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及应对策略
2018-02-11耿娅梅
耿娅梅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及应对策略。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62例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及应对策略,另选同期160名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組。 结果 该院通过分析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高龄妊娠期产妇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全部162例高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顺利分娩,其中早产儿72例,巨大儿12例,低血糖46例,无畸形儿,产妇产后出血13例,对照组中早产儿10例,巨大儿1例,产后出血1例,两组产妇的早产儿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巨大儿产出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孕产妇的年龄、怀孕次数、遗传基因、既往病史以及产妇的生活习惯。造成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高龄、甜食摄入过多、熬夜、情绪焦虑等;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的影响包括心血管疾病、胎盘前置、羊水过少、产后出血等,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包括生长发育受限、低血糖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巨大儿、早产儿、畸形儿等。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并可能给产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中应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定期接受产前检查,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 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a)-0031-02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中糖代谢存在异常,该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孕期糖尿病不仅对母体危害很大,同时也会影响在母体中发育的胎儿[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也变得越来越精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孕产妇和婴儿的健康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2]。因此,临床上明确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和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现对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62例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35~44岁,平均年龄为(27.8±2.3)岁;平均孕周为(36.2±5.2)周;平均孕次为(1.6±0.3)次;其中具有流产史41例。另选同期160名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平均孕周为(36.8±4.4)周;平均孕次为(1.6±0.9)次;其中具有流产史10例。
1.2 方法
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分析
该院通过分析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高龄妊娠期产妇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全部162例高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顺利分娩,其中早产儿72例,巨大儿12例,低血糖46例,无畸形儿。产妇产后出血13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对照组中早产儿10例,巨大儿1例,产后出血1例,两组产妇的早产儿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巨大儿产出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7,P=0.00;χ2=9.56,P=0.00;χ2=10.60,P=0.00)。
2.2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包括孕产妇的年龄、怀孕次数、遗传基因、既往病史以及产妇的生活习惯。造成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高龄、甜食摄入过多、熬夜、情绪焦虑等。
2.3 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的影响
包括心血管疾病、胎盘前置、羊水过剩、产后出血等,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包括生长发育受限、低血糖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巨大儿、早产儿、畸形儿等。
3 讨论
3.1 危险因素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孕产妇的年龄、怀孕次数、遗传基因、既往病史以及产妇的生活习惯。造成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高龄、甜食摄入过多、熬夜、情绪焦虑等。
3.1.1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孕产妇的年龄、怀孕次数、遗传基因、既往病史以及产妇的生活习惯。高龄产妇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血糖调节能力更差,因此更易产生妊娠糖尿病;怀孕次数增加,会降低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妊娠期喜好甜食,会增加疾病风险;既往病史如肝炎等疾病也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诱发风险;另外,以往的临床研究证实,遗传因素也会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有所影响。
3.1.2 造成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①高龄因素:一般指产妇年龄在35岁以上;②有着不良生活习惯的女士,如妊娠期喜好甜食、有熬夜习惯等;③情绪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怀孕期间有着不良情绪的产妇更易产生妊娠期糖尿病。
3.2 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的影响包括心血管疾病、胎盘前置、羊水过少、产后出血等,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包括生长发育受限、低血糖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巨大儿、早产儿、畸形儿等。
3.2.1 对产妇的影响 ①糖尿病可能会诱发血管病变,使血管表皮细胞变厚,导致血管腔狭窄,可能造成供血不足的现象,高龄产妇血液粘稠血管弹性不足,因此可能产生动脉硬化现象,诱发高血压和贫血症,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症状[3]。②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诱发胎盘前置,由于产妇年龄偏大,胎盘血管可能发生老化,限制了胎盘的血流速度,加上部分产妇可能经历过多次流产或者分娩,可能造成子宫内膜受到损伤,产生炎症和萎缩,再次妊娠时子宫蜕膜血管形成出现问题,可能造成胎盘供血不足,造成患儿不能继续足够营养,从而形成胎盘前置,增加分娩风险。③羊水分泌过于旺盛:当然是分泌过于旺盛时,胎儿可能会出现高血糖情况,造成渗透性增强和排尿性能增强。同时羊水过多也会增加宫内压力,增加早产的可能性。④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引起产后出血,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既往的临床研究统计,高龄产妇的产后出血概率较正常产妇高在3.7倍。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子宫的收缩能力不断下降,分娩后子宫收缩乏力,从而诱发出血现象[4]。endprint
3.2.2 对胎儿的影响 ①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给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限制,由于产妇体内血糖过高,糖化血红蛋白增加,使得红细胞的释放氧气量变少,胎盘血流受到限制,引起胎儿缺氧,限制其生长发育[5]。②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高龄妊娠期高血糖产妇产出的婴儿具有较高的畸形概率,由于过高的血糖可能造成胎儿细胞不能进行相应的分化,另外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卵巢的功能相对低下,卵子容易产生畸形变化,在受精卵分裂时期可能造成染色体不分离现象,增加胎儿畸形概率。③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糖可能会引起母体一直处于高血糖状态,使得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四肢和躯干过度生长发育,因此产出巨大儿的概率更高[6]。④新生儿血糖相对较低:由于母体中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高胰島素血症胎儿在脱离母体后,血糖水平会迅速下降,造成低血糖发生。⑤易引起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胎儿慢性缺氧会造成红细胞生成素快速增加,胎儿骨髓外造血受到相关刺激,造成红细胞相对增加,从而引起红细胞增多症[7]。
3.3 妊娠期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①采取合适的宣教措施,对妊娠期产妇开设相关课程,帮助高龄产妇深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保健知识、风险预防知识,指导产妇正确认知妊娠期的生理反应,并做好相关防治措施,指导产妇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鼓励其保持心情舒畅,做好相关并发症防治工作[8]。②产前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应鼓励产妇定期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若检查到不良症状,应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避免产生相关并发症,同时降低母婴风险。③帮助产妇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其建立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其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甜食摄入,积极控制体重,适度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④提高孕妇家人的保健意识:妊娠期产妇的情绪易受体内激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剧烈的波动,表现出抑郁、焦虑,甚至脾气暴躁与家人争吵等现象,产妇的不良情绪可能加重病情或引起相关并发症,因此妊娠期间产妇家属应格外注意其情绪调节,此时家人应该充分的理解和鼓励,采取相应的措施转移注意力,满足产妇的合理要求,保证产妇的心情愉悦,帮助产妇建立良好的作息方式和生活习惯,对产妇进行特别照顾,尽量满足产妇的合理要求,同时督促其尽心相关方面的检查,保证产妇妊娠期安全,减少畸形儿的产出概率。
[参考文献]
[1] 郭慧洁,徐倩倩,王吉平.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6,30(15):1827-1831.
[2] 冯莉,卜艳龙,周玲,等.年龄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影响的调查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9):8-11.
[3] 侯磊,王欣,邹丽颖,等.126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产结局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4):38-40.
[4] 孙彦,周淑娟,刘吉艳.高龄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3,31(1):29-30.
[5] 李敬雅.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因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6, 16(10):1324-1326.
[6] 杜丽雅,范岩峰,蔡李倩,等.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8):5334-5336.
[7] 梁朝霞,陈丹青.高龄妇女孕期糖尿病的管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15-17.
[8] 张艳艳.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因素与临床护理[J].医药前沿, 2015,5(27):253-254.endprint