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考前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8-02-11张思涵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高中生

张思涵

摘要:高中生考前心理问题日渐突出,作者通过对高中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归纳与原因剖析,提出了如何应对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考前;心理问题

步入高中,学生们开始进入考试常态化状态,许多学生往往只注重考前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忽略了对考前心理的准备。其实,知识的学习积累固然重要,但考前做好正确的心理调试,保持自信健康的好心态,对取得理想成绩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高中生考前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中生考前呈现的心理问题可归纳为:①焦虑紧张型,表现为压力过大,精神紧张;②烦燥不安型,表现为心情烦燥,易发脾气;③信心不足型,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信心;④失眠健忘型,表现为难以入睡,记忆力差;⑤症状异常型,表现为身体不适,行为异常。以上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了考生情绪与成绩的发挥。

为研究高中生考前心理状况,我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为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校高中男、女各100名学生考前一周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数据统计如表1:

从调查结果显示,在抽样的200名高中生中,考前处于情绪稳定的学生为42名,占21%。而79%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中度以上焦虑学生占抽样学生人数的34%,而其中女生占比明显高于男生。

二、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

高中生进校的最直接感受就是知识量增大、学科内容加深、学业负担骤增。面对紧张的学习气氛、频繁的大小考试,尚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们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特别是学习基础不扎实、自学能力差的学生,会明显感觉到学习疲惫不堪、心情沉闷压抑,目标与现实的落差更会使学生情绪波动较大、挫败感增加,心理问题随之而来。

2、家庭、学校等外在因素。

在与抽样调查的200名高中生交流过程中,有61%的学生认为考前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考前家长们的过度关注会使得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尤其女生的个性比较敏感,更易造成考前紧张。而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学校设立了重点班与平行班,对重点班级采取滚动制,激烈的竞争使学生自尊、自信极易受到打击。

3、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不健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流于形式,未形成常规性工作机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多数学校里并未单独设立,而仅作为德育课的一部分内容加以开展。学校仍以基础性学科为重,这种穿插性质的非系统性心理健康知识显然无法满足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三、解决考前心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1、正确对待考试,增加自我认识能力。

首先,考生对待考试要有客观的认识。每一次考试只是我们学习生涯中一个阶段性的测试,是对过去学习的查漏补缺。考试要注重过程而淡化结果,要多思考通过每一次考试能收获些什么。其次,要增强对自我能力的认知。考生要学会正确评估自己,设立学习目标时一定要适合自己水平,可以结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即“倒U曲线”,制定自己的最佳学习目标,切忌目标过高会丧失信心,目标过低会缺乏动力。

2、加强沟通与理解,减少外来压力干扰。

作为一名高中生,面对压力我们要坦然接受,要能理解家长对自己从严要求的心情,理解来自学校、社会对自己的期待。但当这种关注与期望给自己带来压力时,要及时反馈自己真实的学习与心理状态,争取他们的理解。另一方面,家庭与学校作为高中生成长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应给予学生更宽松的氛围。家长要学会尊重与关怀孩子,学校要更深入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家校配合为高中生们创造良好、轻松的学习环氛围。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强化考前心理辅导。

首先,学校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加强此方面的师资培训,形成一线教师、专职心理教师等各层面共同参与的機制。其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症状,给予放松训练、情绪调节等考前心理辅导;要开展多渠道、多样化的文体活动,让学生们展示自我,松弛身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开展,使高中生们始终保持自信、乐观的态度,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从容应考,超常发挥!

参考文献:

[1]李美华.分析中考前常见心理问题原因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 (30):249-249.

[2]魏英英.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6 (29).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