,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就如何创新开展高校智慧党建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智慧党建;功能;困境;路径

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模式。运用“互联网+”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使得党建工作不断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开启高校智慧党建的新局面,已是大势所趋。

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如何将传统的党建工作与新的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形成智慧党建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和新要求。与此同时,高校党建工作的主体——在校学生和青年教师都已属于“网络新一代”,以个人为中心的自媒体越来越占据传播中心的地位。这意味着,相比其他行业而言,高校的党建工作要更加积极地推动“互联网+”与党建的融合,才能更加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主动性的发展规律,提高党建工作对新一代的吸引力。

高校智慧党建的多维功能

从高校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结合的经验看,互联网党建经历了网页时代、微时代、移动终端时代的变迁,正向云时代迈进,“指尖上的党建”时代已然来临。从功能来看,高校党建与互联网的融合也经历了由“互联网+党建”向“智慧党建”不断发展的历程。

“互联网+党建”将党建工作从纸质的内容、面对面的线下活动发展为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从而打破了党员、群众与党组织的时空限制,让党员们能更迅速及时地获取学习信息,更便捷地办理业务、参加活动,通过获取党员群众在网络平台上的意见反馈,从而更加有效地改进自身建设。而“智慧党建”是“互联网+党建”的更高级阶段,侧重用大数据时时、精確、动态把握党组织和党员的情况、群众的需求,主动推送、流程监督、反馈评价,促进党建整体统筹、效率提升和自身优化,达到党建管理和服务的定制化、精确化、个性化、智能化。

“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代表着党建模式和形态的迭代、演化升级。从目前来看,国内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实现了“互联网+党建”的很多功能,包括纸质内容的电子化,运用qq、微信群等实现党建在线化等,但基于种种原因,高校“智慧党建”的多维功能还尚未被充分认识和使用。

1.“智慧党建”能有效延展党建工作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知的党建一体化平台,党组织的活动可以由现实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党组织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党组织和党的活动永远在线,党员就可以“随时回家”,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感情认同。

2.“智慧党建”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党员主体性的发挥。移动互联网即时性、便捷性等优势,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要求,能够有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能打破了传统组织生活“我说你听”“面对面”的固定模式,实现即时随地的互动和交流,组织生活形式、内容更加灵活多样。

3.“智慧党建”有助于全面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党组织和党员每天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能实现全景式动态把握党组织状况,对党员个性化、精准化、即时化服务和教育引导,对党员、干部立体式监督、及时预警和全面准确评价,进而有效提升党员教育、日常管理、党员考核等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党内外舆情和思想热点及其变动情况的实时准确跟踪与快速应对,减少党内沟通层级,提高党内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水平,发现尚未觉察到的党的工作中的潜在问题和趋向。

高校智慧党建的多重困境

整体而言,目前高校移动网络党建工作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各高校正在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开展移动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从“互联网+”党建到“智慧党建”的升级。

从互联网党建平台的形式来看,各高校组织部、各院系党组织依托QQ、微信、校园网站等载体建立的信息交流、资源分享平台,不少高校建立了党建微信公众号,成立“云支部”,以线上的组织形式替代一部分必须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从互联网党建平台的内容来看,基本建立了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能关注当下热点,及时发布社会及高校动态。但整体来看,绝大部分的高校“智慧党建”还尚在摸索中,尚未形式完善的制度建设和人员配备,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对“智慧党建”的认知不足,规划不足。

在“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更新换代频率高。互联网+党建的工作实践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一项新技术出现后,会盲目跟风。追求时髦的结果是,很多“僵尸公众号”、“僵尸APP”的出现,热点一过就处于“零更新”、“零发布”的状况,削弱了党建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根本上,这是党务工作者对互联网缺乏基本的认知,盲目跟从,并未能深入思考“智慧党建”的内涵,在互联网发展变迁中没有做出前瞻性的规划。

2.“智慧党建”的合力不足,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

在调研过程中,本文发现国内的高校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的工作中,一般以组织部牵头建立部门网站、网上党校、开发APP等,同时以资源整合的方式对各省的组织部、教育工委、省内高校的组织部(党校)网站进行链接。校内的各级党组织再进一步整合资源,把上级的网站进行链接。这种方式似乎实现了“大党建”的工作格局,但实际却是各自为阵,未能真正实现“合力”,部门之间的协作度还有待提升。行政壁垒导致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团结力、战斗力不足,无法共享“智慧党建”软件和硬件资源,难以将党建工作推向新高度。

3.队伍结构和素质不够合理,人财物资配备不足。

从国内几所高校的实践看,党建工作队伍包括组织工作人员、专职组织员、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等,像独立学院这类高校,由于体制机制的关系,党建工作很多是兼任,专职队伍人员不足,素质也良莠不齐。从互联网+的实践来看,国内高校党建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还未能完全具备“互联网+”的思维,对其考核的侧重点依然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基本能力素质。这种倾向导致高校党务工作者缺乏在互联网阵地工作的基本素养。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网络技术薄弱的问题,专业人才匮乏,无法适应“智慧党建”的技术要求。在保障机制上,资金投入不足且不稳定,网络出现故障时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予以维护。

高校智慧党建的创新路径

1.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智慧党建“四位一体”模式

本文认为在智慧党建的时代,“智慧党建”不仅是新技术,更是一种新思维,要从技术简单直接的利用转变为对技术从内在和整体的认识把握,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高校必须构建起智慧党建“四位一体”模式,即网络化学习平台、扁平化交往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智能型服务的模式。

网络化学习平台。根据互联网信息源广、容量大、传播快等特征,整合资源建立党建理论学习库、党务信息共享库、党员网上学习室、数字图书馆等,打造高校师生党员教育教学的线上阵地,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一般性文件、工作动态在党建网站上及时发布,把高校党建相关信息托管在云端,让广大高校师生党员随时可看、可读、可享,设置网络课堂、远程学习、网上考核考评等模块,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教育模式,加强对师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数据化管理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形成党建工作数据库、师生党员信息数据库、党员干部管理库等管理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量化分析,推动高校党建规范化管理。同时搭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相关的高校党建舆情基础数据库,为党建舆情搜集、分析、研判、疏导、干预等提供“全景”数据,提升党建管理工作的水平。

扁平化交流平台。借助各类新媒体技术,推动高校党建信息由科层制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构建高校党组织和师生党员的远程数字沟通、双向互动交流渠道,推广建立“网络党支部”,实现各基层党建信息共享,利用互联网消除各基层党组织的时空界限、信息壁垒,为高校党组织及时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党建舆情研判、舆论引导提供一手资料,号召大家利用业余时间等参加网上主题讨论和交流。

智能化服务平台。构建高校党建工作的智能服务系统,开发学校党建类APP,把高校发展教师和学生党员、转接组织关系、缴纳党费、培训干部等党建一般工作纳入电子服务系统,根据需要优化模块设置,实时更新内容,增强内容吸引力与亲和力。让广大师生党员在服务系统中既能了解学校党建最新动态,又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2.统筹党建资源,健全智慧党建工作机制。

要提升高校智慧党建的质量和水平,必须统筹党建资源,形成合力,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以组织部等部门牵头负责,同时要深化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各类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将有限的资源全面整合,确保“智慧党建”真正发挥实效。避免各自为战,战线过多,严防“僵尸app”、“僵尸公众号”的产生。

在传播机制上,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各级党组织的党建信息、资源、技术互联互通;在技术模式上,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确保“智慧党建”网络建设的技术力量;在保障机制上,高校要通过财政计划设定专项资金,确保“智慧党建”基础设施、发展建设等资金到位;在激励机制上,要针对“智慧党建”工作设置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内容协同,实践智慧党建的“私人订制”。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开展智慧党建工作也要以受者为中心,更多关注“用户体验”,这就要求传者要有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在传播内容上,从师生党员的实际需求出发,重视个性化的实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的传播。

国内高校的类别多样,有人文社科类高校、理工类高校、艺术类高校、医学类高校等,各二级学院的基层党组织有不同的学科定位和专业实践,师生党员的特征不同,思维习惯各异,对时事政治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可以区分常规性工作和个性化工作。继续深化个性化工作属于党建工作“私人订制”范畴,比如人文社科类高校或者二级学院的党组织,可以将师生党员创作的文学作品融入到智慧党建的平台,开辟“文学版块”,把业务工作、专业学习和党建工作融为一体,做到“一张皮”。

4.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专业的智慧党建工作队伍。

高校党建工作中引入互联网的力量并不代表党员的主体性将技术取代,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党建工作归根结底还是得靠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来推动。“互联网 +”时代,对党务工作者业务素养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質上,更要保证在业务能力上具备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运营的能力。“智慧党建”是技术活,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涉及到技术应用、网络法制、舆论引导、宣传推广、内容更新、系统维护等一系列工作,不是按照传统的党建思维就能用好互联网阵地来开展党务工作的。

高校在智慧党建的队伍建设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选拔出兼具党务知识和互联网思维的工作队伍,打破现在以传统的辅导员队伍为主体的队伍结构。与此同时,党建工作培训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开展互联网思维、公众号运营等主题的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打造一支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了解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具有智慧党建运营能力的党建队伍,是高校创新智慧党建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杨雅麟.“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党建新载体——以“向上吧”微信平台为例.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 (4)

[2]李淑霞.高校基层党组织“互联网+党建”平台时效性研究——基于“党员加油站”APP的实践.教育现代化,2017 (50)

[3]陈仁坚.马跃明.党旗,在人才高地飘扬———浙江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综述.今日浙江,2010 (22)

[4]苏咏喜.近年来党建信息化研究述评.学习月刊,2011 (22)

[5]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6]蔡晓平.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 (05)

[7]米华全.申小蓉。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16 (08)

[8]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思想教育研究,2015 (5)

[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4-26

猜你喜欢

困境功能互联网
数学的翻译功能
跟踪导练(一)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功能关系面面观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