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秋节的团圆习俗及其原因探析

2018-02-11朱奕霖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团圆传统文化

朱奕霖

摘要: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即为“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众多的说法,其具体的起源时间现已不可考察。中秋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体现了我国特有且强烈的家庭观念和百姓对团圆的企盼。研究中秋节习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乡情和家庭情感。

关键词:中秋节;传统文化;团圆

我国古代的节庆活动极多。以唐朝为例,根据历史学家杨联陞先生的考证,唐代一年约有53天的节庆假日[1]。从年初到岁尾,比较重要的节日有元日、立春、人日、上元、晦日、中和节、二社日、寒食、清明、上巳、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下元、冬至、腊日、岁除[2]。这些大多是汉族人的节日,在元代、清代不仅有数量庞大的汉族节日,还夹杂着各少数民族的节日。之所以出现如此众多的节庆,不仅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所奠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多民族交流融合的结果。因此,我国节日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了解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包括宗教信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能够称为“节”的,一般是一个民族集体认可的特殊日子,节日一般都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当然也不乏由官方推动的特殊纪念日。但就其广度来说,节日往往覆盖整个民族;就其深度来说,节日作为民族记忆的深层基因,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已渗透到每个人的民族认同和文化生活中[3]。现代社会由于各民族混杂居住,从肤色、血缘和语言上已经很难追溯一个人的民族特征了,而各民族仍然保留着对节日的记忆,成为他们最显明的民族特性,比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藏历新年”。因此,了解传统文化可以从节日入手。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即为“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众多的说法,其具体的起源时间现已无从考察。不过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与传统农业生产关系密切,而且可能与古代帝王对月神的祭祀有关。中秋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隋唐时期,相传隋朝裴寂以圆月为原型发明了月饼,此后,中秋赏月吃月饼逐渐成为民间的重要节日。在古代,关于中秋节的诗文、习俗和传说十分丰富,而在当代,中秋节是我国政府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中秋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体现了我国特有且强烈的家庭观念以及百姓对团圆的企盼。中秋节蕴含了中华文化特有的乡情和家庭情感。这种情感在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中均有体现。例如唐诗中有少不了关于中秋的词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透露出的是秋思的深沉和乡愁之苦,但谁能说,这种思乡之情就不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呢?“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李朴·中秋),千山万水皆有月,诗人将月亮化作中秋独有的象征符号,同时也将中秋与团圆联系在了一起。纵观这些文学作品,中秋节始终与一个主题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团圆”。中国人具有很强的家庭观念,而“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境遇又往往意味着人的成长总是伴随着离开故土、在外地闯荡,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国古代使用的历法以月球的运动为标准,因此,时间的变化会在月相上表现出来,在八月十五这天,月亮由亏变圆。由月相的变化推及到人事,月的缺代表着人间的离别,而月亮变圆则让人们联想到家庭的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使是相隔万里,但欣赏的却是同一个变圆的月亮,因此,这种分享式的想象同样也变成了一种团圆的替代。

但这仅仅是中秋节与“团圆”传统相对应的一个心理学假设,中秋节及其“团圆”传统为何会出现?何以成为可能?要回答这些问题,还不得不从社会文化方面寻找原因。

第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秋节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前提,同时也成了中秋节各种繁华绚丽节日景象的最初来源。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在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日益凸显,城市作为政治文化的中心,成为各民族、各地域的商人往来贸易的中心。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自然也积聚了大量的居民和商户,由此各种娱乐活动、中秋节才显现出十分热闹的样子。“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的熙熙攘攘,“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王维·观禊饮应制)的万人空巷,如果没有发达的城市经济作支撑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中秋节出现的前提条件。在战乱纷飞的时期,人们能够保证人身安全和温饱问题就已经十分满足了,根本没有心思进行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只有在太平盛世,人们在解决了生计问题之后才有闲暇时间享受生活情趣。这一点通过唐代安史之乱后各种节日的凋敝和没落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后,诗人羊士谔在《乱后曲江中》曾经追忆到“游春人静空地灰,直至春深不似春”,可见,繁华的节日盛景并非每朝每代都有,只有在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的时期才可能出现。

第三,中秋节的“团圆”主题的出现,是以“团圆”的反面为前提的。换言之,正是由于“离别”成为可能,才使得“团圆”变得必要和迫切。中秋节常常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表现出浓烈的乡愁,而对于一直团圆的家庭来说,这种感情反而要淡得多。从故乡到他乡,从边地到京城,这种空间的迁移并非如今天一样轻而易举,加之通讯不便,离开故土的人对于亲人的思念是可想而知的,而这种乡愁又特别容易在节庆的欢乐时光中猛然想起。可以想象,远游之人沉醉于城市节庆日的灯红酒绿,然而一瞬间的蓦然回望,眼前闪现出故乡的人与物,他乡与故乡的对比便凸显出来了。但另一方面,乡愁并不是悲苦的,而是一种十分健康的情绪,其中既有对故乡的温馨记忆,也有一种念念不忘的归属感。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时期的游子之所以在外远游,并非因战乱所迫,并非是由外在的强力推动,而是游子主动将自己置身于祖國的广阔疆域之中。由于我国疆域的持续扩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征战的增多,国家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除了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庙堂之外,还有从军和入幕,也是加官进爵、获取声名的大好机会,而且后者更直接,更能体现年轻人的豪气和英雄品格。因此,那些远游的人,又何尝不是抱着出走边塞、投身幕僚、结交权贵的决心?他们在城市中奋斗,希望能够一朝功成,扬名天下。远游和乡愁是一对矛盾,游子们不愿在家乡隐姓埋名,而都城靠近政治文化中心,只有在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才蕴藏着大量的机会,才能为游子施展抱负、实现理想提供足够宽广的平台。可以说,乡愁是远游的伴生物,远游既是必须的,则乡愁的生成也就必然的。中秋节对“团圆”怀念和伤感的乡愁,可以看作是对于远游与乡愁之张力的想象性的“治疗”,通过乡愁的审美功能排遣远游的忧愁,安慰离家的孤独。“鲈鱼堪脍”的故土情感永远只是一种冀望,不会有太多人选择无功而返,而这正是中秋“团圆”存在的意义。

最后,中秋节的“团圆”主题之所以存在,还与我国重视家庭、宗族的观念密不可分。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所说,中国文化惯于以家庭伦理生活为整个社会其他关系的基础和根据,“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4]”。这一论断可以解释我国很多传统的文化现象,而在中秋的“团圆”习俗中,恰好贴切的诠释了这一点。中国人缺少终极关怀和宗教价值,而这种缺位是由家庭伦理来替代完成的,家庭寄寓了中国人的文化寄托和人生追求。这种思想使得中秋节成为一个以团圆为主题的节日。

参考文献:

[1]杨联陞.东汉的豪族[M].商务印书馆,2011:322.

[2]刘志华,于志鹏,成曙霞.经济视野下的唐代文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233.

[3]闻一多.神话与诗(精)[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26.

猜你喜欢

团圆传统文化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团圆
盼团圆等
团圆的日子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